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鱿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即使是遠離沿海地區的人們,也一樣可以經常吃到鱿魚。因為市面上的鱿魚一般常見的有兩種,一是制成幹制品的“幹鱿魚”,二是新鮮的鱿魚。所以既然有幹制品,那就可以非常方便地運輸到全國各地。下面不妨先來了解一下鱿魚。
鱿魚,又名“槍烏賊”、“柔魚”,總的來說,屬于烏賊中的一種。不過鱿魚雖然叫“鱿魚”,但它并不屬于魚類,是一種軟體動物。主要分布在我國廣東、廣西、福建、台灣以及渤海等近海區域。
鱿魚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牛磺酸、各種氨基酸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元素,這些營養成分對人體十分有益。而且鱿魚的吃法也很多,可炒、可蒸、可湯、可烤,味道都極為鮮美。
而市面上的鱿魚其實分為兩種,一種體型比較肥大,這種鱿魚叫“槍烏賊”,它才是人們俗稱的“鱿魚”;另一種的體型比較細長,叫“柔魚”,不叫“鱿魚”,而柔魚中體型更加細小的,就稱之為“小管仔”或者“鎖管”。因此,對于鱿魚,不管是幹鱿魚還是鮮鱿魚,就出現了大的和小的之分,那我們在挑選鱿魚的時候,到底是選大的好還是小的好呢?
鱿魚大的和小的有何區别?
對于鱿魚來說,有點特殊,雖然同樣是鱿魚,但是随着體型大小的不同,在口感上是存在着很大區别的。而很多人卻不明白這一點,往往還會遵循挑選其它食材的一般規律,認為都是大的好,如果是這樣那就犯錯了。
具體來說,體型寬大的“槍烏賊”肉質較硬,不管采用哪種烹饪方式,做出來的口感都偏硬偏柴,就像嚼軟木頭似的,也就是口感不好。相對來說,體型細小的“柔魚”,肉質較為軟嫩,吃起來的口感要好很多,特别是對于柔魚中更為細小的“小管仔”來說,口感最佳。因此一般來說,大鱿魚肉質較粗,都是用來炒着吃,而“小管仔”都是用來烤着吃,肉質軟嫩,香氣濃郁。
不過,體型的大小都是相對的,那什麼樣的鱿魚算大的,什麼樣的鱿魚算小的呢?要說還真沒有一個确切的尺寸來判斷。但是我們可以這樣來加以區分,一般來說,大鱿魚的外觀都是粉紅色、個頭大、長須;幾隻幹鱿魚或者鮮鱿魚放在一塊,那挑選小個的就不錯;如果從烹饪的角度來講,大到需要剪開處理内髒的鱿魚就是大鱿魚,小到不需要剪開處理内髒的就是好的“小管仔”。
綜上所述:不管幹鱿魚還是新鮮鱿魚,在口感上“小管仔”要優于“大柔魚”;“柔魚”要優于“槍烏賊”。換句話說,就是小鱿魚的口感要比大鱿魚好。所以我們在挑幹鱿魚時,建議挑小個的。
我們在了解了鱿魚大小的區别之後,接下來将為大家分享如何挑選幹鱿魚的技巧和方法。因為市面上有很多的幹鱿魚,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鱿魚幹。鱿魚幹不但方便運輸和長期保存,而且相對于新鮮鱿魚,更有它獨特的美味。不過鱿魚幹的質量也是良莠不齊的,因此我們在挑選的時候,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買到優質的幹鱿魚。
——幹鱿魚的挑選方法——
1、看鱿魚的外觀
優質的幹鱿魚具有以下特征:體型扁平完整無殘缺和破損,呈半透明狀,顔色多為黃白色或粉紅色,表面帶有少量白霜;劣質幹鱿魚,體型不完整,有殘缺破損和斷頭,表面瘦薄而幹枯,表面的白霜很厚,背部顔色多為暗灰色或者黑紅色,而且不透明。
2、用手摸幹鱿魚
優質幹鱿魚用手摸起來的感覺是肉質肥厚而緊實,同時很幹燥;相反,劣質的幹鱿魚摸起來的感覺是肉質松軟而薄,同時很潮濕。
3、用鼻子聞幹鱿魚
因為鱿魚屬于海産品,海腥味比較濃郁,制成幹鱿魚之後,有些商家為了延長保存期限以及壓制濃烈的海腥味,就會采用一些防腐劑或者食用香精等添加劑。因此我們利用聞氣味的方法就可以鑒别出幹鱿魚是否用添加劑進行處理過。優質的幹鱿魚聞起來的味道是原汁原味的海産品腥味,沒有其它的怪味或者雜味,甚至是一些化學藥品的味道。
——寫在最後——
鱿魚是一種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很高的海産品,既有幹制品也有新鮮産品。但是小個的“小管仔”肉質細嫩,口感品質最佳,大一點的柔魚口感稍遜,體型較大的“槍烏賊”,也就是大鱿魚,肉質粗糙,口感最差。因此不管是幹鱿魚還是鮮鱿魚,都是建議挑選小個的口感較好。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對于今天的分享,不知大家學會了沒有?對此你有何不同的看法?最後别忘了給我點贊轉發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