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福建改革開放簡報

福建改革開放簡報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6 10:24:04

福建改革開放簡報(梅花香自閩清來)1

福建改革開放簡報(梅花香自閩清來)2

拼接照片:這是閩清縣江濱生态公園附近的樓盤和景觀。這裡生态優美,道路通達(無人機10月16日攝)。新華網 肖和勇 攝

新華網福州10月26日電(王永剛 王雄)10月的閩清,秋風送爽,氣候怡人。連日來,“禮樂文化周暨紀念陳旸誕辰950周年活動”正在這裡陸續上演。北宋時期,陳祥道所著《禮書》、陳旸所著《樂書》,是我國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禮樂文化文獻之一,具有很高的曆史文化價值。陳祥道和陳旸兄弟均出生于閩清縣宣政裡漈上,也就是現在的雲龍鄉際上村,其中,陳旸在民間被尊稱為“樂聖”。

一場文化盛事刷爆了小城居民的朋友圈。打響“禮樂文化”品牌,增強文化自信,借此提高閩清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帶動旅遊業和工農業發展,亦是為建設“機制活、産業優、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閩清添磚加瓦。

位于福建東部的閩清縣簡稱“梅”,地處閩江中下遊,距福建省會福州約50公裡。改革開放40年來,閩清幹部群衆始終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咬住發展不放松,抓住農村改革、鄉鎮企業發展等重大曆史機遇,上演了一幕“山鄉巨變”:全縣地區生産總值從1978年的7943萬元,增至2017年的166.2億元,年均增長12.6%;一般公共财政總收入由1978年的676萬元,增至2017年的17.3億元,增長255倍。

40年磨一劍,不等不靠的閩清人自信進取,奮勇争先,終于砺得梅花香。

交通先行激活經濟發展一盤棋

閩清是典型的山區縣,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地多平地少,自古交通不暢,有“水通路不通”之說。古時候,梅邑人多是翻山越嶺來到閩江口,再坐船南來北往。改革開放初期,閩清縣域内交通狀況依然十分落後:路況差、等級低,交通網絡不通暢,行車經常遇到斷頭路;鄉村土路多,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

“上世紀七十年代,當時閩清大橋還沒有修建,去福州隻能坐船,需要花上一天的時間才能到達福州台江碼頭。”在閩江邊長大的閩清縣東橋鎮大溪村黨支部書記劉文武回憶說,改革開放以前,談及閩清,人們都覺得這是一塊被交通限制了發展的地方。

要想富,先修路。随着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社會發展,特别是進入新世紀“十五”計劃以來,閩清縣委縣政府對交通建設越來越重視,投入逐年增多,交通狀況也逐年得到改善。2010年,閩清縣主要村道全部實現硬化,總長達400多公裡。

福建改革開放簡報(梅花香自閩清來)3

這是夜色中福銀高速閩清梅溪出入口(10月25日淩晨攝)。新華網 肖和勇 攝

2014年9月28日,福銀高速公路梅溪互通口通車,标志着閩清縣公路發展步入了新起點。2015年12月,京台高速閩清段通車,兩條高速公路貫通後,閩清先後開設了四個互通口。近年來,“合福”“京台”兩條高速鐵路相繼修通且穿越了閩清,增設了閩清高鐵北站,使閩清構建形成了“一縱一橫兩鐵三高四幅射”的立體“大交通”新格局,從而由縣道到省道、再到國道乃至高速公路,又從“普鐵”跨進“高鐵時代”,讓閩清改革開放和富民強縣之路越走越寬廣。

“現在去福州太方便了,坐動車隻要十幾分鐘就能到。”10月21日,記者碰到剛從福州坐高鐵回到閩清北站的許明雲,他說,以前走國道去福州至少要一個小時的路程,現在從閩清北到福州的高鐵每天有十幾趟,票價隻需23元,想什麼時候去福州都很方便。

“這十多年來,讓我印象最深的當屬梅溪互通口建設項目。”閩清縣交通局局長池建開說,梅溪互通口從2013年2月動工到2014年10月前正式通車,隻用了18個月工期,提前6個月竣工,創下了“閩清速度”。在他看來,梅溪互通口讓閩清真正融入了福州城市“半小時經濟圈”,也讓梅溪新城區位優勢更加突顯。

外出求學的學生,在外打拼的遊子,都切切實實感受着高鐵和高速帶給他們的便捷。而速度,帶來的卻不僅僅是出行的便捷,人們不僅可以走出去,也有更多的商機被引進來。

奮勇争先打好産業發展“組合拳”

福建改革開放簡報(梅花香自閩清來)4

在福建欣享悅實業有限公司,創新創意産品瓷闆畫引人關注。圖為一名遊客用手機拍攝瓷闆畫上的花朵(10月20日攝)。新華網 肖和勇 攝

可産生負氧離子的薄胎瓷貼面多功能桌和鼠标墊,有助于孩子們更加集中精神去學習;瓷闆畫跟茶桌結合後,既有裝飾效果又可以直接加熱燒水……閩清縣的傳統陶瓷産業正在經曆一場變革。

走進位于閩清縣白樟鎮的福建欣享悅實業有限公司,一幅幅工藝精湛的瓷闆畫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目前我們公司有三類瓷闆畫均屬創新産品,包括用于家居裝飾的釉上系列和用于戶外文化景牆的釉下系列,以及具有釋放負氧離子功能的科技瓷系列。”欣享悅董事長陳福波說,過去他們生産的是建築陶瓷,後來全面轉向科技瓷和文化瓷領域,成功轉型升級。以前,市場上一塊面積0.36平方米的普通瓷磚隻能賣幾十元,欣享悅生産的同樣面積的瓷闆畫能賣逾千元。

閩清陶瓷制造曆史悠久,迄今已有800多年曆史。改革開放40年來,閩清陶瓷業經過改革、改制、内聯外引,使得全縣55條現代化建陶生産線,主要設備引進技術占70%以上,以豪業陶瓷等領先的規上企業,生産出與世界媲美的三大系列、一千多個品種的陶質、瓷質磚。2017年,閩清縣陶瓷出口總額達到3.5億元,現已成為中國陶瓷生産基地縣。

産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産業的強力支撐。當前,閩清正處在從“追趕型”發展轉向“内涵型”發展的重要關口,在高質量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加快産業集聚,打造特色标識,用好新支點撬動新發展已成為全縣上下的一緻共識和生動實踐。

近年來,閩清縣委縣政府全力推進實體經濟發展,先後引進中建海峽、大蓮電瓷等項目,産值超億元工業企業達到42家,規模以上工業産值突破150億元大關,已形成了特色陶瓷、綠色建築、表業箱包、機械制造、新型建材等重點産業,白金工業園區、東橋表業園、中建(福建)綠色産業園“三大園區平台”的基本格局。

福建改革開放簡報(梅花香自閩清來)5

這是中建(福建)綠色産業園區全景(無人機10月20日攝)。新華網 肖和勇 攝

“說實話,從區位上看,在閩清投資興業并沒有太大優勢,工人也不大好招,但縣領導想幹事想發展的決心打動了我們。”福州小神龍表業技術研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铨說,小神龍表業由他父親林祥平在深圳一手創辦,其生産的石英機芯在國内屬于領先地位。2007年,小神龍響應閩清縣“回歸工程”的号召,回到家鄉投資興業,并率先入駐東橋萬國鐘表城,引領了一大批在外地從事表業的鄉親陸續把研發、生産和銷售的産業鍊“搬”回閩清。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幹。白金工業園區是閩清縣實施“大園區”戰略的重中之重項目,在幾任閩清縣委縣政府班子的領導下,總共投入6億多元進行園區的開發建設,園區配套設施逐步完善,入駐企業逐年增加,人氣漸旺,逐漸顯現出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該園區共入駐企業86家,其中有禮恩電纜、民天食品、浩通管業等一批優質企業,已投産企業46家,2017年實現産值66.2億元,稅收達到7543萬元。

“閩清的區位不占優勢,但軟服務一流。”這是禮恩電纜執行董事林國輝對閩清營商環境的評價。禮恩電纜2015年11月落戶閩清,占地面積68畝,總投資4億元,于2016年3月開始動工建設,2017年7月正式投産。“從征地到投産,辦理相關手續非常順利,預計今年産值将突破2億元。”林國輝說。

改革與開放共鳴,激情與創業交響。據統計,2017年閩清縣固定資産投資達到92億元,比1978年增長678倍;其中,工業固投30億元,年均增速超過9%。

綠色發展讓百姓走上緻富路

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閩清七疊溫泉景區遊客如織,風景秀麗的優美生态和高山溫泉的無窮魅力,吸引了各地遊客紛至沓來。

七疊溫泉位于閩清縣塔莊鎮斜洋村,四面環山,空氣清新,溫泉出水口海拔400餘米,是福建省内已開發的海拔最高的溫泉。“山綠,水美,生态優,這是吸引我開發七疊溫泉的動力。“福建豪業七疊溫泉景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祥豪說,景區占地580畝,是一處集洗浴健身、休閑娛樂、餐飲住宿、會議培訓、商務接待、農業觀光為一體的溫泉旅遊度假勝地。

在朱祥豪看來,綠色生态是閩清最大的優勢,最大的品牌,最大的潛力,走綠色發展的路子是對的。他說,“每天客人都絡繹不絕。”

作為中國溫泉之鄉、福建省森林城市——閩清開發旅遊項目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得天獨厚,“強旅遊”戰略取得突破:恒大足球特色小鎮、青馬部落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簽約落地;中國瓷天下旅遊、雄江創客小鎮等項目加快推進;七疊溫泉獲評國家四星級溫泉企業、國家3A級旅遊景區;新增省級鄉村旅遊特色村4個。數據顯示,閩清縣旅遊觀光業發展勢頭喜人,去年接待遊客120.7萬人次,增長27.5%。

綿綿青山,曾是閩清發展的最大障礙。随着高速路網和高鐵的形成,養在深閨的閩清山水,成了“金山銀山”。鄉村農特産品、鄉村旅遊,成為山區人民緻富的新引擎。

福建改革開放簡報(梅花香自閩清來)6

在閩清縣白河江村,橄榄迎來采收期。一名女工正在采摘橄榄(10月20日攝)。新華網 肖和勇 攝

閩清盛産橄榄,是知名的橄榄産區。走在閩清縣梅溪鎮梅埔村白河江自然村,漫山遍野的橄榄樹,就像一幅波浪起伏的綠色畫卷。這裡生産的甜橄榄,口感清香酥脆、肉質細嫩、嚼之無渣、回味甘甜,深受廣東、上海、天津和省内莆田、閩南一帶客戶喜歡。

“現在還沒有開始大規模采摘,但白河江的橄榄已被預訂一空了,金樹銀樹都不如橄榄樹。”閩清縣鑫河江橄榄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孟亮說,白河江自然村有300多人口,去年總收入5000多萬元,人均收入12萬元,最高一戶年收入達508萬元。

綠色開發,綠色發展,是要求,也是共識。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綠色轉型,閩清一直在努力:傳統陶瓷産業轉型升級,改燃降耗,全面推廣使用天然氣;中建綠色建築産業園落地生根,方興未艾;新引進的金沙華潤風電、上蓮風電等一批風電項目,更是讓閩清的新能源産業發展取得明顯突破,正逐步成為當地的戰略性新興産業。

為了呵護山清、水綠、城美、天藍的生态大環境,閩清數十年來努力作為,讓“清新的藍”“怡人的綠”成為閩清恒久的驕傲: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6.4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5平方米,5個鄉鎮獲得“國家級生态鄉鎮”命名,省級以上生态鄉鎮占比87.5%,越來越多的城鎮居民過上“推窗見綠”“走出家門進公園”的幸福生活。

生态美,百姓富。閩清以“綠”為底色鋪就生态發展路,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數據顯示,至2017年底,閩清縣貧困人口累計減少13486人,實現了貧困人口全部脫貧,4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還分别比1978年增長87倍、124倍,老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了。

“傲雪迎霜,淩寒飄香,五翼向心,愛我閩清”,這是梅邑人特有的“梅花精神”。“梅花精神”正在激勵着閩清的幹部群衆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同心同力把閩清建設成“機制活、産業優、百姓富、生态美”的幸福新閩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