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滑稽劇團團長張怡
第二屆江蘇文化藝術節評比劇目大型現代滑稽戲《全家福》昨晚在南京文化藝術中心首次上演,濃郁的鄉土氣息、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醇厚的人情味,讓觀衆在淚水和歡笑中接受了一場孝道教育。這部滑稽戲也勾起了不少市民80年代觀看滑稽戲《小小得月樓》時的回憶。不過,觀衆感歎滑稽戲在南京演出的機會太少了。常州市滑稽劇團團長張怡坦言,随着“快餐”文化的湧入,滑稽戲輝煌不再,如今劇團的演出也隻能靠政府買單。
江南時報記者王麗/文秦懷珠/攝
《全家福》劇情一波三折
取材常州當地一戶普通家庭
滑稽戲,俗稱“江南滑稽戲”,是我國戲劇的一個年輕的、新興的劇種,屬喜劇和鬧劇範疇。
常州是滑稽戲最早流行的地區之一,曆史最悠久的滑稽戲演出團體——天寶劇團(即現在的常州市滑稽劇團)就在常州,它成立于1937年,其早期的代表劇目《一碗飯》,是我國滑稽戲擺脫“幕表制”(隻有演出提綱,沒有文學劇本),進入劇本制的第一個大戲。
此次上演的滑稽戲《全家福》就是由常州市滑稽劇團精心打造創作的,圍繞老人田黃氏的贍養問題,講述了祖孫三代悲歡離合的故事。
團長張怡告訴記者,該劇以常州孝都鎮一戶普通人家為原型,鄉土氣息濃郁,人情味醇厚,劇情生動感人,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不失為一部頌揚中華孝道文化的生動教材。
南京首演反響不錯
觀衆希望滑稽戲多來甯演出
昨天在南京的首場演出中,上座率有八成以上,常州市滑稽團的演員們用诙諧的語言、精湛的演技,讓觀衆們開懷大笑之餘,又無形中受到“孝”的感染和教育。尤其是開家庭會議時大家針鋒相對互不退讓,老太太無家可去,在雨中孤獨前行以及最後大家冰釋前嫌、其樂融融的幾場戲,既有哭點又有笑點,讓觀衆在悲喜交集中不停地思考。
“現代人壓力增大,帶來笑聲的滑稽戲是一劑減壓良藥,坐在劇場裡看到笑出來,看到哭出來,不知不覺兩個小時就過去了。”一位喜愛滑稽戲的觀衆似乎有點不過瘾。“可惜的是,滑稽戲在南京演出的機會太少了,希望能有更多的滑稽劇團來南京演出。”
演出勾起市民回憶,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滑稽戲
此次《全家福》的成功演出,也讓不少觀衆找回了以前看滑稽戲的美好記憶。
上世紀八十年代風靡全國的《小小得月樓》算得上是滑稽戲成功“觸電”的代表作,陸辰生、顧芗等蘇州市滑稽劇團的演員們也因此被全國觀衆所熟悉,不少看過電影的人更是專程到蘇州得月樓品嘗電影裡提到的蘇州名菜。蘇州滑稽劇團繼《滿意不滿意》、《小小得月樓》之後,還創作了得月樓系列劇之三《店堂裡的笑聲》。後來,《小小得月樓》又被改編成電影,一時風靡大江南北。
今年三十多歲的高女士,老家在蘇州昆山,《小小得月樓》上演時她才上小學二年級,不過由于時間太久,她已經記不清具體的情節了,“但蠻喜歡看的,看的過程中一直笑,就是感覺好玩,之後再也看不到這麼好看的滑稽戲了。”
為何在南京“水土不服”?方言使演出效果大打折扣
據了解,滑稽戲在蘇錫常及上海演出較多,但在南京演出機會較少,難道南京市民不喜歡這種藝術形式?
張怡告訴記者,滑稽戲到南京演出确實面臨着尴尬的局面,“主要是發揮不了長處,滑稽戲在蘇錫常及上海的演出,用的都是地方方言,到南京後,如果還用方言,南京人就會聽不懂,演出效果也會大打折扣。這就需要将本地方言改成南京人能聽懂的北方語系。”
從南方語系轉變為北方語系,是不是很難?張怡說,也并不算難,這是每個演員必備的基本功,有的演員甚至能做到在舞台上即時轉變。
滑稽戲輝煌不再,劇團的演出隻能靠政府買單
八九十年代,也是常州市滑稽劇團鼎盛時期,談到那段光輝歲月,張怡的眼神中放着光:“哎呀,那個時候作為一個演員是非常光榮、光彩的事情,那時候想買一張票要徹夜排隊的,就和現在買火車票一樣,磚頭要壓在那邊的。我們劇團把全國所有的獎項基本都拿到了。”
而作為滑稽劇演員,說學逗唱、芭蕾劈叉樣樣都要學。最難的就是琢磨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張怡清楚地記得,為了演好一個賣魚的,他天天待在菜場幫人賣魚。靠着多年的曆練,漸漸地,張怡也從一名小演員逐步成長為滑稽團的當家人。
不過,滑稽戲近年來輝煌不再,現狀并不樂觀。受方言的限制,滑稽戲隻能囿于華東地區;較之昆曲、黃梅戲等舞台藝術,滑稽戲劇目上乏于創優,近年來鮮見叫好又叫座、紅遍大江南北的作品。更困難的是,由于前些年很多滑稽戲演員紛紛轉行,青黃不接的隊伍使領域内難以“造星”,沒有響當當的代表人物。張怡坦言,如今常州市滑稽劇團的演出也隻能靠政府買單。
《全家福》故事介紹
田黃氏中年喪夫,獨自含辛茹苦地将三個兒子拉扯大,直至結婚生子。2010年春,田黃氏79歲了,田家祖孫三代十多口人為老人過了個生日,并拍了張“全家福”。其後,老娘舅黃毛大又将大家召集起來要開家庭會議,說有事商量。故事就此拉開……
《小小得月樓》故事介紹
改革開放初的蘇州,遊人絡繹不絕,可午餐時間遊客總是排了很長的隊卻沒有飯吃。得月樓飯店的團支部書記毛頭看到這種情況,與喬喬等年輕人商量在旅遊點開辦“小小得月樓”,解決旅遊吃飯難的問題。
原标題: 滑稽戲《全家福》南京首演勾起不少市民美好的記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