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 瓜 竹
甲骨文“帝”字的本義是什麼?
至今未見古今說獻對此有完整正确之釋義。
中華古代先民按照其核心價值思想“生命宇宙觀”,為自己的語言進行谛造其文字甲骨文,用于記錄其民族部落曆史之“檔案”。根據現存甲骨文考古史料,筆者初試簡釋甲骨文“帝”字本義,以探中華民族之曆史“生命”内涵。
商代“商”字剛卯(和田白玉雞骨白)
目前,我們已知并能夠部分釋讀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那麼每一個中華甲骨文字的真實含義是什麼?如何釋義才能做到正确之解讀?中華古代先民以“生命宇宙觀”的核心價值作為其指導思想,所構築的甲骨文生命“字根”為甲骨文造字的構形起源,是破譯甲骨文本義之秘鑰和密碼,絕非後世肆意引申的臆想進行解讀甲骨文而能為之的。
初始甲骨文“皇”字演繹了五方天帝神話的傳說與甲骨文“帝”字的誕生和演變,是文字記錄人類文明有曆史檔案的開始新篇章。
(一)甲骨文“皇與帝”字初始為一字,通假使用。“皇”字初讀為“帝”字,意指五“帝”,而不言“皇”字;後生“王”字,而另造“帝”字;原始五帝的“帝(皇)”字,歸還“皇”字後,“皇與帝”字分别繼續演化,“皇”字演變為傳說中的“三皇”的“皇”字。
甲骨文最早的“皇”字,就是初始“五帝”的“帝”字,此字通假作“帝”字使用;其字根結構為:“五豎和○”兩個符号下放一“丨”形符号,形似手臂,像一隻高舉的人手掌展開五指,“五豎”代表五行,指五帝同行,“○”代表天上的星王,“丨”代表五個天帝星王一起同行下凡。其甲骨文本義為:五星王代表五方天帝一起“同行”下凡轉世。所以,這時甲骨文字“皇與帝”初始為一字,本義為五帝,初讀亦為“帝”字,意指五“帝”,而不能言五“皇”。此字證:五方天帝的神話傳說,早于甲骨文造字“皇與帝”字的誕生,在民間廣泛流傳。
五方天帝:東方青帝、西方白帝、南方赤帝、北方黑帝、中土黃帝。
甲骨文“王”字問世後,古人同時另造甲骨文“帝”字,此時,甲骨文“皇”字與“帝”字開始“分家”,其真正意義上的三皇的“皇”字,亦同時初始誕生,而不再是五帝“皇”字。
1、甲骨文三皇的“皇”字,屬“形聲字”,其初始字根結構為“Ⅲ、日、丨、王”(見百度作圖與甲骨文圖);
其本義:“皇”有三皇,三皇為天上星皇下凡的女王,即能通天又可轉世。
2、演化後的商代金文“皇”字,有時仍有代表“五帝”之義的五豎符号為其“字根”結構出現,從而更能夠充分證明初始甲骨文的“皇”字,可以與五帝的“帝”字通假使用,但初意隻能是指“五帝”,而沒有理由言“五皇”;所以,初始甲骨文的五“皇”字,初讀為五“帝”字,而不言五“皇”字。初始甲骨文的五“皇”字,意指:五方天“帝”,且不分男女。
根據東西南北中的五方天帝的排序,五方天帝之黃帝系最後入住中原中土,并以此形成核心。《三字經》“自羲農,至黃帝。”亦将黃帝列為“三皇”,而不是五帝。結合“逐鹿之戰”,黃帝在中原一戰成名,勝者為王,對此民間神話:稱皇又傳帝。以此可推證甲骨文“皇與帝”字,分别先以“五帝”的“帝”字與“三皇”的“皇”字相互通假使用,後另造“帝”字,“皇”字單立門戶,“皇與帝”字分别繼續演化至“辛帝”問世,“高辛”誕生;其誕生與演化時間應該是在公元前2697年黃帝即位之後或入住中原之後至公元前2270年帝喾誕生“受封辛侯”(參考《五帝本紀》)前。同時,亦可證明“金、木、水、火、土”五行學說及生克理論的起源也應當形成于此曆史時期。又證:初始拟人化的“皇與帝”傳說是混而又亂,可信度低。唯甲骨文造字演化“檔案”曆史鐵證也。
(二)甲骨文“王”字字根結構的構形起源,是以甲骨文的“月”字△形符号為其主要結構,“月”字△形符号為“陰”,代表天上女王。
初始甲骨文“王”字中間有一個“月”字“△”形符号尖向上居中,王字的最初本義:就是指女性,就是“女星王”,意指女王通天。
“月”字的“△”形符号,古人在甲骨文造字時無論是怎樣轉換方向進行變換使用,其本義:均應當與女星王在甲骨文字中的作用相關聯。
(三)甲骨文“帝”字是一個會意字,其字在演化過程中有很多不同的字根結構變化,這些變化是甲骨文“帝”字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所進行演化的曆史檔案記錄。甲骨文“帝”字主要有以下5個曆史演化過程:
1、甲骨文“帝1”字的字根結構為:“▽、×、↑、↓”(見甲骨文圖)
(1)甲骨文“月”字▽符号;代表:帝王為星王、女王轉世。
(2)甲骨文“×”字符号;代表:星王為五方神帝。
(3)“↑、↓”符号相對,代表通天又轉世,↓在▽裡面,意表強調五方神帝為星王轉世。
本義:“帝”字為五方天帝轉世為通天達地的女帝王。
2、甲骨文“帝2”字的字根結構為:“▽、×、十、H、↑、↓”(見甲骨文圖)
(1)甲骨文“月”字▽符号;代表:帝王為星王、女王轉世。
(2)甲骨文“×”字符号;是甲骨文“五”字,代表:星王為五方天帝。
(3)甲骨文“十”字符号;系甲骨文“行”字,代表:路路通行。
(4)甲骨文“米”字符号;系“×與十”疊加使用,意指“五帝”來自四面八方,同行在天地交彙之間,即:五帝五行生克共存。
(5)甲骨文“H”字符号,為甲骨文“巫”字簡義;意思是:女巫師為帝王在天地之間上傳下達天帝之旨意的通達信使。
(6)↑、↓相對,代表五方天帝即可通天又能轉世,↓在三角形裡面,意表強調五方天帝全部為女星王轉世。
本義:“帝”字是指五方天帝來自四面八方主宰宇宙萬物的星王,轉世為女帝王大巫師。
3、甲骨文“帝3”字的字根結構為:“▽、×、↑、↓、口”(見甲骨文圖)
(1)甲骨文“月”字▽符号;代表:帝王為星王、女王轉世。
(2)甲骨文“×”字符号;代表:星王為五方神帝。
(3)↑、↓符号相對,代表通天又轉世,↓在三角形裡面,意表強調五方神帝為女星王轉世。
(4)甲骨文“口”字長方形:古口為國,此長方形代表“國家”
本義:“帝”字是指建立國家的五方天帝全部都是女星王轉世。
4、甲骨文“帝4”字的字根結構為:“T、H、↑”(見甲骨文圖)
(1)甲骨文“T”符号,代表天王轉世。
(2)甲骨文“H”符号,為甲骨文“巫”字簡義;意表:大巫師。
(3)甲骨文“↑”符号,代表:通天。
本義:“帝”字是指通天達地的天王由大巫師擔當。
甲骨文“辛帝”與“高辛帝”圖30391
5、甲骨文“帝5”字的字根結構為:“-、辛、H、↑”(見甲骨文圖)
(1)甲骨文“辛”字,為甲骨文“王”字倒書,“辛王”為星王轉世;“辛”字為陰幹,強調辛王為女性。代表:此“帝”為女性,帝喾,高辛氏也。
(2)甲骨文“辛”字為倒書甲骨文“王”字,但倒書的“王”字上并無一(-);在倒書的甲骨文“王”字上加上一(-),筆者認為:
其一、是為喾“帝”高辛氏專造之字,為證明帝是“高辛”,而在甲骨文“辛”字頭上專門加上一(-),以示“帝”為喾帝“高辛氏”;
其二、還意指:五方天帝的真帝就是“高”辛,喾帝“高辛氏”為五帝第一帝。
其三、“辛”字,就是“帝”字,唯一指真人帝王的“帝”字。
(3)甲骨文“H”符号,就是甲骨文“辛”字兩邊加上“兩點”,代表飛翔的翅膀,為甲骨文“巫”字簡義;證明帝喾高辛氏系商帝國一名可以通天達地的大巫師,在天地之間上傳下達天帝之旨意;代表的就是“天帝”。
(4)↑符号代表:帝喾高辛氏是一名能夠通天的大巫師。
(5)此甲骨文“帝5”字的演化時間,大約在公元前2270年前後帝喾“受封”辛侯(參考《五帝本記》);帝喾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高辛鎮),故号高辛氏。先有無點(-)的“辛”字,後造有點(-)的“高辛”字,再有“高辛”的“帝”字。
此“帝”字甲骨文,是“商帝國”最後專門為“帝喾高辛氏”而打造之天“帝”字。
帝字就是辛字,辛就是帝!
甲骨文“帝5”本義:是辛帝誕生的“公告”。直接诏告全天下:商帝國的“皇帝——喾帝高辛氏”是主宰宇宙萬物能通天達地的五方天帝轉世的大巫師。
甲骨文“帝”字造字檔案記錄了中華曆史上開創的第一帝國——商帝國。
甲骨文“帝”字造字檔案記錄了人類曆史上造就的世界第一帝國——商帝國。
甲骨文“帝”字造字檔案記錄了中華曆史上第一“帝皇”——帝喾!
甲骨文“帝”字造字檔案記錄了人類曆史上最早的“帝”王——喾帝!
甲骨文“帝”字與“商”字共同演義了中華民族第一次民族大複興的建國史。
始帝、始皇“商帝國”帝王——喾帝高辛氏也!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角瓜竹(組)再考于合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