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西瓜綠豆湯教程

西瓜綠豆湯教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05 10:11:35
作者:徐靜怡

西瓜綠豆湯教程(童年回憶之綠豆湯)1

西瓜綠豆湯教程(童年回憶之綠豆湯)2

(一) 綠豆湯

我不是巢湖本地人,爺爺和外公參軍、打仗,後來調到了巢湖。于是,我的童年從巢湖開始了。

我爺爺應該是西藏軍區調過來的。我外公是從北京軍區調過來的。

80年代到90年代,父母在國企上班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再加上我爺爺又是軍區退休,在巢湖幹休二所(向陽路)大院兒,我童年的物質生活從來不會缺啥少啥。

爺爺老家是北方的,夏天的綠豆湯似乎也多了幾分北方的簡單和樸素:綠豆洗幹淨,用清水熬,綠豆熟了,湯放涼一些,也可以喝了。

也許是因為巢湖的水質本來就有些弱堿性,小時候我就很好奇,為啥綠豆熬出來的湯,是紅褐色透亮的呢?

綠豆湯綠豆湯,我隻愛喝那個湯,不愛吃下面的綠豆。如果是綠豆湯裡漂着少許綠豆,我還能接受,湯下面綠豆太多了,我喝完湯,就不想吃了,因為噎人。

家裡老人處理剩下的綠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加一些白糖,和勻了,給孩子吃。其實現在,我實話實說,盡管放了糖,我也隻是勉強吃下去,還是不怎麼愛吃。

再好一些,就是綠豆湯裡加上糖,化開以後,從上到下用勺子攪一下,盛到凍冰棍兒的模具裡,放冰箱冷凍起來,凍成綠豆冰棍兒,純天然無添加的綠豆冰棍兒就做成了。

我很小的時候,家裡洗衣機、冰箱、空調就是常态了。那時候爺爺家的冰箱,是軍綠色雙開門的,下面冷藏,空間大,上面冷凍,小一些。

到了夏天,可謂“萬物皆可凍”。果珍,用水沖沖勻,倒入模具裡,凍成冰棍兒;奶粉,用水沖泡均勻了,倒入模具裡,凍起來,又是冰棍兒了。夏天,在爺爺家,除了有家裡在向陽路那個路口的冰棒房批發的各種口味兒的冰棍兒,就是自己凍得冰棍兒了。雖然覺得自己凍的冰棍兒吧,把味兒“嗦”完了,就隻剩下白水冰塊兒的味兒了,但是夏天這麼吃,還是很快樂的。

我們小時候,還是皮實,再熱的天,也阻擋不了我們在室外玩耍的腳步。

暑假,幹休所的院子裡從早上熱起來開始,便蟬聲陣陣。中午,爺爺一定要開着格力空調午睡的,他也希望我們小孩子也在空調屋裡涼快涼快,睡一睡。

隻要表哥也在爺爺家,我自然也安分不下來。我們趁着爺爺午睡,蹑手蹑腳打開門,溜出來,關上門,爬到櫻桃樹上,捉知了。

小時候不懂,有時候亂捉一氣,知了殼也能被捉下來玩兒個究竟。如果捉到一隻叫得響亮的,更是滿心歡喜。我傻傻分不清知了這些的,有時候哥哥為了騙我,指着臭蟲告訴我那是知了,看着我捉下來讓我聞聞自己的手,這時他哈哈大笑:這是放屁蟲啊!我也忍不住笑了。

在外面玩兒夠了,我們就在客廳的地上,鋪上一塊兒很大的竹席,爺爺家的大竹席,很沉很大一卷,真的是筷子粗細的長長的竹條兒串起來的,再把吊扇打開,在客廳看電視。

那時候,央視老版的《西遊記》永遠是暑假熱播、孩子們百看不厭的神劇。《趣經女兒國》那一集,豬八戒在女兒國化妝,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爺爺奶奶和我們一起看的時候也會忍不住哈哈大笑。

每次我在公衆号上發一些小文,被刊登了,我總會發給大學的恩師看看。

關于冰棒房的這篇文章,老師看了以後,告訴我,童年的夏天還有綠豆湯和西瓜。

恩師是蘇州人,今年初夏,我就被小紅書上的蘇式綠豆湯吸引住了。

蘇式綠豆湯看起來,和我們平時吃的綠豆湯很不一樣。

蘇式綠豆湯,湯看起來清亮亮的,糯米、綠豆、青紅絲、冬瓜糖的點綴,讓蘇式綠豆湯看上去多了幾分精緻和甘甜,顔色也變得豐富了許多。也許會有外地人不太接受它的味道,但是對恩師—— 一位地道的蘇州人來說,那是一碗精緻的美味。

西瓜綠豆湯教程(童年回憶之綠豆湯)3

(二) 西瓜

西瓜,絕對是夏天必不可少的。大概從6月底的樣子,西瓜就陸陸續續上市了。

那個年代,沒有美都,沒有8424,沒有大黑子兒的東北西瓜,大多數都是長圓形的西瓜。淺綠色的瓜皮上,爬着一道道深綠色的花紋。

長大後,我腸胃不太好,不敢多吃西瓜,畢竟這是寒性地吃多了容易拉肚子,抱着半個西瓜用勺子挖着吃得快樂沒了。但是小時候吃西瓜,我是可以的。

在皖維西區9号樓的時候,爸爸總是把西瓜切一半兒,給我一把勺子,任性地由着我挖着吃——爸爸告訴我這樣吃最過瘾。我也會用勺子,從中間先把最甜的那塊兒肉先挖出來,認認真真地送進嘴裡,體會那甜到心的感覺。

那時候,我家有一個圓形的大盤子,好像是搪瓷的吧,還有一把長長的、專門切西瓜的刀。

每年夏天,我最期待爸爸切西瓜了。尤其是遇到一個薄皮兒的西瓜,一刀切下去,就能聽到“砰”的一聲,看到西瓜皮自己就不規則地裂開了,那種瓜往往肉沙沙的,很甜。

爸爸把西瓜外面洗幹淨,用刀把西瓜的一頭切下來一些,把刀的兩面擦一下,再把西瓜攔腰對半切開,然後把西瓜切成四分之一,最後把西瓜切成一牙一牙的,整齊地放在西瓜盤裡,端到飯桌上。爸爸很會切,每一塊都不會切得太厚,那樣啃到後面不好啃。爸爸每一塊切得都很均勻,薄厚适中。

在爺爺家,夏天自然也離不開西瓜。爺爺家的西瓜刀不太長,頭還圓圓的。爺爺家有一個橢圓形的搪瓷瓜盤,每次我們切西瓜就用那個盤子盛。我不太喜歡在爺爺家吃西瓜,因為爺爺家的西瓜切的塊兒比較厚,我總覺得吃到後面,我張嘴啃都費力。

那時候,幹休二所大院兒裡,有一口井,一開始,井上是沒有壓水器的,去井邊洗衣服洗菜的人們,都是自己提個桶,或者用扁擔挑兩個桶,家裡人拎着衣服、蔬菜之類的,自己把系着長長的繩子的桶放進井裡打井水上來洗。井水冬暖夏涼,非常舒服。夏天,有人把西瓜裝在網兜裡,用長長粗粗的繩子系着裝着西瓜的網兜,把西瓜放進井裡泡着。後來我才知道,這樣拎上來的西瓜,冰冰涼涼,又不會像剛從冰箱裡拿出來的特别冰,吃起來很舒服,就當吃冰西瓜了。

最憶是巢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