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易論】原創,品讀《易經》智慧,學習古人文化。
老話說“心口如一終究好,口是心非難為人”,人生最好的狀态是返璞歸真,保持最本真的那一種性情,而不是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的耍弄自己的小聰明,那一些虛僞的德行并不會讓自己受益,反而會因為自己的口是心非,失去别人對于自己的信任,最終什麼事也做不成。
在春秋時期,楚國葉縣有一個人叫葉龍,他特别愛好龍,不管是裝飾物還是門窗或者衣服等,上面都會畫上龍的圖案,連家裡的牆壁也畫着好大一條龍,他逢人就說:“我喜歡的就是龍。”
後來天上的龍聽說這件事情之後,就想:“難得有人這麼喜歡龍,我要去他家拜訪一下。”于是就從天上飛到葉公家裡,龍把頭伸進葉公窗戶裡面的時候,葉公吓得慌忙大叫說:“有怪物呀。”
真龍這個時候就覺得特别奇怪,說:“你不是很喜歡我嗎?怎麼說我是怪物呢?”
葉公這個時候害怕的發抖,就說:“我喜歡假的龍,不是真的龍呀。”
龍聽了這話,一臉惱怒的說:“原來你喜歡龍是喜歡假的,内心還是怕我呢。”
這就是《葉公好龍》的寓言故事,就是形容口是心非對于人生産生的影響,所以我們要以此作為負面教材,抛開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的行徑,才是真正的立身之本,否則最終什麼事都做不成。
在《易經》之中說:六五:贲于丘園,束帛戋戋,吝,終吉。
意思就是說:六五,奔向丘園,獻上許多布帛名,作為聘禮迎親,出于困難,終則順利。六五屬于柔順,在外卦得中,是這一卦的主爻。
大凡裝飾,内在的實質重于外在的形式,六五在中央,象征重視内在的實質,然而六五屬于陰爻,代表女性,女性本性吝啬,雖然被譏笑,最後仍然會吉祥喜悅。這一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應該注重實質,崇尚自然,質樸。
在任何狀态下,都應該尊重本源的顯現,而不是在本來的面目上過度的施加裝飾,無論是自己的言語還是自己的行動,都應該尊重事物本身。
人會随着他的境遇學識等各種各樣的外界因素,對于某一些事情産生不同的看法,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我們有自己的想法時就要直接表達,不要藏着掖着,直接的表達自己的内心想法,提出中肯的意見,誰都會欣然的接受,反之,刻意的掩飾隻會越描越黑。
北宋有一個人叫晏殊,他在14歲的時候就被當做神童推薦給皇帝,皇帝見了他之後,就讓他與1000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
在考試的時候,晏殊發現考試的題目竟然是10天前自己剛練習過的,他就跟皇帝照實說了這樣一件事情,請求單獨更換一個題目,宋真宗看了之後自然是非常開心,就賜給晏殊“同進士出身”。
晏殊當官之後,有一天别人都出去遊玩,唯獨晏殊因為手頭不寬裕,所以就躲在家裡讀書寫文章,來打發時間。
後來宋真宗提升晏殊為輔臣的時候,别人就非常驚訝,不知道怎麼回事,這個時候宋真宗就說:“近來群臣經常出去遊玩,而唯獨晏殊在家閉門讀書,這麼謹慎,正是輔佐太子的合适人選呀,晏殊聽了慌忙就解釋說:“其實我也想出去遊玩,但是家貧而已,沒有銀兩揮霍,如果我有錢了我也會出去玩的。”
這一系列的反應,都說明了晏殊是一個注重質樸,而非心口不一的人,更在群臣面前樹立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的信任于他。
口是心非的姿态,真的是人生處事的大忌,而心口如一才是真正難能可貴的品質,為人處事一定要言行一緻。
如果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始終帶着面具去做事,不僅感覺不到别人的誠意,而且别人也不會理解自己的真實想法,所以有一說一,秉持返璞歸真的狀态去生活才是正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