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上海市重點自招題目

上海市重點自招題目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3 21:07:37

上海市重點自招題目?東方網8月2日消息:第69次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報考工作今天啟動昨天下午,一則來自上海市教育考試院的消息,在廣大自考生中引起反響——在此次的報考系統中特别标注出了“優勢專業”“常規專業”和“預警專業”三類考試院提醒,新生應盡量選擇優勢專業或常規專業報考,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上海市重點自招題目?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上海市重點自招題目(滬高教自考首次标注)1

上海市重點自招題目

東方網8月2日消息:第69次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報考工作今天啟動。昨天下午,一則來自上海市教育考試院的消息,在廣大自考生中引起反響——在此次的報考系統中特别标注出了“優勢專業”“常規專業”和“預警專業”三類。考試院提醒,新生應盡量選擇優勢專業或常規專業報考。

将自考專業分類并給出相關提醒,這在我國自考史上是第一次。那麼,此舉到底蘊含了哪些背景,意義又在哪裡呢?

成才始于自學考試

韓穎,華東師範大學自學考試本科畢業生。她也是千千萬萬自考生中的“特例”,更是典型。曾經在小學教師崗位上耕耘的韓穎,不料突遭人生重大變故,她在進行了視網膜手術後,雙眼視力下降到了0.1。而此時,她還有一個身份——華東師大漢語言文學專業自考生。怎麼辦?經過多方協調,在市教育考試院、華東師大自考辦的全力支持下,韓穎牽着導盲犬,帶着筆記本電腦,重新坐進了自考輔導班的教室。上海圖書館讀者服務中心還特地将教材制成了電子書,以便讓韓穎能順利“聽”課。華東師大在市教育考試院的批準下,為她制定了一套特殊的考試方案——特設“綠色考場”,由人工讀題并代筆填寫答案。為确保考場紀律公正,整個監考過程還全部實行了錄音錄像。就是憑着這份頑強的毅力,憑着各相關部門的傾情關心和幫助,這名特殊的盲人自考生終于獲得了本科文憑。

自考,是一所沒有圍牆的大學,也成為吸引各界人士獲取相應大學學曆的重要途徑。從大中專在校生到耄耋老人,從公司裡的白領到建築工地上的外來務工人員……白天,自考生們活躍在企業、社區;當别人休息、娛樂的時候,他們則捧起了書本,沉浸在自學的天地裡。30多年來,本市湧現出了一批由自考生進一步深造成為專家的典型人物。一位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專業的自考生後來成為民商法學專業博士生;一位華東理工大學商務管理專業自考生已是海軍某基地的船長;一位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室内設計專業自考生成為華東建築設計院技術總監……

“可以說,每個自考生都為學習付出了很大努力。”市教育考試院自考辦主任汪成輝介紹說,1981年6月6日,根據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于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試行辦法的報告》精神,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了《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辦法》,正式實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本市的高教自考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從1981年試辦初期的5所主考高校發展到2015年的19所主考高校,從初期的6個專業發展到2015年的96個專業。本市參加自考的考生人數從1982年6000餘人次,發展到現在每年報考的考生有30多萬人次,累計已有600多萬人次參加了自考,累計在籍考生數約為90萬人,累計自考專科畢業生16萬餘人,本科畢業生6萬餘人。

長盛不衰活力不減

汪成輝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本市各主考高校根據社會需求共開設了108個自學考試專業,并根據經濟建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和專業開考的實際情況關閉了12個專業,平均每年新開設約3至4個新專業,平均每兩年關閉約1個專業。專業門類已由單一的文科,發展到文、理、工、醫、财經、師範、政法、教育、管理、藝術等多種學科,并不斷開拓學曆教育與行業職業能力鑒定和崗位培訓的合作,先後開設了13個學曆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崗位培訓合格證書相結合的專業,4個中外合作的專業。

汪成輝還表示,上海自考在專業設置上主動适應國際大都市的現代化發展趨勢和受教育群體的多層次需求,并加強與行業的合作,進一步拓展本市高教自考的發展領域。近年來,上海開設了高教自考學曆證書與職業資格證和崗位培訓合格證書相結合的雙證書(或多證書)專業,以及中外合作專業。目前,上海開設的這類專業有: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主考的物流管理專業專科和獨立本科段、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專科和獨立本科段;民航服務專業專科、銷售管理專業專科和本科;上海财經大學調查與分析專業獨立本科段、采購與供應專業專科和獨立本科段;華東師大電子商務專業專科和獨立本科段;上海大學檔案管理專業專科;華東理工大學中英合作商務管理專業專科和本科段;華東政法大學中英合作金融管理專業專科和本科段。這些專業占上海全部專業的15%左右。

曆經30多年,為什麼自學考試會長盛不衰?原因其實很簡單:自考學習方式靈活,沒有入學門檻,沒有學習年齡和學習年限的限制,工學矛盾少,學習費用低,為大批因各種原因不能進入普通高校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此外,主考高校其實心裡都有一本賬:國家培養一個自考生的投入,僅占普通全日制大學生的5%。無疑,自學考試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家鼓勵自學成才

高教自考以其嚴格的質量和良好的聲譽得到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影響波及海外,已成為我國規模最大也是最開放的高等教育形式。目前,中國高教自考的課程成績和學曆已得到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近30個國家高校的認可。但出人意料的是,近年來,有關對高教自考這一“天下第一考”的微詞,也在學界和坊間不胫而走。

在“取消派”中,最早出于武漢大學原校長劉道玉在2009年時的呼籲。他們的理由是,1981年開始試點時,那時大學生毛入學率很低,全國平均隻有1.4%,不少省市還低于1%,但現在全國不少省市已達到高教普及階段,因此,高教自考自然已經完成了曆史使命。具體而言,自2006年開始,自學考試連年減少,逐漸出現了萎縮現象;目前的自學考試仍然沿襲了普通學曆教育,助長了唯學曆論,除具有學曆統計的意義外,并不能達到真正提高人們技術和能力的目的,而且還造成了某些文憑泛濫;另外,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組織考試時的舞弊現象比較嚴重。

但反對取消自學考試的人士也是理由充足,最重要一條是,在我國的憲法中明确規定:“國家發展各種教育設施,掃除文盲,對工人、農民、國家工作人員和其他勞動者進行政治、文化、科學、技術、業務的教育,鼓勵自學成才。”可以說,建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是落實憲法“鼓勵自學成才”的一項重要決策,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重大成果。而且,自考實行“寬進嚴出”,通過一門課程取得一門合格證,要獲得學位,不僅主幹課程要達到一定的分數,還要通過英語水平考試。在自考中,獲得學曆者已屬難得,獲得學位更是隻有極少人,與當下舉目皆是的普通高校本專科文憑相比,何來文憑泛濫之說?

近日,記者還注意到一個自考領域的“悄然”變化。當初在設計自考時,其專業目錄是與全日制高校專業目錄有很大區别的,而現在兩者的專業目錄已經逐漸趨同,其實就是自考專業向全日制專業“并軌”。原先的700多個自考專業已經隻剩下245個,其中145個為本科專業,除了保留少量極具自考特色的專業,其他絕大多數專業已經與教育部編制的2012版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和2015版普通高校高職高專專業目錄相一緻。據業内人士介紹,這個變化透露的信息至關重要——盡管圍繞自學考試制度的存廢之争仍在繼續,但至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内,自考仍會是部分人群獲取高等教育學曆的重要途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