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墨海詩書伴荷香

墨海詩書伴荷香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2 17:50:15

墨海詩書伴荷香(千籽同心榴香墨韻)1

花卉冊之石榴(中國畫) 陳淳

墨海詩書伴荷香(千籽同心榴香墨韻)2

榴實圖(中國畫) 徐渭

墨海詩書伴荷香(千籽同心榴香墨韻)3

榴開見子圖(中國畫) 吳炳

墨海詩書伴荷香(千籽同心榴香墨韻)4

吉祥多子圖(中國畫) 魯宗貴

“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李商隐的一首《石榴》詩,把石榴的特點描寫得清晰鮮明。石榴被古人譽為“天下之奇樹,九州之名果”,因其花開紅豔,果實成熟時“十房同膜,千子如一”,常被賦予多子多福、吉祥富貴的寓意。曆代文人墨客都喜歡以石榴花果作為吟詠和繪寫對象,留下了不少水墨佳作。

如果說夏花的明豔引人陶醉,秋日的碩果則更加令人欣喜。明代畫家陳淳十分喜愛石榴,曾賦詩曰:“蠟蒂團赪玉,文英簇绛绡。秋來結佳果,珍味不須調。”藏于上海博物館的陳淳《花卉冊》中,畫有石榴一幅,果枝一束垂墜而下,上結果實兩顆,簡筆着墨寫零落枝葉,濃淡結合繪出果實飽滿的姿态,尤其用淡墨細細點出果實裂口處溢出的顆顆籽粒,隻一枝便令人想到秋日碩果累累的景象,整個畫面清純淡雅,頗具其典型的“一花半葉、淡墨欹毫”之風。

明代畫家徐渭與陳淳并稱“青藤、白陽”,皆擅水墨寫意風格。徐渭也繪有《榴實圖》一幅,與陳淳之作相映成趣。不同于白陽山人畫中碩果墜枝的意象,徐渭的畫作雖也是折枝一筆縱貫素箋,但其所畫石榴果開口向上,似仰天大笑,飽滿的籽粒似乎要沖出果皮,紛纭而出,筆意恣肆,更添一份狂放之氣。畫面右上題五言詩一首:“山深熟石榴,向日笑開口。深山少人收,顆顆明珠走。”深山石榴,寄托着畫家雖明珠蒙塵卻仍放縱灑脫的心境。

故宮博物院藏明代沈周繪《卧遊圖》冊,共十七開,與仿倪山水、杏花、秋葵、秋柳鳴蟬、平坡散牧等并置,有石榴一幅。根據末開畫家自題,可知該冊頁的“卧遊”之名源自南朝宋宗炳在居室四壁挂山水以當卧遊的典故,然而不同于挂軸的是,該圖冊還可于卧床時仰面翻閱。十七景中獨占一頁,由此可見畫家對石榴的重視與喜愛。

成熟的石榴籽粒飽滿,晶瑩剔透,入口甘甜,張載形容其“剖之則珠散,含之則冰釋”。南宋吳炳繪有一幅《榴開見子圖》,工筆設色,果皮橙紅,籽粒紫中嵌白,顆顆分明,如同寶石,體現了南宋院體畫工緻妍麗的特點。波士頓美術館藏有一幅南宋魯宗貴的《吉祥多子圖》,石榴與橘子、葡萄一起堆滿畫面,“橘”意同“吉”,石榴和葡萄都代表多子,充滿着吉祥的祝福之意。

院體畫工整富麗,石榴常常入景。故宮博物院藏南宋《榴枝黃鳥圖》,描繪了深秋時節,石榴成熟,一隻肥碩的黃鹂銜着小蟲栖于榴枝上,悠然自得的景象。明代呂紀所繪的《榴葵绶雞圖》軸,石榴樹上碩果累累,各色禽鳥聚于其間,樹下群花燦爛,一隻雄雞昂首前視,雌雞匍匐于花間。整體風格兼工帶寫,設色豔麗而不媚俗,既保持了華貴風範,亦兼具了縱逸的筆墨意趣。

石榴深受曆代畫家的喜愛,近現代畫家吳昌碩、張大千、齊白石、李苦禅、王雪濤、潘天壽等人都喜愛畫石榴。其中,潘天壽突破傳統畫法,其花鳥畫尤體現其雄強勁健的筆墨追求。潘天壽紀念館藏有一幅《石榴圖》,樹幹用筆顯得生澀,有“屋漏痕”韻緻,中鋒與側鋒交替轉換并用,提按、頓挫渾然一體;石榴及小枝則用圓筆中鋒,如“折钗股”,圓健凝重。畫家題句“為憶橫磨十萬箭,可憐僅得石榴來”,說明了張骞出使西域帶回石榴種子的典故。一幅小小的花果,在畫家筆下呈現出磅礴之勢、萬千氣象。

一夜飛霜,石榴紅了。秋已深,露重行遠,賞一幅石榴畫,願你在寒天裡仍笑口常開,心情燦爛。

(作者:于園媛)

來源: 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