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在中藥中素有“将軍”之稱,謂其作用峻猛強大;甘草被稱之為藥中“國老”,因其善于解毒、善于調和。兩味性能、功用完全不同的藥物能否合在一起使用?在醫聖張仲景撰寫的《金匮要略》中就有将這兩味藥合用的一個方——大黃甘草湯。《金匮要略》中言:“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意為大黃甘草湯主要用于“食已即吐”,即一吃飯就嘔吐的病證。大黃因具有非常有效的瀉下通便作用而為百姓所熟悉,或許真是禍福相依,出名的同時卻也掩蓋了大黃其他方面的療效。通過這張方子,除了能讓我們體會中藥配伍所講究的平衡外,也能重新認識大黃這味藥物。
大黃是宮廷的常用藥之一。據統計,大黃在清宮用藥中列第8~10位。慈禧太後常服的“通經甘露丸”中就有熟大黃成分。光緒三十三年(1907),慈禧太後已經年逾古稀,禦醫們仍照用大黃不誤。清宮醫案的脈案醫方中記載,清朝末代皇帝溥儀6歲時因病服用過大黃;道光皇帝的七公主在5歲時發高燒血熱未清,處方中的大黃用量竟達一兩;光緒帝患眩暈,禦醫張仲元以宣郁化滞之法醫治,并用元明粉一錢(後煎),酒炙大黃一錢五分為引。從宮廷處方的檔案證實,宮中上至皇帝、太後,下至宮女、太監,不論是花甲老人還是垂髫小兒,凡有裡滞腸胃(積食),或實火血熱,或瘀滞經閉等症狀者,禦醫在處方時常将大黃作為重要藥物。
從宮廷處方的記載不難發現,禦醫們對大黃的應用并不僅僅局限于瀉下通便。據《神農本草經》記載,大黃味苦寒,具有療瘀血、癥瘕積聚、留飲宿食,以及蕩滌腸胃、推陳緻新等功效。《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能“推陳緻新”的藥物不過幾味,而大黃是其中之一,可見其具有非常強的祛瘀生新力量。
選自《藥緣文化——中藥與文化的交融》
主編:楊柏燦
副主編:祝建龍 李穎慧
(當歸 半夏 忘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