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書法理論是核心指導
學書大緻可以分為理論學習和實踐(臨習)學習兩個方面。我們知道,理論是從實踐中總結或提煉出來的。
正确的理論往往揭示着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是正确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正确的書法理論是成功書法學習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每個緻力于學書的人都應該掌握這一“認識論”和“方法論”。
學習書法理論和進行書法實踐的關系是“知”和“行”的關系。知就是“認知”,就是“有正确的導向”。
這個“知”越多越全面,“行”就越自覺,越對路,越有把握早日達到目标。因此将書法理論作為書法實踐的指導思想是非常必要的。
所謂書法理論,從另一個角度說,實是前人的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
不學前人經驗,就有可能事倍功半;不吸取前人教訓,就有可能重蹈失敗舊轍。
所以善于學書的人,決不盲目實踐,必然要以理論為指導,以前賢經驗和教訓為借鑒,努力找到一條适合自己走的光明大道,從而提高效率,減少失敗,簡化和優化學習過程。
二、實用是前提
書法,具有鮮明的藝術性和廣泛的使用性。隻要漢字和漢語存在,它就無法成為獨立于之外的純觀賞的藝術。
自古以來的書法作品,都是寫漢字和寫文辭的。這種以漢字為造型之象和以文辭為書寫内容的藝術,原本是以漢字實用為第一功用的,或說是以漢字實用為前提的。
這就說明,對待書法不能僅僅考慮藝術欣賞的一面,還要兼顧到漢字實用的一面。
學習書法要老老實實地寫漢字,既要把漢字寫正确,又要将語言寫通順(當然還有更高的要求),起碼要讓人家認清和看懂,因為這是藝術語言與藝術表達的基礎。
若能兼善字美文美更好。相反,學習書法不寫漢字,不寫文辭(詩、文等等),想完全脫離漢字與實用,理同想當醫生卻不願學診斷,不願學藥理一樣,勢必會丢掉根本。
況且,我們學習書法藝術,并非僅僅要去當個藝術家(也不可能所有學習書法的人都成為藝術家)。
更多的目的是要學好和用好中國的漢字,提高對漢字的藝術書寫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從而優化和改善對漢字的日常使用效果。
即使是書家的書寫,也不全是為了創造藝術品,比較多的時候還是一般使用性書寫。
書法藝術要想更好地抒情達性,缺少了兼有漢字實用的品質(前提),就缺少了作者思想的内涵和中國傳統文化底蘊的信息,其生命力也必然受到影響。
三、臨帖是唯一捷徑
臨帖是學書之路的起點,是書法入門的捷徑。曆代書家都很重視臨帖。
王铎說:“學書不參通古碑書法,終不古,為俗筆也。”
宋曹說:“必以古人為法,而後能悟生于古法之外也。”馬一浮說:“學書須是無一筆無來曆,方能入雅。”
古人法帖多為曆史篩選留下的書法範本,記錄着前人用筆、結體、布局(章法)等法則和藝術思想以及藝術表達的成功經驗。
通過對它的心追手摹,減少自己的摸索和彎路,最直接地最快地找到書法藝術的真谛和奧秘。臨帖實是入門的一條捷徑。
不過,曆代的碑帖繁多,而且還在繼續發現和接連出版。這衆多的碑帖,因書寫者的藝術能力高低不齊或書寫的目的不同,雖然都有價值,但品位不等。
有的不能作為“法書”,甚至,不值得效法。所以還要審慎選帖。“選帖”如“擇師”,古人有“取法乎上”的教導,我們不能随便跟從,更不能拜倒在劣書、怪書、病書、俗書者的腳下。
四、楷書是基礎
古人的法帖,真(楷)、草、隸、篆種類多樣,從何入手最為合适呢?
曆來書家(書論家)各持言辭,認識不一。我以為楷書是基礎,從楷書入手更為妥帖:
1、初學書法,應先重規矩和法度,方能步入正确軌道。楷書八法(橫、豎、撇、捺、點、鈎、挑、折)齊備,最為嚴格,以此繩之,可算嚴師嚴教,定能精進。
楷書筆勢穩健,如慢動作,一招一式,皆完整到位,規範有緻。
其點畫和結構,非常精細,最能訓練基本功夫,最能培養不浮不躁的心境。是得法、入門的正道。
近人潘天壽說得好:“開始學書法,必須求法則,要正規,要從正楷開始。”
2、初學書法,應遵次序,先靜後動,方能提高效益。楷如立,氣象穩靜。行如行,草如跑,氣象飛動。
學過楷書,再學行書和草書,正是先靜後動,符合操作程序,更加方便轉換。
所以宋朝蘇東坡很有哲理地說:“書法備于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莊語,而辄放言,無足道也。”
唐人張敬玄甚至義正詞嚴地說:“初學書,先學真書,此不失節也。若不先學真書,便學縱體,為宗主後,卻學真體,難成矣!”
3、初學書法,應從方便之處入手,方能早見成果。在漢字書體形成和演變的時序上,楷書是最後定型的字體,是今天我們使用最廣和最普及的字體。
我們對它的面目更感到熟悉可近,從此入手,比起從篆、隸、草(行)入手,減少了識辨方面的困難。而且學了馬上益于日常實用,又多了一項成果,何樂而不為呢?
五、筆法是關鍵
“筆法是寫字點畫用筆的方法”(沈尹默《論書論》)。“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趙孟《蘭亭十三跋》)。
“書法之妙,全在運筆。該舉其要,盡于方圓。操縱極熟,自有巧妙”(康有為《廣藝舟雙揖》)。
對于筆法,古人都賦予了極高的評價和極大的重視,因為它是書寫的關鍵。寫字因用筆不同,或稱刷字,或謂填字,或叫塗鴨……,其效果大徑相庭。
筆法,在運用過程中,表現為提、按、絞、翻或使、轉、緩、疾等等,而在寫出的筆迹(墨迹)上,則表現為輕、重、圓、方或連、斷、潤、躁等等。
這正是藝術風格的展現處,正是藝術語言的深邃處,差之毫厘,則異之千裡。筆法的精湛、豐富和複雜,最不容忽視,也很費功夫。
掌握了各種筆勢的寫法,點畫才更富變化,書寫才更加生動。若能運用自如,出手入化,可以說就掌握了書法的關鍵。
六、學富是階梯
學書成就的高下,僅靠書法技法理論和臨帖實踐是不夠的。還必須加強多方面的知識修養和藝術修養。
如曆史的沿革、文字學知識、碑和帖的問題、刻石的問題、墨迹及其真僞的問題,曆代書家的問題,還有文學、美學、哲學、品德修養、揖讓進退、甚至姊妹藝術的問題等等,都要盡可能多地去學習、研究和掌握,才能豐富書家頭腦的寶庫,才能豐富書法藝術創作的内含,才能提高書法作品的藝術品味。
學書強調以學問來滋養,“胸中無鬥墨,何以運管城”?我把有技法理論和精熟實踐功力比作“良種”(好苗),而把多方面的知識修養和藝術修養喻為“空氣、水分、土壤和陽光”(适宜的環境),好苗必須有好環境才能茁壯成長。所以,學富是攀登藝術高峰的階梯,一定要努力打造。
七、勤苦是通途
書法實踐必須強調足夠的量。也就是要下足夠的功夫,“功夫不至無以極其緻”(吳玉如)。
“張伯英臨池學書,池水盡墨,永師登樓不下,四十餘年。張公精熟,号為草聖,永師拘滞,終能著名。以此而言,非一朝一夕能盡美。
俗雲:‘書無百日工’,益悠悠之談也。宜白首攻之,豈可百日乎!”(徐浩《論書》)。
學習書法是件苦差事,沒有吃苦精神,沒有耐久的恒心,是不會有成績的。古人早就有經驗和體會,米芾說:“一日不書便覺思澀,想古人未嘗片時廢書也。”
蘇轼說:“筆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獻之,筆秃千管,墨磨萬铤,不作張芝作索靖。”
看來,勤奮與刻苦習書是掌握和運用書法技巧的通途。天天使用毛筆工具的古人尚不敢懈怠,何況我們呢?
八、悟化是自立
何紹基說:“書家須自立門戶,其旨在熔鑄古人,自成一家”。所以,學書要求學象古帖,學好傳統,不是最終目的。
僅僅是為了以古法為則,以古人為鑒,優化我們的學習過程。要真正做到熔鑄古人,自立門戶,就必須活學活用。
通過對古帖的臨習,通過對點畫、結構的研究,學到筆法技巧,學到精神意度,學到審美思想,悟出其中道理,找到适合消化吸收的營養充實自己。
打個比方,叫作“吃豬肉長人肉”。這就是轉化和活用。我們須知,“悟化”是出帖和著我的重要環節,是自立的重要标志。不能“悟化”,就不能熔鑄,就不能出新,視為死學。
需要提醒的是,“悟”和“化”,不能着急,不能刻意,應循序漸進,“水到渠成”。
古人并不先推書榮,而是把學問看得更重。王羲之、顔真卿的字是公認的好字,但他們并不以書為業,也不是為當書家才去寫字,而是兼善的。
所以,有人把習書看成耕作,提出:“隻管耕耘,不問收獲,”意在自然形成。或說是“無意于佳乃佳”,“功到自然成”。習書大可不必過早擔心結果,隻要耕耘,定有收獲。善書的人,首先不擔心“悟化”不了,而擔心學力不夠。
遂認為,我們應該将練字變成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能整天都記着自己的字有沒有變好,這樣容易使我們失去耐心。
我們不急不躁,腳踏實地每天勤奮練習,當某天你會忽然發現,字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變好了。
1. 筆法與字法不可兩分
自甲骨文始,漢字的演化,是先有了字形,才有後來對漢字的美飾附麗,即筆法的産生及不斷的豐富和變化。
字的造型和筆法是一體的兩面,二者之間骨肉相連,絕對不能截然兩分。這不難理解,骨是字的架構,肉是架構上的附麗。
二者之間的關系如同人的骨骼與肌肉,是無法分割的有機組成。
引申到書法的架構與筆法,則是筆畫無論如何變化其粗細,長短,曲直,方圓,都必須内含支撐的架構,骨必須有肉附麗 ,肉必須有骨支撐。
筆畫具有兩重性,它既是一個獨立的造型單元,又是字的結構造型的組成部分。
筆畫的造型必須以字的整體造型的需要進行筆勢上的各種變形(粗細,方圓等),以及配合整體造型的體勢變形(曲直,長短等)。
最早的書論,東漢蔡邕的《九勢》:"夫書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
所謂"陰陽",在書法上就是各種對比關系的總和或者總稱;古人的書論所說"形神兼備","形勢合一",就是講表現結構造型的"體勢",與美化筆畫的筆法的"筆勢",二者之間的同一性。
古今書論中所說的起伏,向背,開合,大小,長短,寬窄,收放,粗細,輕重,正欹,正反,曲直,方圓,聚散,錯位,縱橫,繁簡,連斷,動靜等繁複的對比關系,都是既講字的結構造型,也講筆法的塑造刻畫,二者互為表裡,相互生發,密切相關,不可分割。
曆史上有影響的書論所說的筆法,基本上與結構造型法是一回事。
聊舉唐以遠書論數例:
蔡邕《筆論》
"為書之體,須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飛若動,若往若來,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蟲食木葉……縱橫有可象者,方可謂之書矣。"
王羲之《筆勢論十二章》
"夫欲學書之法,先幹研墨,甯神靜慮,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則筋脈相連,意在筆先,然後作字。
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算子,是發明于春秋戰國時期的計算工具,為長短,薄厚,寬窄一律的竹,木,獸骨條),上下方整,前後齊平,此不是書,但得其點畫爾。"
王羲之《書論》
每作一字,須用數種意,或橫畫似八分,而發如篆籀……或上尖如枯杆,或下細若針芒;……若作一紙之書,須字字意别,勿使相同。
叫《筆論》也罷,叫《筆勢論》,叫《書論》也罷,很明顯,從這些重要的書論中,我們無法分清是講筆法啊,還是講字法,甚或是章法。
二.筆法無法用語言準确明晰表達
後世所有的書論,講筆法,講筆畫的造型體勢,不得不講字的結構與體勢。漢字又多,造型又各不相同,尤其是行草書,字勢又千變萬化,要把這些都說清楚,這就越說越複雜,越複雜越說不清,越說不清越要說清,那就隻能“苟興新說”,陷入越說越多,越多越顯得語言詞彙的不足和表達不充分的困境,于是隻能再發明新的詞彙,而再多再新的詞彙,仍然不能全說。
如唐張懷瓘專論筆法的《玉堂禁經》,就發明了頓筆、挫筆、馭鋒、蹲鋒、【足存】鋒、衄鋒、趯鋒、按鋒、揭筆等等。
他所發明的這些新詞,全都是形容字的某些筆畫的寫法,和一些用筆的感覺。如:
"四曰蹲鋒,緩毫蹲節,輕重有準是也,「一」、「乙」等用之;"
"七曰趯鋒,緊禦澀進,如錐畫石是也。"
他的這些筆法與字法的混合講解,把筆法說清楚了沒有?又把字法說明白了沒有?應該說一種也沒有說清楚。
我們翻開任何一本古代經典法帖,仔細讀來,會發現所有相同的筆畫的造型都不盡相同,所有相同的偏旁部首的寫法都不同,所有相同的字都有不同的寫法,即就是最簡單的一個"點"這個筆畫,也沒有一個是寫的一模一樣的。
這就告訴我們,即使語言再豐富,表達再準确,要把所有的筆畫的變化,以及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轉折的不同變化,加上這些變化與字的結構造型之間的關系,都一一說明,那就是一本永遠都看不完的大書。
即使看完了,又能記住嗎?
王羲之《蘭亭序》選字
王羲之手劄選字
王羲之《聖教序》選字
我們這裡選擇王羲之不同作品,重複筆畫多,相同的偏旁部首和組合的字,作為參照。
從上至下可以看出筆法在依次遞簡,而筆畫的組合,字形的變化仍然非常的豐富耐看。
要把複雜多變的筆法和字法作準确的描述和說明,語言是蒼白的,無能的。何況古文的那種以比況說明比況,以喻形演繹喻形的論述。
另一方面,如懷素的《自叙帖》,八大的字,筆法部分簡到不能再簡;趙孟頫學二王,李邕,他的字,在筆法上,相對二王,李邕,同樣簡化了許多,但他們的書法,都不失為不朽的名作。
那怎麼去認識,解讀他們的筆法呢?這顯然也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筆法至上論者,面對他們的書法,會有不能自圓其說之虞。
懷素《自叙帖》局部
八大山人手劄
趙孟頫《前後出師表》卷局部
三,筆法就是塑造筆畫的方法,總體上可以概括為"四度三原則"。
要說明筆法,必須将筆法與字法剝離,作一斷然切割,才能一分為二的說明白筆法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主要觀點如下述:
筆法的"三原則":
起筆,行筆,收筆的"起,行,收""三過其筆",是趙孟頫所說的"千古不易"的三原則。
就是說,在起筆,行筆,收筆處,必須有不同的刻畫動作,這是千古不變的原則。筆畫之間的轉折,有連接下一筆直接轉和折的,有收筆後另起一筆轉折的,但仍然是起,行,收的過程。
所以轉折也包含在三原則中。
筆法的四度:
三原則是法,有法必有度。筆法上所有的變化都是度的幅度的不同變化。
1.入紙角度。即筆畫的行筆入紙的角度。筆鋒入紙的角度代出筆畫的正反,曲直,方圓,順逆。
病筆極容易出現在筆鋒以一定角度入紙後的調整。因為這裡牽扯到中鋒用筆的問題。
但這僅僅是需要有個調整筆鋒的過程,本質上其實并不難處理。
2.提按力度。表現筆畫的輕重,粗細,方圓。提按力度也可以理解為發力點,或者筆畫的雕塑刻畫點。
二王一系帖學的起,行,收,轉折,筆畫的中部表現比較簡單而直觀。寫大字,大作品,因為筆畫的中部一掠而過,就會顯得單薄單調。二王一系的筆法隻能寫小字,放大了就失去原有的韻味。
因為他們的字的整個生存環境就是小字的環境。他們高明的地方,筆法的貢獻不是主要的,而重點是字法的精微。
顔真卿,黃庭堅,以及明清的碑帖結合的筆法,是另一套筆法系統。他們增加了筆畫中部行筆過程的發力點和雕塑刻畫點,使筆法的内涵更加豐富,更加複雜。
這也是後世出現的大字,大作品不得不在筆畫的中部作文章,不得不學習,借鑒顔真卿,黃庭堅以及碑學的用筆方法的原因。
3.筆畫弧度。筆畫的弧度産生筆畫與筆畫,筆畫與字的偏旁部首以及一些小部件之間,筆畫與整字之間的俯仰,揖讓,呼應關系;産生曲直,松緊變化(直畫顯得緊,曲畫顯得松)。
筆畫不同程度的弧度變化極其重要,是産生彈力韌勁的關鍵成因。所以我們看經典書法,沒有幾何學意義上的真正的直的筆畫,除了起,行,收,轉折處,即塑造刻畫點産生的變化外,有意識的刻畫筆畫的弧度,也就是筆畫的曲直對比,也是筆法的要點之一。
4.行筆速度。和提按力度相關,産生筆畫的快慢節奏。以及粗細,輕重等不同的造型變化。
比如碑學的用筆慢,帖學的用筆快,草書的用筆更快,但都是快與慢幅度不同相結合,以一種速度寫字,一定不會産生節奏感。
但行筆的核心部分,除了不同的筆速以外,還包含有平鋪移動的力及更為重要的,隐秘不可見的垂直向下的力的雙重加力,即以筆為刀,如刀刻木的力。
孫過庭《書譜》所謂"入木之術",古人所謂"入木三分",可解此意。這是筆法無法以語言明确表達,以圖例更無法例示說明的部分,也是需要個人在筆法和字法的臨摹,創作中不斷摸索修煉的關鍵部分。
四.揭示筆法的本質
筆法本質上是個無窮無盡的變量,同時也是自由度極為寬泛的,可以人為自主控制,把握和适用的度量。
如果把美化結構造型的筆法,從字的結構造型中抽繹分離出來,單獨的看筆法部分,本質上就是一些如提按使轉等常規性技術手段。
隻要抓住筆法的三原則這一主要特征,剩下的四度,全部是自由變化的變量。
這樣的話,筆法的學習和訓練,就簡單多了,隻抓主要特征訓練到手上,就不必對所有的筆畫規規模拟,理解萬歲足以。
明确了筆法到底是什麼,以及筆法和字形的關系,使我們的學習和創作,不再困惑于古今書論上概念的含渾糾纏;明确了"遊戲規則",就不再茫無指歸,莫知要領,"心昏拟效之方,"被中鋒,側鋒,拖鋒,逆鋒,以及花樣百出的種種"鋒"所困擾,徒增艱深困惑繁難之感,放開手腳,以"旁通點畫之情,博究始終之理"。
隻須"甯神靜慮,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則筋脈相連,意在筆先,然後作字"好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