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地震台網發布的通報,11月17日夜間四川宜賓珙縣發生了兩次地震。第一次是4.7級地震、震源深度13公裡,具體時間為23時36分。
第二次地震的震級為2.9、震源深度10公裡,時間為23時42分,比第一次地震晚6分鐘。兩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宜賓市珙縣上羅鎮,距離縣城約34公裡、宜賓市主城區約69公裡、成都市主城區約273公裡。
種種迹象表明,四川區域似乎進入了地震高峰期。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縣發生6.0級地震,2021年7月14日四川汶川縣發生了4.8級地震。2019年6月17日,四川宜賓長甯縣發生6.0級地震!再往前推則是2008年的汶川8.0級大地震。
汶川地震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四川頻頻發生地震?它的地理環境有什麼特殊之處。
從大的範圍看,地球上有兩大地震帶:一個是歐亞地震帶,一個是環太平洋地震帶,而我國恰恰處于兩大地震帶之間,結果是頻頻受到印度闆塊、太平洋闆塊、菲律賓海闆塊、歐亞闆塊之間的碰撞、擠壓,在巨大沖擊下地殼活動變得異常頻繁,最終引發地震。
除了我國外,地球還有中國蒙古大三角區、伊朗地區、北美洛基山區等多個地球活躍區,其形成原因大緻相同,這些區域發生地震的次數、頻率僅次于處在地震帶上的區域,甚至在個别時段“有過之而無不及”。
再回到我國。上文提到我國處于地震帶之間,但有的省份處在地震帶的邊緣,影響有限;而有的省份恰處在地震帶的“異常活躍區”。
這是因為我國的地震呈現過于集中的“态勢”,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台灣省和23條地震帶上,其中西南地區、西北地區和台灣省是地震帶密集,是典型的高發區。
具體到四川則是地震與其所處的地理環境密不可分。西南地震區主要由橫斷山脈和喜馬拉雅山構成,由于山脈特殊的構造及歐亞闆塊偏移撞擊影響,青藏高原地震區的斷裂層就像一個沒晝沒夜時刻“滋生”地震的溫床,地殼運動稍微有些“纰漏”,就可能引發一次地震。
舉個例子。我國南方大部分處在揚子準地台上,地殼運動形成過程中使得該區域呈現蓋層厚大、基底硬化程度低的特征。而四川所轄的四川盆地恰恰位于上方,迫使地質變硬。
相比之下,青藏高原的地質要松軟得多了,加之地勢高,所以當地殼激烈運動、碰撞時,松軟物一股腦向地勢低的四川盆地“猛灌”。四川由于地質硬不可能“随意湧動”,對來自青藏高原闆塊的擠壓力隻能“硬抗”,等積累的能量達到一定程度時以地震的形式釋放出去。
地震發生後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一個繼續湧動,一個繼續承受,直至再次發生地震,周而往複,給人四川多地震的印象。
那麼地震真的能預測嗎?客觀地講,盡管現代科學發達,但真要預測地震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原因也不複雜,因為地球運動既有規律性,也有随機性。與此同時,地面上的礦産開采、高密度建築等都會影響地殼運動及能量釋放。可能一個小小的不經意舉動,經過層層演變成為一個大地震;也可能一個猛烈沖擊,經過地殼間層層傳遞、釋放,反而沒有引發地震。
再者像民衆普遍“信任”的動物預測地震法,包括雲層觀測法,雖然不能“一棒子打死”,但缺乏普遍性和準确性。國内某知名地震專家曾這樣說過,如果真把動物的異常反應,看作是地震的前兆,那什麼也别幹了,因為類似動物集體出沒、跑動的現象幾乎每天都會上演。
原創:老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