20世紀50年代左右,在一次中日文化交流活動中,一些日本學者來我國泰山遊玩,在盤山路西側看到了石壁上镌刻着兩個字——“䖝二”。
這兩個看似簡單但組合起來卻費解的詞語立刻引起了日本學者的注意,特别是同行中有些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很是着迷的學者,更是對其産生了強烈的好奇心。
一行人停下腳步,圍繞着這兩個字現場便展開了激烈的讨論,可是越讨論越是搞不明白,這兩個不沾邊的字組合在一起究竟要表達什麼意思?
百思不得其解的日本友人隻好求助同行的中國陪同人員,可是,陪同的人員也是一點頭緒都沒有,想了半天也沒能給出一個合理的答案。
為了破解石壁上的這兩個字,其中一位日本學者帶着這個問題回到了自己的國家,回去後查閱了不少資料,甚至對泰山的有關記載和曆史,包括石刻文化也研究了一番,也未能找到合理的解釋。
一晃眼十年過去了,這個問題一直是這位日本學者心中的不解之謎,更是成了心結。為了破解這個謎底,這位學者便再一次來到中國,希望能解開“䖝二”隐藏的秘密。
誰知道就是這個讓日本學者牽挂了十年的字謎,卻被現代文學家、曆史學家郭沫若先生一笑破解謎底。
背後的故事還得從清朝光緒年間濟南名人劉廷桂說起。
遊泰山題“䖝二” 衆說紛纭竟成謎泰山隸屬于山東省泰安市,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産、國家5A級旅遊景區,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天下第一山”之稱。
“泰山吞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轶北恒,為五嶽之長”,作為五嶽之首的泰山,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是帝王告祭,百姓崇拜的神山。
文人墨客對泰山的向往,古往今來,絡繹不絕。他們信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山高海闊,林秀于天地間,萬物生長,入耳目滌心靈,成詩成畫成歌亦成賦。
泰山于他們而言,是膜拜是敬仰也是精神的寄托。有時興之所至,對酒當歌,留下名篇無數,有時更是以石為紙,揮毫潑墨展才情。
因為他們的到來,泰山的自然山水也顯露出厚重的曆史感和文化沉澱。
司馬遷的“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李白的“泰山嵯峨夏雲在,疑是白波漲東海”,杜甫的“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讓泰山成為文人筆下生命重量和形狀的代表。
在泰山湧現的許多文學作品和藝術作品中,清朝光緒年間濟南名人劉廷桂的一處題字,引發了一場跨世紀的争議,難倒了一衆文人墨客,至今還跻身泰山72盛景之一。
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劉廷桂與友人登泰山到萬仙樓北側盤路之西,見一石頭,突然心生感悟,卻沒頭沒尾地寫下了“䖝二”兩字,簡簡單單的兩個字,答案在他心間,卻引發了一場跨世紀的争議。
有人說,那是劉廷桂在泰山登高望遠,有感人類不過是滄海一粟,渺小如蜉蝣。
也有人說這是表達山之高而蟲鳴鳥語更顯甯谧的意境。
那麼,其意思究竟如何,争論不斷,一直到近代,中日文化交流活動中,一些日本學者對其深究也未有結果,才有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要知道,在那個信息不通,還沒有網絡的時代,要想解開“䖝二”意義,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郭沫若笑解謎底 “䖝二”意境深時間來到20世紀60年代,對于“䖝二”的争論依然不斷,雖是衆說紛纭,卻也未有一個令人信服的說法。當時,有人想到我國著名的文學家,現代文學家、曆史學家郭沫若博學多才,也多次登泰山,便到中國科學院請教。
郭沫若對着“䖝二”二字看了又看,沉思片刻,然後會心一笑,提筆給“䖝二”二字各加上兩筆,便變成了“風月”(風繁體字為風),又添上兩字,變成四字詞語:風月無邊。
來者不解,郭沫若笑着解釋:這不過是古代名士的文字遊戲而已。這“䖝二”實際上是繁體“風月”各取中間部分,“䖝二”沒了包圍,也即無邊,不就是寓意風月無邊嗎?這是古人在贊美泰山的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來訪者恍然大悟,此後,關于風月無邊的解說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贊同。
原來,“風月無邊”原是贊美風景之美,南宋理學家朱熹在《六先生畫象贊濂溪先生》中提到:“風月無邊,庭草交翠。”極言風景之佳勝。
宋朝的邵雍在詩作《世上吟》也提到:“光陰有限同歸老,風月無涯可慰顔。”
元代詩人白挺的詩作《西湖賦》:“春雨為觀,香月為鄰,水竹院落,無邊風月,見天下地心以志之。”此詩不僅描寫了西湖美景,更是用“風月無邊”來表達高雅情懷與高尚氣節。
在曆史趣聞中,“䖝二”隐喻“風月無邊”的故事可追溯到明朝的唐伯虎,在明書《葵軒瑣記》中曾記載,唐伯虎為人風流倜傥,時常出入聲色犬馬的風月場所,一次給一位頗有才情的歌姬湘英題下“風月無邊”四字。
就在大家都以為唐伯虎是在稱贊湘英的美貌與才情時,祝枝山聽聞後卻暗自偷笑:“此嘲汝輩為蟲二也。”認為唐伯虎是在誇贊自己比湘英還更多幾分風月灑脫,自此又留下一段趣聞。
關于劉廷桂登泰山,也有這樣一段故事。
清末才子劉廷桂,相傳與友人遊泰山,突然有感泰山景色壯麗,蔚然神秀,居高臨下,目之所及,雲霧缭繞,于是想題“風月無邊”來形容泰山的景色之美。
朋友提醒他,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在杭州西湖曾提起禦筆寫下“風月無邊”來形容西湖的景色之美,如果劉廷桂也題此字,便是對先帝不敬,恐惹禍上身。
劉廷桂即使此刻覺得“風月無邊”用在此處甚為恰當也不敢重複先帝題字,随即靈機一動,故意将風月無邊寫成“䖝二”。
此外,也有人認為,劉廷桂此舉是在暗諷泰山鬥母宮的尼姑。相傳鬥母宮的尼姑,行為出格,常鬧出有傷風化的绯聞,被當地人所不齒。
劉廷桂登泰山,經過鬥母宮,對這些尼姑們頗有微詞,于是寫下“䖝二”二字,暗諷尼姑風花雪月之事。據傳劉廷桂還送尼姑一塊匾,上面寫着“因受”二字。将“恩”、“愛”兩字去掉心就是“因受”,暗諷“恩愛無心”之義。
劉廷桂的這一操作,完美地回避了對先帝的不敬,而未曾想,這樣一拆字,“䖝二”兩字不僅成為了經典,讓日本學者研究十年都沒搞明白,也成為了泰山的景點之一。
到近代,魯迅在緻林語堂的信中寫道:“不準人開一開口,則《論語》雖專談蟲二,恐亦難,蓋蟲二亦有談得讨厭與否之别也。”這裡的“蟲二”就是暗隐“風月無邊”。魯迅借來諷刺林語堂編的《論語》裡隻有談風月的無聊小品文。
由此可見,“風月無邊”與“䖝二”的典故由來已久,但也實屬“冷知識”,非飽讀詩書不可破也。
不得不說,郭沫若的這個解釋相當巧妙,細細品來,仿佛看到了泰山雄偉豪邁中的旖旎風光,又仿佛表達了文人學士的高尚情懷,這四個字的解釋,意蘊深厚,别出心裁。
當然,“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劉廷桂當年題字時到底心中有何感想,文字是否有所寄托,郭沫若的風月無邊的解釋是對是錯,正因為缺少曆史資料佐證,恐怕隻有劉廷桂本人才知道了
但郭沫若的這一解釋流傳至今,算是學術界内最令人信服的一種觀點。通過泰山的“䖝二”兩字,郭沫若的解答,不得不讓人感歎中國漢字的奇妙。其實,以漢字為根源流傳下來的解字破謎的故事也是脍炙人口,頗具傳奇色彩。
延伸閱讀——别緻有趣殘缺字 背後故事很用心傳說倉颉發明文字時,“天為雨粟、鬼為夜哭、龍乃潛藏”,用現代漢語解釋就是天上下起了谷子,鬼在夜裡哭泣,龍隐藏了起來。可謂驚天地泣鬼神。
雖是神話傳說,也足見漢字的問世所産生的驚心動魄的力量,以及對中國文化傳承和人類進步的意義。
以漢字為載體的中華文化,在其發展中,有一種特别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刻意題殘缺字,而這種文字遊戲頗得文人喜愛,留下了許多文人雅客的風雅趣事,更是成了特别的風景線,在後人的揣摩、領悟中品出了别緻的雅趣。
在山東曲阜孔府的大門上,題有這樣一副别緻的對聯,上聯是:“與國鹹休安富尊榮公府第,”下聯為“同天并老文章道德聖人家”。據相關史料記載,這副對聯是明代政治家、文學家李東陽所撰,清代著名大學士紀曉岚所書。
奇就奇在就是這樣一副出自名家之手的對聯居然有兩個錯别字,上聯的“富”字寶蓋頭少了一點,下聯的“章”字,中間一豎穿日而過。
這便引發了後世無數猜想,而流傳最廣的解釋是,富字無頭,表達對孔聖人後人榮華富貴無止境的美好祝願,即富貴無頂。“章”字出頭,取的是“文章驚日月”之意,是對孔子的至高評價和緻敬。
“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觀魚” 的“魚”字,繁體字為魚,但是刻在石碑上的字底部四點水卻少了一點。
相傳“花港觀魚”四字為清康熙皇帝手迹,康熙一生崇信佛教,但在漢字裡,三點為水,四點為火,康熙認為繁體“魚”字底部的四點本為火字,魚遇水而生,遇火必死。
崇尚“上天有好生之德”的康熙便将碑文中“魚”字底部的四點改寫成了三點,意在讓魚永遠歡快地生活在水裡,以示皇恩浩蕩,澤被萬物之意。
也有人說,康熙寫的是行書,行書講究下筆收筆有牽絲映帶,因此這是适當的連筆。當然,不管後世如何“揣度聖意”,終究這個殘缺字給後人留下了一段有趣的典故。
位于海南的“溪北書院”,是清末著名的書院之一,由清末書法家潘存發起籌資建造,在書院挂着兩塊獨特木匾,一塊寫着“溪北書院”,一塊寫着“講堂”,有意思的是書院的“書”字缺了一橫,講堂的“講”字少了一豎。
有學識的專家認為,“書”字缺一橫是告訴學子,在一生中有讀不完的書,學海無涯,要刻苦自勵、孜孜不倦,也可以說是告誡書到用時方恨少。
“講”字缺一豎是告訴老師在一生中有講不完的知識,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要意識到“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的含義。兩字殘缺所表達的含義,潘存建造溪北書院時的用心良苦可見一斑。
有人說,漢字裡“一字一世界,一筆一乾坤”,也有人說,漢字之美在于“橫平豎直皆風骨,撇捺飛揚是血脈”,漢字作為源遠流長的古老象形文字,博大精深又兼獨特有趣,生命力旺盛又不乏深邃靈動。
而殘缺字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字文化,堪稱我國文字發展中的一朵奇葩,跨過長長的曆史河流,拉近了古人與今人的距離,來了一場跨時空的對話,可肆意暢談,各抒己見,也可默然相對,心照不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