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打小就一直接觸蘆葦,也讀過有關蘆葦蕩的文章,但若問起生長中蘆葦模樣,似乎并不能回答得上來,至少是欠缺回答這個問題的底氣。
記得從記事之日起,每年冬天,父親都會從外面挑回幾大捆蘆葦。有兩個作用,一是當生火做飯的能源,二是作編織蘆席的原料。
兩件事我都乖乖參與着:蹲在地上将父親裁制好的蘆篾相互穿插形成平坦的席子;坐在碎石上将父親棄去的邊角料折斷,紮成竈台燒火用的草把。
蘆席作用是置于屋頂,其上加一層油氈,然後才可以鋪瓦。這是家鄉農村當時蓋房子标配,也可以說是約定俗成的标準。
我家不能完全蓋新房,但在屋頂修補時,會用這個辦法來解決漏雨問題。席子的來源就靠我們自己編織。
然而,蘆葦杆性硬,無論是編、是折都會紮手,尤其小孩手嫩,常常會磨出血印。
大人們忙着一家生計,基本沒有精力去關注孩子這些小事。而且誰家娃娃都有五六個,七八個的也常見,哪有像現今孩子這麼寶貝。
後來大了些,知道了蘆葦來曆。原來那是父親夥同生産隊隊員們一起,半夜出發往十裡外江心洲,靠雙手一根根砍下蘆葦,并親自用肩膀擔回家裡,其辛其苦不言而喻。
如此想來,我們小孩磨破點手皮又算得了什麼!
借着前日在沉水廊道的漫步,終曉得立長着的蘆葦模樣,也解了所謂蘆葦蕩的神秘面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