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餅
食材
南瓜、面粉、蜂蜜、芝麻、食用油。
做法
1、将南瓜洗淨,去掉皮和瓤後,切成塊末,放入蒸鍋中蒸熟搗成泥,加入蜂蜜、面粉、然後做成大小同一的圓餅,再沾上面包糠待用。
2、坐鍋,倒入食用油,點火,到4成熟時,将圓餅投入油中炸熟至呈金黃色即成。
南瓜八寶飯
食材
老南瓜、糯米、果仁、豆沙、白糖、桂花。
做法
1、将老南瓜洗淨,在蒂部挖開去瓤
2、将糯米、果仁、豆沙、白糖、桂花等拌勻裝入瓜内,再将瓜蓋好固定,上籠屜蒸至米熟瓜爛即可。
香甜菠蘿卷
原料:
菠蘿100克,礦泉水100克,粟粉5克,面粉、白糖、煉乳、淡奶油、黃油各2克,雞蛋20克,威化紙5張,雞蛋液50克,面包糠25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60克)。
制作:
1、菠蘿加入礦泉水,用攪拌機打成蓉,加入粟粉、面粉、白糖、雞蛋、煉乳、淡奶油一起攪拌均勻,最後加入黃油,放入蒸箱蒸20分鐘,晾涼。
2、取威化紙,放入菠蘿餡,卷成圓筒形,成卷後沾上雞蛋液,裹上一層面包糠,入五成熱油鍋中,炸至金黃色,撈出控油,上桌即可。
南瓜大豐收
味型:香麻。
主料:糯米粉500克。
輔料:南瓜汁200克,南瓜粒100克,前夾肉餡200克。
調料:鹽6克,味精6克,雞精6克,花椒粒2克,麻油3克,藤椒油6克。
制作:
1.将糯米粉、南瓜汁、調勻,和成生皮胚備用。
2.再将前夾肉餡加入南瓜粒以及調味料,炒制成熟餡後漏幹油待用。
3.将皮胚包入餡料後搓成南瓜狀,按上南瓜把子。
4.油溫燒熱至三成時,依次放入南瓜餅胚,炸制至浮出油面後,改用大火炸制至定型即可。
特點:
外酥肉糯,形狀美觀。
提示:
包入餡料時如果沒有注意收好口子,炸制時會漏汁餡。
五糧液拉糕
主要原料:
糯米粉500g、糖350g、冷水450g、五糧液15、糖桂花250g。
制作:
1、糯米粉和糖拌勻,逐步加入冷水,揉捏至無粉粒,倒入倒入抹過油的平底鋼盤,蒸45分鐘即可。
2、待稍冷卻後表面抹糖桂花,噴上五糧液酒,切菱形塊裝盆。
成品特點:吃口軟糯、香甜。
制作要領:
掌握好糯米粉的吃水量,水要逐步加入,防止産生粉粒。
像生核桃
味型:巧克力味。
主料:澄面1袋約450克,核桃仁250克。
輔料:熟豬油75克,熟面粉100克,熟芝麻50克,色拉油10克。
調料:
白糖100克,可可粉100克。
制作:
1.核桃仁開水燙後浸泡約10分鐘,撕去外衣,入五成熱油鍋内炸熟至酥脆,撈出瀝幹晾涼後切碎成小粒,加入化豬油、熟面粉、芝麻和50克白糖拌均勻成餡。
2.澄面加入可可粉充份拌勻,加沸水揉和成面團,加入50克白糖和色拉油,揉至均勻光滑備用。
3.将面團下劑子,逐個包入核桃仁餡心,收口成圓球狀的面胚,用餐刀和夾花鉗将面胚加工成核桃的形狀備用。
4.将像生核桃胚放入籠屜,用沸水中火蒸制6分鐘,取出裝盤,趁熱上桌即可。
特點:
做工考究,口感爽滑,核桃形态逼真。
提示:
面團一定要充份揉和均勻。
豐收桃杷
味型:甜香味。
主料:紅心紅苕500克,糯米粉400克,豆沙餡250克,火腿腸20克。
輔料:生粉100克,吉士粉25克,色拉油10克,煉乳150克,面包糠250克。
調料:白糖50克。
制作:
1.将紅心紅苕洗淨,用刀削去外皮,切成薄片,裝入盤内蒸約20分鐘至熟,晾涼後用絞肉機絞成茸泥,納入幹淨盆内備用。
2.火腿腸切成短絲(約4厘米長)備用;豆沙餡切成約10克一個的小丁備用。
3.将加工好的紅苕茸泥加入糯米粉、吉士粉、生粉、色拉油揉和均勻,制成面團。
4.将面團分成約15克一個的小劑子,分别包入豆沙餡,收口時放入一根火腿腸線,用手捏成枇杷狀的面胚備用。
5.将面胚均勻裹上一層煉乳,粘上一層面包糠,稍用力壓實成像生枇杷胚備用。
6.将做好的像生枇杷胚入三成熱油溫的油鍋内浸炸至熟,表面呈淺黃色時撈出瀝幹油份,裝盤趁熱上桌即可。
特點:
外酥内嫩,造型美觀,形态逼真。
提示:
1.紅苕片蒸制時如果未蒸透,茸泥會有硬粒。
2.油炸像生枇杷胚時,油溫不宜過高或者過低。
夾餡餅
這是一款菜點結合的主食,将肉絲和蔬菜卷在酥餅中,外酥裡香,增加賣點,提高毛利。
原料:小麥粉400克,豬裡脊300克。
調料:
甜面醬10克,鹽、味精、雞粉各2克,色拉油50克,香菜段100克,香蔥段300克。
制作方法:
1、小麥粉加水200克和成面團,饧發,揪成200克一個的劑子,開成300×200厘米的片,抹一層色拉油,從左至右疊起來,制成生坯。
2、電餅铛加熱至200℃,刷色拉油,下入餅烙成金黃色。
3、豬裡脊切絲;鍋内入色拉油20克燒熱,下入豬肉絲炒出香味,下甜面醬,加鹽、味精、雞粉調味,翻炒均勻。
4、将餅從中間一切為二,中間夾入香蔥段、香菜段、肉絲即可。
粗糧燕麥包
原料:頂一面粉50克,燕麥粉20克,泡打粉1克,糖10克,酵母0.5克,五仁粗糧餡40克。
制作:
1、将面粉、全麥粉、泡打粉放入盒中,用水把酵母和糖泡開,加入到盒中,攪拌至面團光滑。
2、把面團用壓面機壓成長方塊,卷成條,下劑子壓圓包,入粗糧餡,發酵1個小時左右,入蒸箱蒸熟即可上桌。
粗糧餡:
将花生碎500克,瓜子仁250克,糖100克,鹽30克,核桃仁碎100克,芝麻醬350克調勻即可。
阿妹胡蘿蔔
味型:糖醋味。
主料:胡蘿蔔70克,元宵粉40克。
輔料:黃油6克,青筍5克,美好火腿腸10克,香菇6克,泡打粉3克,吉士粉6克。
調料:
白糖25克,醋8克。
制作:
1.将胡蘿蔔去皮洗淨,上籠蒸30分鐘至熟透,取出壓成蘿蔔泥待用。
2.将元宵粉與熟胡蘿蔔泥調勻,加入黃油、青筍粒、火腿粒、香菇粒和其它輔料、調料拌勻,做成蘿蔔狀,上籠蒸10分鐘即可。
特點:
形狀精美,營養豐富。
提示:
胡蘿蔔泥要壓細與元宵粉調勻,輔調料不宜加入過量。
卡瓦包子
卡瓦包子是新疆的一道傳統小吃,卡瓦是維語中南瓜的意思,香甜的南瓜湯汁配上噴香的羊肉,既養生又美味。另外我們店裡還有一款薄皮包子賣的非常好,突出了羊肉的香氣的孜然的香味,下面我也把配方分享給大家。
材料:
原料:
特一粉1千克。
調料:
雞蛋2個,鹽20克,餡料350克。
制作:
1、将特一粉與雞蛋、鹽拌勻,揉成面團,搓成長條,下10克/個的劑子。
2、将劑子擀成直徑為21厘米的面片,包入餡料35克,左右各捏四下,成方形包子,将捏好的包子放入蒸籠中大火蒸制10分鐘即可。
卡瓦包子餡料:
将南瓜丁500克,0.5厘米見方的羊肉丁200克,鹽60克,色拉油、圓蔥丁各50克拌勻即可。
薄皮包子餡料:
将0.5厘米見方的羊肉丁250克,圓蔥丁50克,水100克,鹽30克,孜然粉、白胡椒粉各20克和勻即可。
火麻粉餃
将火麻仁與蒸餃巧妙結合,先是熬取火麻泥,搭配涼薯、胡蘿蔔等調餡,然後以火麻粉與澱粉等和面做皮,包出的餃子顔色粉紫,餡料柔軟醇香,非常好吃。
漲知識:
火麻子又叫火麻仁、線麻子,是一味中藥材,具有益脾補虛、養陰潤燥等功效,打碎後的火麻粉呈現微微的香芋紫色,口味回甘,是巴馬最有名的健康粗糧之一。
調餡:
1、火麻仁1千克加清水1.5千克入料理機絞碎,濾出火麻碎,火麻汁留用。
2、将濾出的火麻碎再次添加清水1千克入料理機攪打一遍,濾出火麻汁。
3、将兩次濾出的火麻汁倒入淨鍋,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熬透,停火靜置,鍋底沉澱物即為火麻泥。
4、涼薯500克、胡蘿蔔500克分别切碎,加入五花肉餡500克、火麻泥500克,調入鹽20克、味精10克、花生油80克攪勻即成火麻餡。
和面:
1、幹火麻子入料理機打碎,過篩去掉粗顆粒,即得火麻粉。
2、澄面、澱粉按1∶1的比例納入盆中,每500克混合面摻入150克火麻粉,加适量清水和成面團。
3、和好的面團下成劑子,擀皮後包入适量餡料,捏成餃子,中火蒸制6-8分鐘即成。
制作關鍵:
蒸火麻餃時需用中火,火太小餃子蒸不透,火過大則餃子會破皮。
玫瑰花醬馕
傳統的囊雖然好吃但口味單一,這款玫瑰花醬囊是現在新疆地區的新寵,賣得非常好,一天就能賣出100多份。
材料:
原料:
特一粉1千克。
調料:
發酵粉20克,玫瑰花醬20克。
制作:
1、特一粉、發酵粉、水100克和勻,揉成面團,蓋保鮮膜後常溫饧發2小時。
2、将饧好的面團下50克/個的劑子,壓平,放入玫瑰花醬抹勻,包起後擀成直徑25厘米的面餅,用模具印花後放入馕坑中烤至兩面焦黃(約10分鐘)即可。
蝦兵蟹將
<皮的制作>
澄粉4兩,生粉2兩,用12兩滾水淥熟,後入生粉8兩,紅蘿蔔汁4兩。
<餡的制作>
1.先将蝦仁4斤半,鹽1兩,古月粉少許,生粉1兩半,慢機打起膠 。
2.下入冰水4兩半,味1兩半,糖2兩半,雞粉5錢,肥肉4兩拌勻。
3.再下入筍4兩,雞油5兩,蒸熟的大閘蟹拆粉10兩拌勻。
<做法>
用拍皮刀將皮拍薄,放入餡料,包成鳯眼餃形,蒸熟後在面上放上黑蟹子便成。
珊瑚蚌金魚餃
<假蟹黃的制作>
将澄粉加紅蘿蔔汁蒸熟即成。
<皮的制作>
生粉4兩,澄粉8兩,滾水1斤4,生粉1斤。
<餡的制作>
急凍珊湖蚌8兩切粒,馬蹄肉4兩,香芹粒2両,香菜梗2両,蝦仁18両斬碎,用鹽5錢,味7錢半,糖1兩2錢,麻油5錢,生粉1兩撈好。
<做法>
用拍皮刀拍成薄皮(每隻3錢),放入小許已蒸熟的假蟹黃和珊瑚蚌餡(每隻5錢),包好後做成金魚形,用刀起魚紋,面上放少許蟹子做魚春,再粘上黑芝麻做眼,每籠3隻,蒸5分鐘即成。
酥皮焗湯丸
<湯丸皮的制作>
糯粉4兩,沙糖3兩,澄粉1兩,奶粉5錢,水8兩搓勻,蒸熟。
<湯丸餡的制作>
1.黑芝麻12兩,白芝麻4兩冼淨,炒香,加1斤半水磨成漿,脫去渣。
2.煲黑芝麻汁:先将枧水2滴、日本麻油1兩半、豬油8兩、沙糖8兩、魚膠粉2兩(沙糖與魚膠粉先拌勻)放入一斤半滾水裡煲滾,再放入奶粉2兩、 打起的保利奶8兩煲勻,然後用鷹粟粉5錢、麻醬3兩、麵粉5錢打芡。
<酥皮的制作>
粗沙糖7兩,雞蛋1隻,豬油5兩,泡打粉1錢,嗅粉1錢,溫利拿少許,麵粉1斤。
<做法>
用蒸熟的糯米皮,包入黑芝麻流汁餡,放入已做好的蛋盞内,再蓋上酥皮,掃蛋後入烤爐用面火150度、底火200度焗約15分鐘即成。
松露帶燒賣(一粒量)
<燒賣餡的制作>
1.肉眼粒6斤,用枧水2錢,食粉2兩,生粉.、糖半斤腌1小時,再沖水1小時。
2.将沖好水的肉眼粒脫幹水,下鹽8錢、生粉5錢、冰水6兩用機打至起膠,入櫃隔夜。
<蝦餡的制作>
先将蝦仁4斤、鹽2兩、生粉4兩用快鍵打起膠,再加入味3兩、糖5兩、肥肉8兩、豬油6兩打勻,然後加入隔夜的肉眼粒再打勻。
<冬菇的制作>
浸好的冬菇1斤,用少許水加薑蔥蒸好,取出切粒,用雞油炒香後,入櫃凍一下,再加入肉眼粒餡裡。
<帶子的制作>
帶子5斤,加鹽1兩、生粉2兩、糖2兩半、味1兩半、雞粉5錢、麻油2兩、古月粉1錢拌勻。
<做法>
包好燒賣,面上放撈好的帶子,用西生菜葉塾底,蒸熟後在帶子面中間放上少許黑松露茸便成,包起重1兩。
香芒威化蝦筒(一條量)
<原料>
芒果肉條3錢,黑芝麻2兩,白芝麻14兩(拌勻),威化紙1張半。
<餡的制作>
1.先将蝦仁1斤,鹽2錢,生粉3錢,慢機打起膠。
2.再拌入味3錢,糖5錢,雞粉1錢,肥肉1兩,筍1兩,雞油1兩。
<做法>
用威化紙包入蝦餡、芒果條,包成春卷形後掃上雞蛋,再裹上已拌勻的黑白芝麻,炸至酥脆便成。
龍蝦湯蝦皇餃
<皮的制作>
生粉4兩,澄粉8兩,滾水1斤4,生粉1斤,加入少許甘筍汁。
<餡的制作>
蝦肉1斤,馬蹄肉6兩,香芹粒2兩,鹽3錢,味4錢,糖7錢,麻油5錢。
<鳳尾蝦的制作>
用鹽、味、糖、麻油、生粉撈好。
<做法>
1.先用拍皮刀拍好薄皮,起紋,放上鳯尾蝦1隻,蝦饀3錢包好。
2.眼用蛋白上黑芝麻;繩用竹炭粉加少許澄面皮搓好。
3.鳳尾蝦尾用不銹鋼針串好定形,包入餡料後蒸5分鐘至熟,拿走不銹鋼針,跟龍蝦湯出在客人面前淋上即可。
<龍蝦湯的制作>
用料1:
魚骨3斤4兩,洋蔥1斤10兩,甘筍1斤10兩,西芹1斤10兩,茴香1斤10兩,刁草2兩6錢,白胡椒4錢,香葉2錢半,薑片2兩,西餐白酒1枝,水約35斤。
制作:
盆底放少許生油,放入魚骨、薑片,然後入焗爐燒幹後,加入炒香的洋蔥、甘筍、西芹,再下入茴香、刁草、白胡椒、香葉、西餐白酒、水,煲4小時後隔去渣,要湯。
用料2:
龍蝦頭4斤14兩,蝦殼1斤14兩,蟹1斤14兩,西餐白酒1枝,蕃茄膏1斤10兩,洋蔥1斤10兩,甘筍1斤10兩,西芹1斤10兩,茴香1斤10兩,刁草2兩6錢,白胡椒4錢,香葉2錢半,拔蘭地半枝,淡忌廉2包。
制作:
盆底放少許生油,放入龍蝦頭、蝦殼、蟹,入焗爐燒幹,再灑上拔蘭地,放火,在爐裏燒幹後加入炒香了的蕃茄膏、洋蔥、甘筍、西芹,再加入茴香、刁草、白胡椒、香葉、西餐白酒,倒入上面煲好的魚湯,煲2小時,隔去渣後,加入淡忌廉、鹽、味、糖、鳮粉調味,放凍入櫃。
甘桔叉燒小金龜
<皮的制作>
糖3兩,雞蛋1隻,牛油6兩,麵粉12兩,吉士粉1兩。
<餡的制作>
甘桔去核攪成茸4兩,叉燒8兩,撈勻便成。
<做法>
先做龜肚、龜腳、龜尾,龜頭用黑芝麻做眼,掃疍後将甘桔叉燒餡放入龜肚,再用酥皮做龜背,蓋上後掃疍,入爐焗至金黃便成。
紫蘇小油餅
我在傳統油餅的基礎上,加入了蘇子粒,用它做成油酥塗抹在面皮中,不僅起到起酥分層的作用,還能增加香味。
材料:
原料:
小麥粉600克。
調料:
A料(鹽、味精各10克,雞粉5克,熟豬油、蘇子粒各50克)。
制作方法:
1、小麥粉加水300克和成面團,略微饧發,擀成20厘米長的方形。
2、将A拌勻做成油酥,均勻地塗抹在面片上,從上往下卷起來,将卷好的面團盤起來,下劑子,饧發20分鐘。
3、将劑子擀成圓餅,入電餅铛,設置210℃,烙至兩面金黃色即可。
千層油糕
千層糕素有“揚州雙絕”之一的美稱,其松軟香甜,層多質韌,爽口不膩,是淮揚細點的代表作,為揚州傳統名點之一。現在很多大酒店制作的千層糕多是切成菱形塊,呈白色,半透明,糕面紅白相間,糕中夾雜着紅棗、青紅絲的清甜口感。
千層油糕寓意步步高升,南方許多酒店都有銷售此款面點。千層糕可以批量制作,蒸一屜油糕,可以出10份量。這款傳統小吃幾乎是每桌必點的主食之一,後廚1-2人即可操作。
原料:
精面粉650克,酵面500克,曬幹的紅棗碎100克,甜紅瓜絲35克。
調料:
生豬闆油300克,白砂糖800克,食堿5克,熟豬油150克。
制作:
1.将豬闆油去膜,切成0.6厘米見方的丁,用白砂糖150克拌勻,腌3天制成糖闆油丁。
2.用沸水化開食堿,加入酵面中揉勻。取500克面粉放在案闆上,中間扒窩,倒入20℃左右的溫水300克,與酵面揉成生面筋狀,拉之有韌性時再揉成面團,靜置約10分鐘。
3.取50克面粉撒在案闆上,放上面團,揉至表面不粘手時,用擀面杖輕輕擀成長約2米、寬約30厘米、厚約0.3厘米的長方形面皮,邊擀邊撒面粉100克,防止粘連。
4.然後在面皮上塗抹一層熟豬油,均勻地撒上白砂糖650克,再鋪上糖闆油丁,均勻撒上紅瓜絲和紅棗碎,自右向左卷疊成16層的長條形,輕輕翻身,橫放在案闆上,用擀面杖輕輕壓一遍,防止脫層。
5.白面團中心向四周邊壓邊擀成長約1米、寬約25厘米的長方形,再将左右兩端各折回一點壓緊(以防蒸時漏出糖油),對疊四折,再用擀面杖輕輕壓成邊長30厘米的正方形油糕坯(每折16層,共為64層)。
6.取蒸籠墊上濕布,放入糕坯蓋上蓋,置旺火沸水鍋上蒸約45分鐘取出,倒在竹匾上晾涼,用刀修齊四邊,切成相等的菱形糕即可。
雜糧雙面餅
這款雜糧面餅營養價值高,毛利高,每個餅成本2角,賣價3-4元,最大優點能提前大批量制作且上飯快。
原料:
A料(黃豆面、小米面、細玉米面、中筋面粉各50克,食用堿面2.5克),面粉150克,山芹末100克。
調料:
香蔥50克,熟白芝麻10克,鹽5克,色拉油70克。
制作:
1. A料用溫水和成雜糧面團;把面粉和成半燙面。
2.雜糧面擀成0.5厘米厚的大面片,抹上色拉油20克,撒上鹽,撒上芹菜末、香蔥末,最後卷起,壓成10克一個的劑子。
3.面粉面團壓成18克一個的劑子,分别像包包子一樣,用面粉劑子把粗糧劑子包起來。
4.把包好後的面團摁成圓形小餅,刷上一點清水,裹上熟白芝麻。
5.電餅铛預熱至180℃-200℃,鍋中淋色拉油50克,放入餅坯,小火煎至兩面金黃色,出鍋裝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