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伊秉绶 隸書錄《晉書》句 北京匡時2014春拍 成交價621萬元
作品介紹
伊秉绶 隸書錄《晉書》句
在中國書法史上,有一種審美特質,獨立存在于二王帖學體系之外,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和比較敏銳的洞察力才能理解它的份量。這一類的作品自覺地摒去了小情小調的抒寫,而以無比強大的内心鑄造出“責任、擔當、雄強、剛毅”等書法品格,有如黃鐘大呂,有如華嶽高峰,振聾發聩,蕩滌心靈。此一脈書風,胎息于鐘鼎,形成于漢魏,經顔魯公、黃山谷、傅山等書法大家的自覺追求,至清中期的伊秉绶達到頂峰,令人歎為觀止。伊秉绶《錄晉書》二幅,正是這種風格的代表作。
伊秉绶(1751—1815),字組似、墨卿,号默庵,福建汀洲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曆任刑部主事、員外郎,嘉慶四年任惠州知府,因與其直隸長官、兩廣總督吉慶發生争執,被谪戍軍台,昭雪後又升為揚州知府。伊之為官,以“廉吏善政”著稱。嘉慶七年,伊秉绶54歲時,因父病死,去官奉館回鄉,揚州數萬市民泣淚送别。伊秉绶去世後,揚州人仰其懿德,在當地“三賢祠”(祀歐陽修、蘇東坡、王世祯三人之祠)中并祀伊秉绶,改稱“四賢祠”。
清 伊秉绶 隸書錄《晉書》句
在學問和藝術上,伊秉绶得到紀曉岚和劉墉的親授,天賦加勤奮,使伊秉绶很快有了詩、書、畫“三絕”的美譽。然而伊秉绶癡癡以求的東西,似乎還在更為高遠之處。謝章铤《睹棋山莊詩話》載:“墨卿每朝起學筆畫數十百圈,自小累大,至勻圓為度。蓋謂能是,則作書腕自健。”焦遁《雕菰樓集》謂“公之起居言笑,藹然君子儒也。時濡墨作隸書,如漢魏人舊迹。”從現存的秉绶墨迹中可以看到,伊公臨寫的《衡方碑》(《伊秉绶書法大觀》第193頁)、《張遷碑》(《大觀》第76頁)、《裴嶔紀功碑》(《大觀》第77頁)、《韓仁碑》(《大觀》第79頁)、《受禅碑》(《大觀》第66頁)、《五鳳等字刻石》(《大觀》第135頁)都能深得精神氣魄,可見其用功之深。何紹基《東洲草堂詩抄》贊伊秉绶:“丈人八分出二篆,使墨如漆楮如簡。行草亦無唐後法,懸崖溜雨馳荒藓。不将俗書薄文清,觑破天真關道眼。”
清 伊秉绶 隸書錄《晉書》句
成熟期的伊秉绶隸書,方嚴、奇肆、寬博、恣縱,氣勢恢宏,愈大愈壯。1987年,我第一次看到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書法自學叢帖(篆隸)》第1019頁的伊秉绶《錄晉書》“飲酒石餘,著韋衣,入山澤,為漁獵事”等字,精神為之一振。我從來沒有看到過視覺沖擊力這麼強勁的作品。此作隸書運筆如帚,橫塗豎抹,略無疑滞。點畫如高山墜石,雄渾磊落,動人心魄。“為”、“漁”等字的結構,像高城大殿,直逼眼球。
伊秉绶學劉墉而得其渾厚,學魯公而得其剛正,學漢隸而得其靜穆高古,最後脫胎換骨,獨樹一幟,創立了這種富含精神力量的伊氏隸書,在整個書法史上奇峰聳立。沙孟海先生說伊秉绶“落筆就和别人分出仙凡的境界”,這正是伊氏隸書獨具魅力的原因所在。
作品細節
清 伊秉绶 隸書錄《晉書》句 局部
清 伊秉绶 隸書錄《晉書》句 局部
清 伊秉绶 隸書錄《晉書》句 局部
清 伊秉绶 隸書錄《晉書》句 局部
清 伊秉绶 隸書錄《晉書》句 局部
畫家簡介
伊秉绶(Yi Bingshou,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清代書法家,福建汀州府甯化縣人,故人又稱“伊汀州”。乾隆四十四年舉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曆任刑部主事,後擢員外郎。嘉慶四年任惠州知府,因與其直屬長官、兩廣總督吉慶發生争執,被谪戍軍台,昭雪後又升為揚州知府,1802年(嘉慶七年),伊秉绶54歲時,因父病死,去官奉棺回鄉,揚州數萬市民灑淚送别。62歲病逝後,揚州人為仰慕其遺德,在當地“三賢祠”(祀歐陽修、蘇轼、王士祯三人之祠)中并祀伊秉绶,改稱“四賢祠”。在任期間,以“廉吏善政”著稱。伊秉绶喜繪畫、治印,亦有詩集傳世。工書,尤精篆隸,精秀古媚。其書超絕古格,使清季書法,放一異彩。隸書尤放縱飄逸,自成高古博大氣象,與鄧石如并稱大家。其傳世的主要墨迹見于《默庵集錦》, 1971年台灣大衆書局出版有《清伊秉绶作品集》, 1984 年 10月上海書店出版了《伊秉绶隸書墨迹選》。
作品資料
作者 伊秉绶(1754~1815)
标題 隸書錄《晉書》句
尺寸 66.5×41cm×2
材質 紙本水墨
估價 RMB 3,000,000-3,500,000
成交價 RMB 6,210,000
專場 暢懷——中國書法夜場
拍賣時間 2014-06-04
拍賣會 2014春拍
钤印:墨卿(二次)
釋文:為郡股肱,正色立朝。忠貞效于三魏。劉毅傳。
飲酒石餘,着韋衣。入山澤,為漁獵事。魏舒傳。
本文陰山工作室于2018年9月重新編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