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香港回歸是1997年幾月幾日

香港回歸是1997年幾月幾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11:54:34

來源:海外網

在香港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的成長伴随着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的變遷,見證璀璨東方之珠的時代巨變。如今他們是祖國發展進程中勇立時代潮頭的“追夢人”,像老一輩香港人一樣,在大灣區這片熱土書寫新的創業故事。

香港回歸是1997年幾月幾日(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1

張舒前往香港公司注冊處辦理公司注冊手續,開啟創業之路

創業永遠不晚

張舒從香港中文大學畢業後,就加入航空公司工作了10多年,從管理培訓生一路摸爬滾打升至管理崗位,收入可觀且穩定。在36歲那年,在旁人看來已是“人生赢家”的張舒做了一個大膽選擇——辭職創業。

辭職前的5年時間裡,張舒有過一段掙紮期,大企業雖然機制完善,但始終會因繁瑣的流程束手束腳,在此期間,他結識了一些香港本地優秀創業者,并見證這些創業公司逐步在領域内成為“獨角獸”,這一切都讓他對創業更加期待。

創業公司做什麼呢?多年工作經曆讓張舒漸漸發現,每次到國外出差時,回程給親朋好友置辦禮物都是難題,要麼行程緊張沒時間購物,要麼買到的東西經常“踩雷”。這些經曆都讓張舒思考,2018年中國年出境遊人次就已高達1.2億,也許大部分人都會遇到與他一樣的問題。為了解決痛點,張舒同年開設了一家旅遊電商公司,研發了一款名為“SoveNear”的應用程序(APP),借助科創手段解決用戶難題,“通過一個手機APP,就能讓咱們中國人在境外旅遊時買到最地道的特産,用戶下完單,物品就會通過當地物流送到下榻的酒店。”

與大學生相比,已是“大齡青年”的張舒選擇創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量積蓄投入創業公司讓家庭一度入不敷出。但回憶一路辛酸,張舒最感恩的還是家庭的支持:“父母雖然擔心,但并不會阻止,甚至還幫我把APP推廣給身邊朋友,而妻子也是毫無怨言。”

香港回歸是1997年幾月幾日(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2

2018年,張舒赴澳門參加“共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論壇”

鎖定内地市場

“很多香港企業想象不到内地有這麼大的市場。”因為重視内地出境遊市場,張舒在創業初期就鎖定内地城市。國家大力支持大灣區發展之際,張舒參加過一些香港特區政府和香港青聯舉辦的活動,收獲不少内地優質創業資源和信息。

2018年底,張舒赴澳門參加“共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論壇”,在時任香港特區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的鼓勵下,他将旅遊電商公司設立在科技人才雲集的深圳。“深圳有良好的科創環境,政策扶持力度也大,騰訊、華為這樣的大企業也會吸引很多科技人才,由此産生人才溢出效應。”在這裡,張舒也能感受到濃厚的創業氣氛,“在咖啡廳裡經常聽到年輕人在讨論下一款産品要做什麼,新的産品功能是什麼,如何去改變世界。”

為了獲取更優質的創業資源,2019年,張舒将公司入駐到深圳福田崗廈雙創基地。該基地鍊接合作逾100家知名投資機構,為張舒的公司提供在全球布局所需的資金支持。企業入駐後,也有專業律師解讀内地公司法,幫助香港初創企業精準把握政策與法規,“粵港澳大灣區項目路演會”等活動,也讓創業者與優質項目資源零距離對接。如今,張舒的品牌已經與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合作。

香港回歸是1997年幾月幾日(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3

張舒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一場活動中分享創業經驗

腳步永不停止

就在公司業務規模逐漸壯大時,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給旅遊業帶來巨大沖擊。張舒的旅遊電商公司雖然靠着2019年的天使輪融資撐了一段時間,但營收還是出現斷崖式下降,由于辦公點在深圳,兩地業務也嚴重受阻。好在當地政府解了燃眉之急。張舒說,“疫情期間,無法經常赴内地開展業務,這時就需要一個内地機構幫忙,像這種情況,我們需要把營業執照和相關證件都寄到深圳,如果不是政府介紹靠譜機構,很多事情就辦不了。”

創業道路布滿荊棘,有時更像是和意志力在比拼。背靠互聯網,張舒果斷調整公司業務方向,決定迎難而上,“到2020年底,我們決定必須要轉型,當時有短視頻平台推出興趣電商的概念,我們就開始做起了自媒體,通過短視頻向内地受衆推廣境外商品。”他認為,在旅遊業發展受限于疫情的當下,先通過開展其他業務吸納用戶,等疫情散去,還可以在這個平台繼續開拓旅遊業務。

“創業就是永不言棄。”在張舒的帶領下,公司設立的“九裡的天空”短視頻賬号短短三個月就收獲20萬粉絲。後疫情時代,創業者的腳步從未停止。(海外網 李萌)

海外網版權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