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是七夕中國的情人節,首先祝大家節日快樂。我對今天也感到很遺憾,傳說牛郎和織女一年隻能在今天于鵲橋之上相會一次,節日很浪漫,但是故事很凄涼。我在想要是牛郎學會了咱們的導航方法,是不是就可以自己找到去見織女的路了呢?
哈哈當然,這是開玩笑的,畢竟這個隻是傳說而已。昨天我們講到了等高線的認識,那麼為了準确的計算出距離和行進時間,我們還需要了解到地圖上的很多重要參數,其中就包括我們今天要講的比例尺。
先講講比例尺是什麼?比例尺是指的地圖上的某段距離長度與相應的實地水平距離之比。簡單來說就是地圖上的固定1cm與實際地理環境中的多少距離之比。見下圖
比例尺
上圖是我們日常用到的地圖比例尺,分别是1:20000和1:50000,它們所表示的意思就是在地圖上的1cm就表示實際地理環境中的20000cm(即200M)和50000cm(即500M)距離,由此我們就可以在地圖上通過測量得知兩點之間的水平距離了。
比例尺一般有兩種表述方式,那就是分數比例尺和說明式比例尺,他們意思一樣隻是表達的格式不同。如下圖所示
比例尺表述方法
你們知道1:20000和1:50000誰大嗎?答案是:
比值對比
沒錯,在比例尺中,分母越小比值越大比例尺也就越大,分母越大比值越小比例尺也越小。比例尺越大地圖的精度越高,但是地圖裡面包含的範圍越小;比例尺越小地圖精度越低,但地圖裡面包含的範圍越大。
是不是有點繞?其實也不難理解,就上面的例子而言1cm的地圖長度就代表了實際的200m,那麼你能看到的這兩百米範圍的内容就越詳細;那1cm的地圖長度包含了實際的500m,那你看到的内容肯定沒有200m的詳細了,因為它在200m的範圍内又縮小了40%對吧!
下面是幾種比例尺的換算,大家可以參考學習下:
比例尺單位換算
好了,相信大家經過今天的了解已經對比例尺有了一定認識,在以後運用中就更加得心應手了。比例尺就想到這裡了,接下來我們要分享的是地圖上其他物體的認識,敬請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