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師範學院 供圖
材質、切割、鍍層、工藝、回響、花樣……短短一年時間,餘音團隊深入了解空靈鼓的每一道工序,對傳統空靈鼓制作工藝進行改良,獲得四項專利。
2019年,餘音團隊的四名核心成員都是貴州師範學院學生,他們因熱愛而走到一起,共同開展社團活動和創業工作。餘音團隊創始人肖宇怡5歲就開始學習民族樂器,對民族樂器有着很深厚的感情,現在已經是一名抖音達人和B站的Up主,個人視頻累計播放量已經超過100萬。聯合創始人吳曉溫是廣東空靈鼓的家族繼承人,另外兩位聯合創始人李海龍、陳浩,是極其“稀有”的熱愛民族音樂的“程序猿”,他們搭建了餘音平台,維護日常運營。
在剛開始了解空靈鼓制作工藝時,他們被老工人質疑,“年輕娃子想一出是一出,熱情勁兒一過,這事兒可能也就沒後續了”。
而之後,餘音團隊給老工人們展示他們獲得專利的特殊塗層空靈鼓後,老工人都贊不絕口,“沒想到這些娃子還真能幹成,這耐磨度和固色度可大大提升了”。
餘音團隊以線上社群和線下活動作為音樂教學模式的支撐。在線下,他們已經開展超過30期,在線上則通過社群吸引對餘音鼓有興趣的人,共同加入這場音樂的狂歡。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