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換個角度,來聊聊文字的傳播。我們還是從熟悉的漢字出發,而且會提到一個有趣的概念,叫“漢字文化圈”。
首先,我們從一個悲催的故事說起。
聽不懂,寫下來500多年前,在朝鮮的濟州島,有一個官員名叫崔溥。有一天,突然從家鄉傳來了他父親去世的消息,于是,他要從濟州島坐船回朝鮮半島參加喪禮。不曾想,出海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大風浪,漂出外海去了。一船人膽戰心驚地在大海上漂流了十來天,最終在中國浙江的台州境内登岸。
當時的中國正值明朝時期,沿海飽受倭寇侵襲,崔溥一行人差點被當成倭寇給砍了腦袋,後來好不容易說明了身份,最終沿着京杭大運河一路來到北京,還拜見了明孝宗朱佑樘,然後從北京走陸路,跨越鴨綠江,在出海五個月後,終于回到了朝鮮。
在這一段傳奇的經曆當中,還發生了一個悲慘但好像又有點好笑的小插曲。崔溥一行人在登陸台州之前,先是漂流到了舟山群島,在島上遭遇到了海盜。海盜把崔溥的衣服扒了,綁住手腳,拿棍子打他胳膊,要他把金銀财寶都交出來,不然小命不保。崔溥就大喊:“我們朝鮮又不産金銀,你就是打斷了我的胳膊,要了我的命,我也拿不出來,沒有呀!”
崔溥說的當然是朝鮮話,可是海盜們聽了,居然給他松了綁。
這是怎麼回事?
因為他們聽不懂崔溥說了什麼,得先給他紙和筆,讓他把話寫下來。
他寫了,讀完之後,海盜頭子很生氣,又把崔溥重新綁上,又打了一頓。
這個場景想來有些好笑,但是又很能說明問題。說明什麼問題呢?朝鮮來的崔溥,不懂中國話,他在抵達北京之後才遇到翻譯,但是在這之前,不管是跟政府官員、還是海盜、還是跟滿大街來看外國人熱鬧的老百姓,好像他都能溝通,怎麼溝通呢?那是借助筆和紙,寫漢字來溝通。
曆史上,漢字曾經跨越民族、跨越國界、跨越語言,傳播到說漢語以外的地方,成為共通的書面溝通方式。1919年,日本曆史學家西島定生借用西方的文化圈概念,圈出了一片曆史上大規模使用漢字而且文化相通的地區,命名為“漢字文化圈”。這個漢字文化圈涵蓋了哪些地方呢?按照我們今天現代國家的劃分來看,主要是中國、日本、韓國、朝鮮和越南這五個國家。
跨語言文字這幾個地方在曆史上有許多文化共性,比如說都有陰陽曆、都有大乘佛教、都有筷子、吃米飯、用漆器等等,在各個文化之間相互傳播。不過我們這裡主要關注的是漢字。
在很長一段時間内,今天的中國、日本、朝鮮、韓國還有越南境内的政權,都把漢字作為官方文字。通用的也不隻是漢字,還有漢字承載的文化内容,比如說漢詩。《源氏物語》裡就講過,平安時代的日本貴族,最愛讀白居易的詩。他們不僅讀漢詩,也寫漢詩。
明朝的時候曾經派使臣出使安南,也就是今天越南的北部,明朝使節當然以華夏自居,把安南看成是蠻夷,安南的君主就很不服,寫了一首漢詩來反駁,這首詩怎麼寫的呢?他說:
“欲問安南事,安南風俗淳。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玉甕開新酒,金刀斫細鱗。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這首詩的第二聯寫道:“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可見安南本國的禮樂制度跟中國的一樣,安南君主還特别引以為傲。沒錯,在漢字文化圈裡,儒家的禮樂制度是比漢詩更重要的共同文化基因。漢字文化圈都曾經崇拜孔子,讀四書五經,以忠孝仁義禮智信為最高的道德取向,都實行過類似中國的科舉制度,考試的教材,用的是儒家經典,考試答題,也用漢字寫作。
這裡咱們需要特别提一下,曆史上的中國常常同時存在多個政權,比如說古代的遼宋金時期,今天或許還有人會把遼啊、金啊,想象成蠻夷,但其實他們也是漢字文化圈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是核心部分。遼代創造了契丹文字,但是他們的外交文書呢,還是會用漢字,不但跟宋朝往來用漢字,跟西夏和高麗往來也是用漢字。
遼代貴族的墓碑,好像也總是要寫點漢字才顯得莊嚴,就算碑文的内容用契丹文寫,标題十之八九還是會用漢字。遼、金兩朝都實行科舉制度。金代科舉除了要考儒家經典,有時還會考詩歌和書法,這些當然也都用漢字。
從世界曆史的角度來看,跨地區、跨民族、跨語言使用同一種文字的現象很早就有了,漢字文化圈的情況并不是特例。比如說,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楔形文字就是最早的跨語言文字。楔形文字最早的創造者是蘇美爾人。
而使用楔形文字的民族有好多家,其中最有名的是巴比倫,他們的語言屬于閃米特語,其實跟蘇美爾人的語言差别很大。跟漢字一樣,楔形文字也是意音文字,其他民族借用的是字形和字義,發音還是用自己民族的念法。
為什麼要棄用漢字?楔形文字在大約2000年前徹底消失,而漢字一直延續到了今天。不過,如今,朝鮮和韓國書寫的是諺文而不是漢字;越南也廢除了漢字,改用拉丁字母來書寫;日本是保留了部分漢字,但是它最重要的文字是假名。漢字文化圈的這些國家,為什麼會逐漸棄用漢字呢?
其實,日本、朝韓、越南棄用漢字的根本原因,很簡單也很明顯,就是文字和語言不兼容。漢字本來就是為了記錄漢語而創造的,一字一音,有天然的适配性。日本、朝鮮和越南學去的漢字用來寫漢語文言文,沒有什麼問題;但用漢字來記錄他們平常使用的日語、朝鮮語或越南語,就不那麼适合了。
我們拿日語來舉例吧。日本的櫻花非常有名。在日本漢字裡,這個櫻字的寫法就很奇怪,右上角不是像漢字這樣是兩個貝,而是三點(桜)。對我們說漢語的人來說,這個字很好記,因為左邊木字旁表示這是一種植物,右邊嬰兒的“嬰”提示讀音。
可是,對說日語的人來說,日語裡的嬰兒跟櫻花的發音完全不一樣,嬰兒的嬰字又那麼複雜,就幹脆把兩個貝簡化成了三點。這就可以看出,漢字裡的形聲字對說漢語的人來說方便記憶。但對使用其他語言的人來說,聲旁反而成了學漢字的阻礙。這是漢字或者說意音文字很難用來完整記錄其他語言的原因。
還有,日語的語法結構也跟漢語很不一樣,它有詞尾,類似漢語的虛詞,但數量要多得多。漢語裡的虛詞,像“的”“地”“得”,都采用諧音的辦法,借别的同音字來記錄。日語裡有那麼多詞尾,時态和語态一變,詞尾都要跟着變,那意義更加抽象,沒辦法用漢字來表達,隻好借用漢字裡的同音字來記錄這些詞尾的發音。
所以,早期日本人要用文字記錄日語的時候,就經常把漢字當成純粹的表音工具。這就像我們小時候學英語,在good morning旁邊,要用漢字寫上“古德貓甯”。這幾個漢字隻用來記音,不表示任何意思。日本最早的文學作品《萬葉集》,還有最早的曆史書籍《古事記》,就都是用這種方法來記錄的。
後來,日本人覺得,反正是記音,何必要用漢字那麼麻煩呢?而且漢字裡同音字又多,都用來諧音的話,你寫南方的“南”,他寫男女的“男”,我寫困難的“難”,都不統一。所以後來,他們就從幾個發音一樣的漢字裡挑出一個作為代表,固定使用,寫着寫着就從方方正正的漢字變成了漢字草書,再簡化成更抽象的符号,而且一個發音隻有兩種符号,分别用于不同場合,這就是今天的假名。其中一套叫平假名,另一套叫片假名。
方塊字才是字?和日本一樣,漢字文化圈的其他族群,也在漢字基礎上創造了自己的文字。
比如說,越南創造了喃字,這個“喃”就是口字旁加上南方的南。喃字跟漢字的關系非常緊密。比如說,越南語裡,“女性”念成gái 。那麼喃字就寫成左邊一個女字旁,右邊一個乞丐的丐,用的是漢字的偏旁,漢字的規律,但按照越南語的讀音和意思重新組合。在中國西南,過去有很多民族也用類似的方法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其中影響力比較大的是壯族的壯字。
比越南喃字改得再多一點的,要數遼、金、西夏時期的幾個北方民族。他們沒有直接拿漢字的偏旁來用,而是在漢字的偏旁上增減了幾筆筆畫,比如契丹大字、女真文字。還有一種,那就幹脆另起爐竈,重新設計偏旁,就像西夏文字。但總的來說,這些文字都還是跟漢字一樣,屬于意音文字。
大改的,像日本這樣的,還有朝鮮。朝鮮發明了自己的表音文字,稱為諺文。朝鮮語也跟日語一樣,有很多詞尾,比如大家都熟悉的“思密達”,和日本一樣,他們走上表音的道路也是很自然的事情。遼朝後來也從意音文字的契丹大字,變成了表音文字的契丹小字。
我們回顧一下,漢字文化圈的這些漢字以外的文字,統稱為漢字系文字,有兩個共同點。第一,這些文字都是用來記錄本民族語言的。第二,這些文字的造型都是四四方方、有橫豎撇捺筆畫的方塊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朝鮮的諺文。
諺文字母的造型,可以一路追溯到蒙古的八思巴文字,八思巴蒙文來自藏文,藏文又借鑒了印度梵文,但是諺文跟它的這些來源又不同,它是字母文字裡罕見的方塊字。打個比方,英語裡的teacher,按字母t-e-a-c-h-e-r從左寫到右,一列排開;要是按照諺文的寫法,就會把t-e-a像一個漢字那樣排在一個方塊裡,再把c-h-e-r也排在一個方塊裡。
所以從外形上看,諺文還是方塊字。這麼做與其說是技術上的原因,不如說是出于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覺得“方塊字才是字”。可見,漢字文化圈後來自創的文字哪怕不是漢字,還是會深受漢字的影響。
我手寫我口是不是其他民族創造出自己的文字以後,很快就會用新文字取代漢字呢?現實告訴我們,不是的。實際上,漢字在很長一段時間,仍然占據着最重要的地位,漢字還是受到推崇,民族文字反而遭到歧視。
比如說日本的假名,這個名字本身就帶有貶義。一個東西的名字,要是用漢字寫下來,才算真名;用假名寫下來,不過是假的名字而已。假名還有個名字叫“女手”,因為在平安時代的日本,漢字被看成是有權威的文字,而假名是女性才使用的俗字,地位低下,男性不屑使用。越南也是一樣。喃字創制之後,隻斷斷續續當過三十年左右的官方文字,其他時間仍然通行漢字。
日本和越南這樣的國家都如此,中國境内的少數民族更不用說。壯族的壯字在壯語裡叫做Sawndip,意思是生字,不成熟的文字。進取的壯族知識分子,還是要學習漢字,參加科舉考試,有時候反過來,他們還會更加歧視這些土字俗字。
一邊是象征着正統、高貴和典雅的漢字和文言文,一邊是生動、通俗地記錄、表達本族語言的民族文字,漢字文化圈的這些國家和民族,總是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如果自己的文字和自己的語言兼容,用起來也更方便,為什麼改變書寫系統這麼難呢?
這裡原因很多,其中一點可能跟過去文字教育被上層階級壟斷有關,平民、尤其是女性,缺乏學習文字的機會,“我手寫我口”并不是那個時代的首要呼聲。另一點原因是,光有文字還不夠,還需要足夠的文獻去支撐。朝鮮、越南長期奉行儒學,科舉考試采用中國的四書五經,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推行本民族文字,難度當然很大。
日本、朝韓、越南這幾個地方,真正廢除漢字,或者減少使用漢字,要到20世紀下半葉。越南擺脫法國殖民,争取到獨立以後,才開始大規模推行拉丁字母。朝鮮半島過去用漢字跟諺文混合的方式書寫,直到朝鮮戰争後,北朝鮮和韓國才先後改用純粹的諺文。
日本沒有廢除漢字,仍然采取漢字和假名混合的書寫方式,但漢字的數量和比例都不斷降低,明治維新時降到3000個左右,二戰後又降到了2000個左右。
總結漢字文化圈的變化,一方面跟現代化有關,教育在全世界受到重視和普及,文字不再被壟斷。會說就基本會寫的民族文字,學習成本更低,更适應一般民衆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跟漢字文化圈的傳統秩序已經終結有關。就算在中國崛起的今天,那個以華夏為中心、其餘皆是蠻夷的舊格局,也不可能重現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