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充滿新陽光?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核心閱讀,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我們生活充滿新陽光?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近年來,雲南省多措并舉幫扶困難群衆:提供稅收優惠,支持工廠安置殘疾人就業,讓其實現穩定增收;對于因病緻困家庭,通過幫忙申請政府臨時救助、聯系介紹工作等方式,助其渡過難關;為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申請低保、提供民政救助……一系列兜底政策與措施,溫暖了群衆的心。
“政府有幫扶,幹不了重體力勞動,但我可以接送孩子、照顧家!”茁壯成長的女兒和越來越好的小日子,讓傷殘退役軍人呂援雄過得舒心,“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
不隻殘疾人群體,因病緻困、新進城人員、沒有壯勞力的老年家庭……雲南昆明、曲靖、玉溪等地主動發現需要救助的困難群衆,從就業、醫療、養老等方面進行幫扶,提升了城市困難群體的生活質量。
殘疾人——
“靠本事吃飯格外香”
宋妍嫱第一次見到呂援雄時,呂援雄身上纏滿了紗布。2010年12月5日,四川省道孚縣發生火災,為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财産安全,呂援雄和戰友奉命趕赴現場救援,因風向突變,他和戰友瞬間被大火吞噬。呂援雄成為火災中唯一的幸存者,但也傷痕累累。全身燒傷面積高達80%、10個手指被截斷、外耳廓被燒掉。由于傷勢過重,他長期在醫院住院治療。
2012年,宋妍嫱聽說了呂援雄救火的英雄故事,對軍人的敬佩之情和對呂援雄的敬仰之意,在心裡悄悄萌發。每逢休息日宋妍嫱便主動去看望呂援雄,悉心照料飲食起居,幫助呂援雄重拾對生活的信心,最終,倆人締結良緣,走入婚姻。婚後不久,經曲靖市政府聯合多部門協同助力,宋妍嫱從宣威大山調到市區的小河灣小學任教,一家人相聚更加方便。
實際上,溫暖不僅來自親人。在曲靖市福和紙制品包裝廠,30名員工中,殘疾職工數就超過了20人。包裝廠負責人陳智一開始也擔心殘疾員工的效率,結果員工的表現讓他刮目相看。“那股認真負責勁,特别讓人感動。”陳智說。
而為了扶持工廠接收安置殘疾人,當地稅務部門主動上門提醒協助辦理稅收優惠。2020年至今,福和紙制品包裝廠享受安置殘疾人就業增值稅即征即退稅收優惠政策,累計退稅超過200萬元。為保障殘疾人權益,推動構建和諧社會勞動關系,讓安置殘疾人就業的企業充分享受到國家優惠政策,曲靖市稅務部門聯合财政、殘聯等部門,建立工作協調運轉機制,在制發政策文件、送政策上門、明确征管工作等方面共同發力,互通工作經驗及措施,安排布置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的具體工作。
技術的進步,也讓殘疾人就業更加便利。曲靖先豐福利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朱群順介紹,廠裡的聾啞員工丁福柱今年28歲,但已是10年廠齡的老員工。10年前,丁福柱從曲靖農村來,不識字,也不會手工。在老員工的幫助下,這10年間,他不僅成為了服裝廠的一把好手,還學會了寫字和用智能手機。如今制衣設備多是電腦控制,朱群順表示:“殘疾員工特别是聾啞員工,學習新的系統操作技術沒問題,不比健全人差!有工作,靠本事吃飯格外香!”朱群順說。
因病緻困家庭——
“病治好,生活重回正軌”
“叔叔好!歡迎來我家!”昆明市盤龍區聯盟街道王旗營社區,人還沒進屋,便聽到了小明明(化名)的聲音。才4歲,卻特别活潑開朗懂禮貌,很難想象這個小小的身體已承受了幾十次化療。
2017,小明明出生不久就被發現患有視網膜母細胞瘤,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陷入困頓。醫生建議摘除眼球,“孩子那麼小,摘掉眼球,我這個做母親的,會愧疚一輩子。”隻要有一絲希望,黃圓圓都不願意放棄,又帶孩子到上海求醫,得到的回複是:辦法有,但費用高,得用很多報銷政策之外的貴藥。治療4年,花費100多萬元,用光了家裡所有積蓄。
“别看黃圓圓滿頭黑發,其實都是染的。孩子生病,母親急白了頭。”王旗營社區民政專幹吳茜走訪時,了解到黃圓圓家情況,2018年幫母子倆申請了低保。“我們堅持‘按戶施保’和‘按人施保’相結合,黃圓圓家情況特殊:孩子治病開銷大,媽媽照顧孩子沒法工作,給母子倆都申請了‘單人保’,每月共1400元。”吳茜介紹。
即便有低保,對于一個需要治病的單親家庭來說,也是杯水車薪,社區又為黃圓圓介紹附近超市的工作。“好在用工靈活,按小時算錢。孩子身體好,我就多上點班;要是發燒,就先緊着孩子身體。”黃圓圓說,一個月掙千把塊,起碼能支付幼兒園學費。
低保、打工收入外,社區也充分利用政策、調動資源,幫助尋求其他支持。孩子大病來得突然,申請政府臨時救助,去年領了8000元;向紅十字會等社會組織反映,獲得人道救助;逢年過節,社區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黃圓圓家,送去米面油……
“最難熬的日子算是過去了。病治好,生活重回正軌——我去上班,他去上課,我陪他長大,他陪我變老。”說這話時,黃圓圓的眼眶濕潤了,淚水中既有陪伴兒子治病多年的辛酸,也有對重新開始生活的喜悅。
記者走訪發現,城市困難群體中不少是因病緻貧。在玉溪市,近6萬名城鄉低保對象中,約60%的人患有慢性疾病或大病,其次是因殘緻貧,約占28%。為此,玉溪市殘聯、衛健委、醫保局等部門主動協調,排查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殘、重病者,将符合條件的1204名重殘人員、390名重病患者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保障範圍。
老年人群體、新進城人員——
“有社區,真溫暖”
領了多年680元,最近一次低保領了800元,王建國張登芝夫妻倆挺高興。“有社區,真溫暖。一有政策調整,社區第一時間告訴我們。隻要符合條件,社區盡量幫我們申報。”昆明市官渡區金馬街道東華路社區居民張登芝說。
兩口子年輕時打零工沒有穩定收入,退休後沒有養老金,也沒有子女贍養。在一次家訪中,社區工作人員了解相關情況後,幫夫妻倆申請了低保等幫扶。加起來,夫妻倆一年能有3萬元。
“生活開銷都沒啥,主要是藥錢。”張登芝說,兩口子節省,買點小菜、半斤肉,能吃三四天;但王建國有糖尿病,一個月藥錢六七百塊。“好在政策好:老伴住院有護理保險,每天補貼70元;低保住院也有民政救助;再加上是慢性病,各種政策算下來,去年1月份丈夫住院,花了3000多元,隻出了300多元,報銷近90%。”張登芝說,減輕醫療負擔,就解決了老年生活的一大難題。
和老年人聯系最緊密的是社區。社區工作人員周麗華通過社區先鋒管家定期了解老年居民的生活近況,不少老人反映生活孤獨,社區便鼓勵老人多參與社區活動。“每天搞搞衛生,樓道幹淨了,心情舒暢許多;社區辦活動,我去搭把手,認識不少人。”張登芝主動當樓棟網格員,打掃5個網格單元,每月有500元收入,還能補貼家用。
社會對老年人群體也越來越關愛。“如今我們不但能免費坐公交,還能免費坐地鐵!前幾天我坐地鐵去大觀樓,沒花一分錢,又舒服又快捷。”說起在乘坐公共交通方面享受的優待,張登芝難掩興奮。
憑本事吃飯,誰都有底氣。針對新入城的易地搬遷安置戶,在雲南省魯甸縣卯家灣安置區,中建二局魯甸項目部在工地上建起了農民工幫扶夜校。從隻能幹雜活,到經過培訓後,砌磚、澆築樣樣在行,農民工周應先一家的日子也越來越好。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13日 13 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