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醫院肺病科 高苗苗
中醫認為:“春三月,此謂發陳”,中醫裡五行、五髒、五色是相互對應的,肝屬木,對應的季節是春天,對應的顔色是綠色,所以清明前後要有意識地多吃綠色的芽菜。#山西省中醫院超能團##清明節#
一、綠豆芽
功效:
1、清熱解毒,春天氣候幹燥,容易出現口幹唇燥等症狀,而豆芽味道鮮美,是滋養潤燥、清熱解毒的好選擇。
2、疏肝健胃,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開春吃豆芽,能幫助五髒從冬藏轉向春生,有利于肝氣疏通、健脾和胃。
二、豌豆苗
功效:
1、補充營養,豌豆苗的供食部位是嫩梢和嫩葉,營養豐富,含有多種人體必須的氨基酸。
2、清熱解毒,豌豆苗雖小,但食療養生的價值卻很大,不僅能夠清熱解毒,補充身體所需各種維生素,還能美容養顔。
3、調節血壓,豆苗含豐富鉀、磷,鉀是維持肌肉運作的必需物質,并能調節血壓。
三、蘆筍
功效:
1、利尿排濕,蘆筍具有利尿作用,能幫助人體排出多餘水分,緩解腹脹不适。
2、控制血壓,蘆筍中無機鹽、維生素含量較多,因含鉀量較高,對水腫和高血壓有益。
四、荠菜
功效:
1、治腸炎,傳統醫學認為荠菜可用于輔助治療痢疾、腸炎、胃潰瘍等疾病。
2、平肝明目,荠菜是春季最有代表性的野菜,它有平肝明目、清熱止瀉、利尿消腫等作用。
五、馬齒苋
功效:
1、降壓降糖,馬齒苋含有大量去甲腎上腺素、鉀鹽及豐富的檸檬酸、蘋果酸等,可以起到保持血糖穩定、降低血壓、保護心髒的作用。
2、涼血解毒,《本草經集注》中介紹,馬齒苋能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清明時節腎氣漸弱,心氣漸起,肝氣正旺,氣候多雨多濕,因此,清明除了在飲食上應注意,生活上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 精神調養
清明容易出現肝氣偏旺,也就是常常所說的上火,當然對于這點除了可以在飲食上進行調理外,在精神上也是要注意調養,保持心情的舒暢開朗,切不可随便發火,容易加重肝火的出現。
2、 作息調養
在春季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出現春困的現象,特别是在下雨天的時候,确實有研究發現,下雨天會讓人的精神感到格外的放松,因此常常會出現疲倦感,所以建議在平時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作息時間,盡量做到不熬夜,不賴床,每天保持7-8小時的睡眠時間,午休時刻也可以适當的休息20-30分鐘,有助保持精神充沛。
3、 身體調養
清明階段常常陰雨連綿,這時候有部分人則要提高警惕,如腸胃道偏弱、體質偏弱、患有風濕性關節炎的人群,因為氣溫差異的影響,很容易導緻這些人群出現腹脹、感冒、關節疼痛等不良情況,建議早晚氣溫較涼時要适當的添加一些衣物,出門時也要備好雨傘切莫淋雨導緻疾病的出現。
4、 運動調養
每天可以适當的保持一些運動,春季是細菌跟病菌繁衍生長比較快的時刻,所以保持運動能夠提高身體免疫,有助預防疾病的侵擾。出門一定要記得戴口罩哦!
5、 飲食調養
在飲食方面可以适當的選擇一些比較清淡的食物,切記不要食用含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等,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水果,有助進行身體調養。在這裡,小編也為你推薦兩道既健康又美味的菜肴!
(1)紅豆薏米燕麥粥
食材:紅豆、薏米、燕麥、冰糖;
做法:将紅豆和薏米進行洗淨并浸泡2小時左右;起鍋燒水,将泡好的紅豆跟薏米進行熬煮45-60分鐘;再将燕麥放入一起熬煮15-20分鐘,在出鍋前加入适量的冰糖進行調味即可。
(2) 山藥炒木耳
食材:山藥、木耳、胡蘿蔔、蚝油、食用油、食鹽、蔥花、雞精;
做法:木耳泡發(注:泡發木耳切記不要超過2小時,以免造成食物中毒);胡蘿蔔跟山藥洗淨去皮,并切片;起鍋熱油,爆香蔥花,先将備好的胡蘿蔔片進行翻炒;再加入适量的水,加入山藥跟木耳并進行翻炒;等山藥煮偏軟時,加入少許食鹽、蚝油、雞精進行調味即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