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陳濤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海華)眼不能看、食不能咽、夜不能寐、藥物無法緩解……說起當初匆忙前往牙科診所拔牙後導緻颌面部間隙感染的經曆,今年42歲的牛女士仍感後怕。
“拔牙不是小事,還是要找經驗豐富的醫生,通過專業檢查後才能拔。”9月7日,經由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醫生的一系列救治後,病情逐漸恢複的牛女士說。
8月中旬,家住陝北的牛女士因智齒發炎疼痛難忍,情急之下前往當地一家牙科診所拔牙。回家後不久,她的右臉牙龈處出現腫脹現象。“診所牙醫告訴我,浮腫是拔牙後出現的正常現象,吃點消炎藥、打幾次吊瓶就能消腫。”牛女士說。
然而,經過小診所簡單救治後,牛女士的右臉腫脹反增不減,直到感覺呼吸困難、咽不下食物,甚至右眼視物受到影響,她才在女兒陪伴下來到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就診,由颌面創傷科主治醫師宗春琳主刀,進行急診全麻膿腫切開引流術後,終于轉危為安。
“90%以上的間隙感染,都是由牙病引起的。”宗春琳說,一些牙齒類疾病,如齲病、牙髓炎、根尖周炎、智齒冠周炎等,若得不到及時治療,感染發生擴散,就會導緻颌面部間隙感染。
宗春琳介紹,許多人都有認識誤區,認為牙疼、牙龈腫、化膿,吃點消炎藥或止疼藥過幾天牙就能好,但其實治标不治本,一旦勞累或抵抗力下降,牙齒炎症再次擴散,就會導緻感染急性發作。尤其是頭面部有衆多身體重要器官,感染若擴散至口底或咽喉旁,會造成患者呼吸困難、吞咽疼痛、進食困難;若向上擴散至眼眶,則可能導緻失明;繼續擴散至顱内會造成顱内感染;向下擴散至胸腔,會造成縱隔感染,需要開胸手術,患者還會出現高熱、寒戰現象;若感染擴散至血液,則可能導緻膿毒血症、菌血症。以上任何一種情況發生,就随時可能危及生命。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至今,該院共接待颌面部間隙感染患者560餘例。結合診療經驗,宗春琳建議:每個人都應高度重視口腔健康,尤其是處于智齒生長期的年輕人、備孕期的女性、糖尿病患者等人群,針對各類口腔疾病,大家應堅持早發現、早治療原則,以有效避免間隙感染這一嚴重疾病的發生。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