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貨币需求的數量理論

貨币需求的數量理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8 14:06:54

貨币需求理論的發展大緻經曆了一個從宏觀視角向微觀視角的轉變。主要包括馬克思的貨币需求理論、古典學派的貨币需求理論(包括兩個方程式,即費雪方程式和劍橋方程式)、凱恩斯學派的貨币需求理論、弗裡德曼的貨币需求理論。

貨币需求的數量理論(貨币需求理論)1

馬克思的貨币需求理論即貨币必要量公式,它以金屬貨币流通為假設前提。

執行流通手段職能的貨币量=商品價格總額/同名貨币的流通次數。

以M表示貨币必要量(Volume of money needed),Q表示待售商品數量,P表示商品價格,V表示貨币流通速度(Velocity of money),則有:M=PQ/V。

公式表明:1,在一定時期内執行流通手段職能的貨币必要量(M)主要取決于商品價格總額(PQ)和貨币流通速度(V)。2,商品流通對貨币需求起決定性作用,貨币是為了适應商品交換的需要而産生的,并随商品的交換而進入流通,因交換的需要而調整自身的數量。

貨币需求的數量理論(貨币需求理論)2

古典學派的貨币需求理論:費雪交易方程式和劍橋方程式。

交易方程式( Equation of exchange):歐文·費雪在《貨币購買力》一書中提出了交易方程式:MV=PT

其含義是流通中的通貨存量(M)乘以流通速度(V)等于物價水平(P)乘以交易總量(T)。費雪給予了這個方程式古典經濟學的解釋:在短期内,V、T是常量,貨币僅發揮交易媒介功能。

費雪交易方程式又可表達為:P=MV/T。方程式強調的是貨币數量對價格的決定作用,因此費雪交易方程式實質上表述的是一種貨币數量與物價水平變動關系的理論。

費雪将此交易方程式進行一定的變形,就可以得到貨币需求方程式:M=PT/V=1/V·PT

從交易方程式中也可以看出,費雪是從宏觀分析的角度研究貨币需求的,而且僅着眼于貨币作為交易媒介的功能,關注的是流通中的貨币數量。

貨币需求的數量理論(貨币需求理論)3

劍橋方程式( Equation of Cambridge),又稱“現金餘額說”,是由英國劍橋大學的經濟學教授阿爾弗雷德·馬歇爾和他的學生庇谷創立的。現金餘額說把分析的重點放在貨币的持有方面,用數學方程式表示:Md=k·PY

式中,Y代表總收入,P表代表價格水平,k代表以貨币形式保有的收入占名義總收入的比率,Md為名義貨币需求。

劍橋方程式開創了貨币需求研究的新視角——從貨币對其持有者效用的角度研究貨币需求。不僅包括發揮交易媒介職能的貨币,還包括發揮資産職能的貨币。利率成為影響貨币需求的不容忽視的因素之一——權衡性貨币需求理論。

兩個方程式的區别:一,從表面上看,二者的區别在于兩點:收入Y代替了交易量T;個人持有貨币需求對收入的比率k代替了貨币流通速度V。二,深層次看,二者表明決定貨币需求的因素是不同的。劍橋方程式從人們的持币動機入手,包含了更多的因素。

貨币需求的數量理論(貨币需求理論)4

凱恩斯學派的貨币需求理論:流動性偏好說——三動機理論

凱恩斯的貨币需求理論是一種權衡性的貨币需求理論即流動性偏好說。流動性偏好說:人們之所以持有貨币,是因為貨币具有很好的流動性。

凱恩斯對貨币需求理論的突出貢獻:三種動機

交易動機:即人們為了應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産生的持币動機。

預防動機:既人們為了應付不測之需而持有貨币的動機。

以上兩種動機可以一同歸入交易性貨币需求的範疇。它們所引起的貨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數。用函數式表示為:M1=L1(Y)。式中,M1表示滿足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而需要的貨币量,Y代表收入,L1代表Y與M1之間的函數關系。

投機動機:即人們為了保存價值或财富而産生的持币動機。持投動機是凱恩斯貨币需求理論中最具創新的部分。投機性貨币需求最主要受利率影響,是利率的遞減函數。原理用函數式可以表示為:M2=L2(i)。式中,M2代表投機性貨币需求量,i代表利率,L2代表i與M2之間的函數關系。

流動性陷阱( Liquidity trap):即當一定時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時,人們就會産生利率上升從而債券價格下跌的預期,貨币需求彈性變得無限大,即無論增加多少貨币供給,都會被人們以貨币形式儲存起來。

貨币總需求等于貨币交易需求、預防需求和投機需求之和,所以貨币總需求的函數式是:M=M1 M2=L1(Y) L2(i)=L(Y,i)

利率成為貨币需求函數中與Y有同等意義的自變量。

貨币需求的數量理論(貨币需求理論)5

現代凱恩斯學派對凱恩斯貨币需求理論的發展(進一步強化利率對貨币需求的影響作用):

平方根定律:美國經濟學家鮑莫爾運用存貨理論深入分析了由交易動機産生的貨币需求同利率的關系。

立方根定律:美國經濟學家惠倫、米勒和奧爾等人對預防性貨币需求同利率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提出了立方根定律。

資産組合理論:托賓提出“資産組合理論”發展了凱恩斯的投機性貨币需求理論。

貨币需求的數量理論(貨币需求理論)6

弗裡德曼的貨币需求理論

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弗裡德曼采用微觀經濟理論中的消費者選擇理論,發展了微觀貨币需求理論。

弗裡德曼認為,影響人們貨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三種:收入或财富;持有貨币的機會成本;持有貨币給人們帶來的效用(U)。

綜合以上三類因素,可得到一個标準的貨币需求函數式:

貨币需求的數量理論(貨币需求理論)7

式中,Y代表永恒收入(過去收入、現在收入和未來收入的加權平均值),W是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的總額,rm代表股票的收益率,rb代表債券的收益率,re代表貨币的收益率,1/P·dp/dt代表物價的變動率(rm,rb,re是持有貨的機會成本變量)。關于此公式,首先我們知道,貨币需求與Y成正比,與W成反比,與機會成本變量乘反比,與效用(U)成正比。其次我們應該知道,弗裡德曼的貨币需求函數,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貨币的口徑問題,二是着重強調了永恒收入對貨币需求的影響。

貨币需求的數量理論(貨币需求理論)8

凱恩斯學派與貨币學派之所以争論到底是規模變量(收入)還是機會成本變量(利率)對貨币需求發揮決定作用,其最終目的都是解釋如何才能更好的實施貨币政策。

凱恩斯學派強調利率對貨币需求的影響,論證了貨币需求由于受到人們主觀預期的影響而變化莫測,中央銀行調控貨币供給量無法與其保持一緻。因此,中央銀行貨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不應盯住貨币供應量,而應選擇利率。

貨币學派強調收入對貨币需求的影響,則表明貨币需求因恒久收入的穩定而具有穩定性,中央銀行可以采取穩定的貨币政策操作以保持貨币供給與貨币需求的一緻性。因此,中央銀行可以盯住貨币供給量,将其作為貨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貨币需求的數量理論(貨币需求理論)9

20世紀中葉以後,學者對貨币需求的研究,主要圍繞利率和貨币需求的關系以及貨币需求函數的穩定性這兩個問題來進行實證檢驗。貨币需求理論研究歸根結底是為貨币政策服務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