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杜甫,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因為我們從小到大在課本中學習了很多杜甫的詩作。杜甫被世人稱作“詩聖”,很多外國學者也紛紛認為杜甫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因為他的詩作并非簡單的表情達意,更多的是反映社會現實與人民疾苦,他的詩,不僅有情懷,還有溫度。
杜甫之所以能夠寫出這麼多接地氣的詩作不外乎兩個原因,其一是他豐富且坎坷的生活經曆,因為他正好生活在安史之亂時期,兵荒馬亂,生不逢時,杜甫雖有滿腔抱負,卻隻能半生飄零。他所看到的也都是官橫民哀,但他身為一個平民百姓,眼睜睜看着這一切卻無能為力,于是隻能将心中的悲憤訴諸筆端。其二則是因為杜甫的人格魅力所緻,杜甫雖然官途不順,但是他并沒有因此而與小人同流合污,他有底線,有理想,更有一顆兼濟蒼生的心。
除此之外,杜甫還是一個很有情趣的人,尤其是當他進入成都之後,他停止了颠沛流離的生活,獲得了短暫的安甯,于是他感受生活的心情更加迫切。他在這段時期寫下了很多有趣的文字,也憑借他的君子性格交到了很多摯友,算得上是他流離一生中最安穩的時刻,《客至》這首詩正是他生活在杜甫草堂時期所作。
詩的開頭描寫了草堂的環境優美,綠水青山環繞,每天還有鷗鳥成群結隊來到溪邊,這樣的生活好不自在,跟杜甫之前的生活相比,這裡完全就是世外桃源。不過草堂的環境雖然很優美,日子一久也容易感到寂寞孤單,所以當聽到好友到訪的消息,杜甫喜不自勝,連忙打掃房前屋後,甚至還用蓬草結成門簾歡迎朋友的到來。
“蓬門今始為君開”一句正是杜甫内心欣喜的表現,然而現如今很多家長卻因為這一句而建議把這首詩從課本中删除,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這首詩已經被很多人污化了,他們認為這句話容易引起誤會,讓人聯想到不好的方面,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影響。
雖然家長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這樣小題大做大可不必,如果隻是因為會讓人聯想到不好的方面就删除課文的話,那麼教科書上估計沒有幾篇完全“純潔無暇”的文章留下來。而且這首詩所描寫的是杜甫好客的場面,家中雖然貧窮,卻依然熱情好客,與友人隻是簡單的對飲也覺得快活,這樣融洽簡單的場面叫人多麼神往,為何大家偏偏要往不好的方面去想呢?
想要保護孩子的身心健康,絕非删除幾篇文章就萬事大了,孩子如何看世界完全取決于老師和家長的引導。更何況這首詩所表達的是對朋友、對幸福的追求,這樣的東西難道沒有必要學習嗎?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