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的年底了,農閑時候,漸漸農村有了人氣兒。這個人多的時候,往往也是很多打算結婚的、喬遷的人最忙的時候。
畢竟,打工一年的人陸陸續續都回來了,村裡半個喜事,也是為了熱鬧,圖個喜氣嘛!而且,人越多越好!
很多人喜歡參加婚禮,美其名曰“沾沾喜氣”,雖然結婚這事有很多禮儀性的東西相當的繁瑣,但還是依舊會遵照老規矩,沒有人會講一個不字。在這衆多的規矩裡,就有着婚後的第三天,新娘子要帶新郎官回娘家的習慣,這也叫做“回門”。為啥要有這個習俗呢?我們聽聽村裡老人是怎麼說的。
老人們說,婚後回門是古人流傳下來的一種智慧,有着重大的意義。老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雖然話是這麼說,但這對于養育自己的父母親來說,是一件相當難過的事情。雖然很多父母在女兒面前故作堅強,但内心還是相當難過的,隻不過不直接表達出來。其實從女兒上婚車,甚至決定結婚的那天開始,他們就暗暗地在心裡流淚了。
女兒和女婿婚後回門,可以給父母做上一頓飯,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大家也會相當的開心,父母的的心情也會好不少。所以,第三天回門,有着看望父母和安慰難過的父母兩層意思。
過去,農村人假的女兒嫁人後,就是别人家的家人了,婆家才是她的家,而娘家就像是親戚家了。回門也有地方叫“歸甯”,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客人歸來”的意思。所以,從這次女兒回家開始,女兒就多了一種新的身份,從“家人”,變為“親人”。
古代人這麼說,就是要斷了女兒的念想,讓她從此刻起把婆家當自己家,娘家變成親人家。以後在婆家遇到什麼大風大浪,都要勇于承擔,即便受氣了,也不能動不動就回娘家,這樣是會給娘家丢人的。
過去,回門還有不少講究,比如規定要帶什麼樣的禮品,這都是為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的。
以前,沒有自由戀愛的說法,全部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婚前對男方和他的家庭等情況都屬于不清不楚的狀态,婚後回門,女兒就能帶回來第一手的資料,告訴娘家人,自己男人家的情況,這樣也給了父女以及母女間說悄悄話的機會。
還有一個重要的事就是對女兒的房事,娘家人就會有所指導,因為在古代嫁人都會比較年輕,這些事畢竟比較私密,對于新娘,也是很懵懂。
怎麼樣?回門是不是意義很重大?
現在這個習俗已經沒有了,畢竟時代不同了。很多人新婚後第三天,都忙着往國外飛,度蜜月去了。
在您的家鄉還有“回門”的習俗嗎?
全國農村土地改革催生暴富新行業,點擊“了解更多”,立刻開始賺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