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數學文化之圓周率

數學文化之圓周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1 12:21:10

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在3月14日“圓周率日”這一天,科普作家、天文學家卞毓麟,出版人朱惠霖,上海中學校長馮志剛,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上海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江世亮,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總編輯王世平來到“數學橋”品牌發布暨叢書第一輯線上發布會,與廣大讀者分享“數學之美”。

王世平特别提到,傳統的課堂數學教學往往隻注重傳播數學知識本身,很少涉及偉大數學發現的起因、數學對人類文明的促進作用等人文話題。而這些偏人文的數學文化知識,顯然更容易讓人認識到數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培養青少年對數學的興趣,至少能夠讓人不那麼抵觸數學。“這就是數學科普發揮作用的地方了。”

數學文化之圓周率(一起走進數學王國)1

“數學橋叢書”首批圖書

克服學數學的恐懼

“數學橋叢書”是一個面向大衆的數學科普系列圖書,講述數學給人類帶來的重大影響,揭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奧秘。此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已出版過圖書《數學橋》,迄今重印10餘次,深受讀者喜愛。“數學橋叢書”延用了這一名字,希望将“數學橋”做成一個傳播數學文化,展示數學魅力,培育數學思維,陶冶數學情懷的數學文化圖書品牌。

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數學橋叢書”首批圖書除了《數學橋》外,還有通過大量實例充分闡明數學之美的《數學奇觀》,揭示魔術背後的數學秘密的《魔法數學》,解讀接近于不可能的偉大數學發現的《渴望不可能》,叩問無理數由來的《2的平方根》,以及用概率看透生活真相的《人人都來擲骰子》等9部作品。除數學外,各冊圖書還涉及文學、哲學、音樂、繪畫,以及物理學等其他自然科學,擺脫了同類書對數學概念的狹隘解釋,拓寬了公衆的視野。

“‘數學橋’這個名字寓意美好,希望我們的數學文化系列圖書能夠搭建讀者與數學之間的橋梁,幫助讀者克服對數學的恐懼,順利走進數學王國。”王世平說。

數學文化之圓周率(一起走進數學王國)2

左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編輯、卞毓麟、朱惠霖

學數學有用嗎?

在活動中,卞毓麟與朱惠霖展開了一場精彩的對談。卞毓麟談到了上海科教社引進《怎樣解題》及趣味數學之王馬丁·加德納書系的一段往事,《怎樣解題》最初作為“普林斯頓科學文庫”中的一冊被引進中國,随後廣受好評,中文版出版至今二十餘年,仍然長盛不衰。

“著名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數學家吳文俊曾經說過,一個人從幼兒園到大學,學得最多的課程就是數學。現在大學裡很多文科都開了高等數學課,但是我們學了這麼多數學,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數學呢?因此我們還要去普及數學,數學本身有它自己的特點。”朱惠霖則從數學作為基礎學科、工具、思想方法、教育手段及文化的五個面向,闡釋了數學對于我們的重要意義。

接着,王世平、馮志剛、江世亮分别從出版者、教育者和科普者的角度,分享了他們對于數學科普的看法。“數學挺好玩的,最重要的就是它的挑戰性。”馮志剛認為,數學給學生創造了一些挑戰,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做出來的東西是重要的,有價值的,并且能從中體會到某種愉悅感,而這種數學帶來的愉悅感是從别的地方感受不到的。

江世亮也從一個科普人的角度,從數學文化、數學思維、數學情懷幾個方面談到了科普的重要性,“有人說,即使你把中學、大學裡學的數學知識都忘掉,但隻要你把這些數學的内涵,數學的文化記住,你還是抓住了數學的核心,你的數學沒有白學。那時數學已經植根在你的思想中,你的觀念中。”

“所以,數學是很有用的。”江世亮說,這個有用在于不學數學就沒有經過數學思維的培養,就不可能對世界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不可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有條有理、有理有據。“所以數學的文化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是非常重要的。”

據悉,還有許多無法到場的專家與學者通過題字、視頻等方式,發來了對“數學橋”的祝福。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嚴加安題寫了“數學橋”的标語。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景中向“數學橋”發來了賀詞:“傳播理性探索的數學文化,展示豐富多彩的數學魅力,培育嚴謹開放的數學思維,陶冶恬靜愉悅的數學情懷。”南京師範大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教授、南京數學學會理事長單墫,全國初等數學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吳康,數學教育家陽維誠也用文字表達了對“數學橋”的祝福。

數學文化之圓周率(一起走進數學王國)3

馮志剛現場演繹了一道數學題:一個小孩隻吃銳角三角形的餅幹,但是現在隻有一塊形狀是鈍角三角形的餅幹,問怎樣分割才能讓小孩吃完整塊餅幹?

責任編輯:陳詩懷

校對:丁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