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和睦家醫院 眼科 王蘭醫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世界範圍内約51%的盲人是因為白内障緻盲,因此白内障被認為是擁有較高緻盲率的眼病之一。
白内障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與年齡相關的眼病,據統計,我國60至89歲人群白内障發病率是80%,而90歲以上人群白内障發病率達到90%以上。一般年齡越大,患白内障的可能性越大。
圖片來源:Bigstock
得了白内障後都會感覺視力下降,怕光,色覺異常,嚴重時影響正常閱讀,看電視,甚至走路和一般日常生活也會受影響。
白内障是什麼樣的眼疾?
随着年齡的增長,眼睛也會逐漸“老化”,人眼中晶狀體老化的結果是變混濁,這就是白内障。
不過好在白内障是一種可治愈的緻盲性眼病。
常見的白内障有哪些類型?
常見的白内障主要是與年齡相關的白内障,多發生于中老年人。
也有其它類型的白内障,比如先天性白内障,與糖尿病有關的代謝性白内障,外傷性白内障等。
白内障必須要手術嗎?
很多患者有疑惑:治療白内障必須要手術嗎?還有哪些方式可以治療呢?
大家必須知道的是,到目前為止,沒有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白内障。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療白内障、保持眼睛“明亮”的手段。
圖片來源:Bigstock
現有的白内障手術方式大緻有兩種:
一種是相對傳統的囊外摘除術。另一種是正在普及并已占據主流的超聲乳化術,這也是和睦家眼科進行白内障手術的主要方式。
與白内障囊外摘除術相比,超聲乳化術的切口更小(2.2mm超微切口),且不需縫合,對眼睛其他組織的傷害也更小。
白内障手術不宜拖
“經科學的臨床試驗數據證明,現市面上沒有任何藥物能有效控制白内障的發展[1]。”和睦家醫院眼科王蘭醫生介紹說,當患者的視力降至0.5/0.6時[2],已經影響生活質量,就應該盡快手術。
王蘭醫生為患者看診(非疫情期間拍攝)
如果贻誤手術時機,本來可能就是一個小的眼科手術,卻可能變成眼科較大、較複雜的手術,不僅費用高,對周圍組織損傷大,并發症也多;如果一直拖着不手術,還可能引起青光眼甚至導緻失明。
#白内障#
參考文獻:[1]&[2] 第30屆亞太白内障及屈光手術醫師學會年會暨第18屆全國白内障及人工晶狀體學術年會會議總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