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人均年薪企業排行

人均年薪企業排行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30 16:13:33

人均年薪企業排行(這家公司有點料)1

渤海租賃雖然也連虧了兩年,但2021年末的總資産和淨資産分别為2482.31億元和398.79億元,較最高點隻分别減少了17.36%和27.62%,縮水程度相對可控,也是海航系剩餘資産中的基石。

作者丨林夏淅

編輯丨劉肖迎

在A股,有一家神奇的上市公司,叫做渤海租賃。

它是全球第二大飛機租賃商和第三大集裝箱租賃商,2021年給員工開出了174萬元的人均年薪,且連續3年為A股最高,簡直是打工人的心之所向。

它同時也是海航系留下的一份“硬資産”——在海航高速擴張的那幾年,渤海租賃海外并購金額超千億,其中一筆約670億元的收購,成為海航最大的收購之一。

但在海航曆時一年有餘的重整後,渤海租賃的業績終究不盡人意,最新市值不過138億元,遠不及其426億元的淨資産,較市值巅峰時期更是縮水超85%。

根據最新發布的2022年半年報數據,渤海租賃上半年收入121.97億元,同比小幅上漲2.27%,終于扭轉了過去三份中報的持續下跌,但淨利潤仍為-10.12億元,已經連虧了2年半。

從其承擔的使命來看,渤海租賃的故事遠未能結束——一大批嗷嗷待哺的海航債權人,還指望着渤海租賃旗下854架飛機創收償債。

01、A股最高薪酬,憑什麼?

2019年到2021年,渤海租賃的人均薪酬分别為189萬、194萬和174萬,均位列A股第一,按照一年251個工作日計算,渤海租賃的數百位打工人,每日進賬大約6948元。

但渤海租賃并不是一開始就這麼“豪”——10年前渤海租賃的人均年薪其實65萬元不到。是什麼樣的魔力,讓渤海租賃的人均薪酬在十年時間裡漲了整整百萬有餘?

人均年薪企業排行(這家公司有點料)2

1996年上市時,渤海租賃還隻是一家主營水利建設和工程承包等業務的小企業,新疆水利電力建設總公司為持股30%的控股股東,當年年末,渤海租賃總資産不過2.3億元。

不溫不火地發展了十餘年,渤海租賃在2011年遇到了海航,這個改變它命運的對象。

2011年重大資産重組後,海航資本成為渤海租賃持股44.9%控股股東,後者的資産規模躍升至百億級别,收入則從數億元快速提高至數十億元的水平,且開始涉足電力設備等融資租賃業務。

在這之後便是海航集團自2013年開始的“全球掃貨”。

據财新報道,這前後海航集團在海外收購的資産規模約在500億美元以上。同一時間,作為海航旗下金融闆塊的“航母”,渤海租賃也将目光伸向海外,瞄準了海航旗下航空和海運業務的上遊産業——飛機和集裝箱的租賃及銷售業務。

2013年到2017年,渤海租賃先後十餘次海内外并購,交易價格超過1200億元人民币,包括全球第六大集裝箱公司SRL、第八大集裝箱公司Cronos、第五大飛機租賃公司美國CIT旗下C2,以及排在第十一位的愛爾蘭飛機租賃公司,統統被海航收入麾下。

其中約670億元收購的美國飛機租賃公司C2,成為海航最大的一筆海外收購案。

經過海航不斷的“裝填”,曾經如“小透明”一般的渤海租賃,搖身一變成為了全球第二大飛機租賃公司和全球第四大集裝箱租賃公司,總資産規模一度超過3000億元。

人均年薪企業排行(這家公司有點料)3

與此同時,渤海租賃的收入從2015年的不到百億元,躍升至2018年的最高412.91億元,翻了4倍有餘,2021年,飛機租賃、飛機銷售、集裝箱租賃三項業務分别為其貢獻了56%、23%和16%的收入。

水漲船高,由于相當一部分并購資産都來自海外,渤海租賃雖然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卻擁有大量海外員工,而海外從事金融租賃業務的員工普遍薪資較高,渤海租賃的人均薪酬于是從2015年開始坐上火箭。

數據顯示,2021年渤海租賃有82%的員工來自境外,且境内和境外員工的人均薪酬分别為53.04萬元和196.88萬元,相當懸殊。

也就是說,雖然渤海租賃人均薪酬高達174萬元,但大多都發給了海外員工。

人均年薪企業排行(這家公司有點料)4

在靓麗的高薪“門面”背後,海航依托高杠杆策略成就了一個A股租賃巨頭,卻并沒能賦予渤海租賃更強的賺錢能力。

數據顯示,渤海租賃的淨利率一路從2013年的20.92%降至2018年的6.46%,疊加2019年末的疫情影響及後續海航系的重整,其營業利潤率更是在2020年和2021年跌至-35.87%和-5.92%。

相比之下,不管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愛爾蘭飛機租賃公司AERCAP,還是排名第八的港股飛機租賃公司中銀航空租賃,疫情後營業利潤率也始終保持在44%至56%之間,說明疫情并不是拖垮渤海租賃的最大原因。

02、海航“遺珠”

不論是在海航系擴張過程中,還是泡沫破裂之後,渤海租賃都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

海航快速膨脹的幾年,渤海租賃由于并購坐擁大量飛機、集裝箱等“硬資産”,成為海航擴張過程中的重要“杠杠”。

人均年薪企業排行(這家公司有點料)5

海航快速墜落前的2017年末,集團層面帶息債務總額為5748.82億元,其中渤海租賃就占了4成,但如果從淨資産來看,渤海租賃當時354.14億元的淨資産隻占海航集團的整體淨資産的7.15%——可以說是用小小的”軀體”為海航盡可能撐起了擴張的船帆。

而海航這個大氣球被紮破之後,渤海租賃同樣是其中保值率最高的存在。

截至當前,海航系旗下上市公司要麼被ST或退市(比如ST海投、ST海航、ST基礎、東北電氣),要麼核心資産被大甩賣(比如海航科技旗下的英邁),要麼就是轉讓被股權(比如凱撒旅遊),且大部分資産都出現了大幅縮水。

以海航系旗下五家上市公司為例,2018年合計資産達到7205.58億元,經過一番出售和虧損,2021年末僅剩餘4707.22億元,相當于打了65折。

相比之下,渤海租賃雖然也連虧了兩年,但2021年末的總資産和淨資産分别為2482.31億元和398.79億元,較最高點隻分别減少了17.36%和27.62%,縮水程度相對可控,也是海航系剩餘資産中的基石。

人均年薪企業排行(這家公司有點料)6

但即便堅挺如此,渤海租賃還是在一定程度上被“拖累”。

Wind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半年報,渤海租賃淨利潤分别為-85.96億元、-11.29億元和-10.12億元,合計虧損達到107.37億元。

其中,三個報告期資産減值損失和信用減值損失合計達到153.42億元,其中因關聯方交易帶來的損失又是最主要的原因。

具體來說,渤海租賃将飛機、設備、倉庫等資産出租或轉讓給海航控股等關聯方,但因為2020年和2021年以來海航資金的缺口逐步暴露,關聯公司揭不開鍋後,就不再按期向渤海租賃支付租金或資産轉讓款,由此産生了巨額應信用減值損失和資産減值損失。

市界統計發現,作為關聯方的CWT Integrated Pte Limited、長江租賃、天津航空、海航控股、首都航空和天津航空,相關逾期款項最高,在5億元至14億元之間,另外有十餘家關聯方欠款在1億元至2億元之間。

就這樣,在海外飛機租賃業務相對穩定且保持盈利的情況下,渤海租還是因為關聯交易産生的一堆“壞賬”,從2020年虧到了2022年上半年。

03、大業未完

雖然在海航重整中“活”了下來,但合計虧損了上百億元之後,渤海租賃還是掉了一層皮,也換了東家。

2022年半年報顯示,海航資本仍是其持股28.02%的第一大股東,與燕山投資、天津通萬、渤海信托、上海貝禦、甯波德通順和等一緻行動人可實際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為43.77%。

但根據2022年4月海南省高院裁定确認的重整計劃,海航資本的實際控制人已由原先的慈航基金會,變更為了重整計劃中的信托全體受益人,渤海租賃也由此進入了無實控人的階段。

“無主”的渤海租賃,因為在海航系剩餘資産中具有相當高的價值,也成為海航債主們後續獲得債務清償的重要指望。

2021年10月份召開的一次債權人會議中,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組長、集團黨委書記顧剛在講解後續償債資産時,重點提到了渤海租賃。從财務數據來看,渤海租賃也确實是當下海航剩餘資産中最大的“現金奶牛”。

2016年至今,渤海租賃雖然收入規模不及同屬海航系旗下的海航科技和海航控股,但從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來看,渤海租賃基本上是海航系中的“頂流”。

尤其是海航系其他上市公司幾乎“全軍覆沒”的2021年,渤海租因各類減值導緻虧損的同時,仍有160億元的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2022年上半年其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為100.42億元,同比還增長了58.86%。

人均年薪企業排行(這家公司有點料)7

隻可惜這樣的賺錢能力,相對于渤海租賃背負的沉重債務而言,依然十分有限。

2022年6月末,渤海租賃帶息債務合計達到1864.9億元,其中短期帶息債務298.81億元,但賬面貨币資金隻有52.79億元,缺口達到246億元。

與此同時,渤海租賃資産負債率已達83.39%。

考慮到渤海租賃不僅需要償還各類借款的本金和利息,還需要保留相當一部分的現金儲備用以維持公司運轉,其後續的償債壓力還是相當大,當前也隻能通過申請存量債務續期、降低融資成本等方式予以緩解。

在重整方針下,海航被分拆為四個獨立運營的闆塊,其中海航控股對應的航空主業引入了戰投方大,海航基礎對應的機場業務由海南省國資委接盤,供銷大集仍在等待“白衣騎士”,渤海租賃尚未傳出引入戰投的消息。

一切塵埃落定之後,渤海租賃雖然甩開了麻煩不斷的大股東,卻也陷入了“孤立無援的”處境之中。

對于飛機租賃行業這樣對資金有極高需求的行業,大股東通常是金融機構、飛機制造商和航空公司中的一種。比如工銀租賃和中銀租賃,背後有銀行大股東提供資金支持,原海航集團控制下的渤海租賃,有大股東提供部分業務傾斜和支持;像通用電氣旗下的飛機租賃公司GECAS,則由飛機制造商發展而來,優勢在于成本。

獨立運行後,無實控人的渤海租賃,在高負債率的情況下自然難以新增借款創造騰挪空間,找到一個能在資金或業務方面提供“依靠”的大股東就成為相對迫切的選項。

現在,渤海租賃身上其實還殘留着海航系的很多“影子”。

快速擴張時期,渤海租賃成為海航重要的“杠杆”,承接了海航海外并購最大的一筆開銷,如今“A股最高薪酬”也隻是這段魔幻經曆沉澱下來的一個标簽。

在海航影響下,渤海租賃也被留下連虧百億的烙印,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也都要頂着海航留下的巨額債務,負重前行。

(除單獨标注來源外,以上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