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兄弟私信問我,打球受傷後怎麼才能快速恢複,于是我請教了廣州和平骨科醫院運動康複中心的曾醫生,下面我就來給兄弟們科普一下吧!
很多兄弟都有以下的經曆吧:自從某次受傷後,跳得不如以前高,跑得沒以前快,動作沒以前利索。
這是傷病沒恢複好,還是年紀大了導緻跳不起來了?

也許,隻是我們沒有做好康複而已。(以踝關節内翻扭傷為例)
當我們受傷時,這4個過程我們要十分注意:
1. 緊急處理:損傷發生後的3分鐘。
2. 治療:損傷發生後的3天。
3. 康複:損傷發生後的3周。
4. 調整:損傷發生後的3個月。

第一點,緊急處理(共分為四點,簡稱STOP)
①S(stop,受傷後必須立刻停止運動)
②T(talk,了解關于受傷的問題)
③O(observe,觀察有無腫脹、傷痕、變形和觸痛的情況)
④P(prevent,切記防止發生進一步的損傷)


第二點,治療(共分為五點,簡稱RICER)
①R(rest,休息)
②I(ice冰敷)
③C(compression 加壓包紮)
④E(elevation 擡高患處)
⑤R(referral 方案)。

這裡有幾個點是需要我們注意的。
1、受傷了不能馬上塗藥物,這樣容易引起傷口變大。
2、如果實在疼痛,可以采取冰敷的辦法,譬如用保鮮袋裝冰水混合物。如果早期冰敷沒做好,會延長傷口修複時間。

3、教大家一個判斷是否需要冰敷的方法,在球隊裡,專業的運動員會用手背貼在患處,感受是否發熱,如果有發熱感就冰敷,如果無法判斷是否發熱,可以對比相鄰部位。
(必須是手背,不能用手心,因為溫覺感受器主要在手背側)

第三點,康複期
(主要是瘢痕組織處理和主動身體素質恢複。這也是我國絕大部運動愛好者,甚至是職業運動員都沒做好的地方,也是與國外在運動損傷處理上差距最大的地方)

在這裡,也有兩個重點:
1、什麼是瘢痕組織?為什麼他會使恢複效果大打折扣?
答:這是一種由膠原蛋白組成,其是一種非常脆弱、僵硬的纖維組織。通過這種組織可将兩側受傷的軟組織連結在一起,以達到修複的目的。

新生的瘢痕組織絕不會與原有組織一樣結實,甚至還可擠壓周圍正常的組織而使之變形。其結果不僅會使此處修複好的組織強度降低,還會使其柔韌度降低。
這就意味着軟組織将會縮短,繼而形成隐患,極易引起傷情加重或舊傷複發。再者,瘢痕組織的形成還可導緻力量和爆發力下降。因為肌肉要獲得最大力量,就需要在收縮前有充分的拉伸。如果可收縮組織縮短,肌肉便不可能進行充分拉伸和收縮。

同時,瘢痕組織内的血供情況比正常情況差,而血管對溫度、濕度變化非常敏感,所以沒處理好的瘢痕組織因為在天氣轉換時,引起局部組織一定的不适感,被我們稱為“天文台”。
因此,早期一定要超聲波、熱療、深層接摩等方法處理好瘢痕組織,以免引起日後的運動表現。

2、該如何主動恢複?
2020年,全國隊醫培訓的主要思想之一:運動受的傷,在運動中恢複。主動恢複包括柔韌性、力量、爆發力、耐力、平衡和協調等五大身體素質的恢複。

我們要有計劃地進行拉伸的力量訓練,是恢複受傷部位的健康要素。
傳統的思想是休息為主,休息可以避免損傷加重,但不能給予傷處恢複所需的充足血液。隻有積極良好的血液循環才能保證受傷部位獲得恢複所需的氧氣和營養物質。
因此,在恢複到一定程度時,我們要适當的做些運動。

最後,在受傷後,我們必須找出受傷原因。例如:
意外事故:突然踩空、被撞倒等。
負荷過量:過硬的場地、長時間停止運動後突然運動、訓練強度和持續時間增加的過快、運動鞋過于破舊或者不适合等。
生物力學:長短腳、扁平足、脊柱側彎、肌肉僵硬或者乏力等。
注意以上這些問題,如果有,一定先要解決再參與運動,否則會出現容易出現更嚴重的損傷。良好的運動環境會提高我們的運動表現和降低運動風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