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證監會對康美藥業的财務造假做了處罰:
對21名責任人員處以90萬元至10萬元不等罰款,對康美藥業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馬興田等6名主要責任人采取10年至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将康美藥業及相關人員涉嫌犯罪行為移送司法機關。
這份處罰比起瑞幸的22億造假帶來的後果簡直不值一提,投資者借爹媽的股票賬戶打個新股都要被罰50萬元,而康美藥業如此嚴重的财務造假行為隻罰了60萬元,甚至都不用退市。
更為諷刺的是,康美藥業處罰結果的第二天,公司股價竟然一字闆漲停。而同樣遭遇的瑞幸咖啡,複牌首日卻暴跌36%。
(來源:央視新聞)
而這一切與當年康美被爆300億造假時的轟動相比,也顯得太過平淡。
2019年4月29日,康美藥業昭告天下:
2017年的應收賬款少計6.4億元,存貨少計195億元,在建工程少計6.3億元,造成貨币資金多計299億元,其他财務費用少計2.29億元。
一句話概括:由于賬務記錄的問題,康美藥業記賬多賺了300億,現在發現記錯了。
這聲驚雷響徹整個A股市場。
但康美藥業董事長馬興田則表示:财務造假和财務差錯是兩回事。一句話說的倒是舉重若輕。
從1997年到至今,康美藥業已從小藥店發展成醫藥第一股,中國企業500強……而馬興田家族以330億财富位列2016年胡潤百富榜第46名。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馬興田見過了大場面,養成了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淡定,不過倘若他沒遇見命裡的貴人,恐怕也不會有如此氣焰。
貴人相助馬興田生在一個典型的潮汕小村莊,高中辍學後就離開了農村,去城市打拼。
20世紀90年代,恰逢全民下海經商熱潮,個體戶、民營企業主、國企改革家、自主創業者、鄉村能人、邊貿開拓者……各領風騷好幾年,為激蕩的大時代留下了生動紀錄。
正值20出頭的年紀,打工期間馬興田也萌生了自己做生意的想法,但一直苦于沒有本錢,生活十分落魄。
很快,馬興田遇到了愛情——許德仕的二女兒許冬瑾,也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
嶽父許德仕的中藥倒賣生意非常紅火,許冬瑾之前一直幫着父親打理生意,積累了不少中藥知識,有籌碼在手,二人合計,不如順應時代大潮也創個業。
結婚後,他們拿着許德仕給的一筆啟動資金,開了一家經營藥品的門店。
随後,靠着囤積三七藥材,馬興田意外發了一筆财,賺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7年,28歲的馬興田和許冬瑾,創立了康美藥業,翻開新的曆史篇章。
他絕不會想到,這個藥廠會在20年後發展成一個覆蓋中醫藥全産業鍊的龐大商業帝國,一個人們津津樂道的“藥王傳奇”。
資本之力生意做得越來越大,馬興田的手腕也一天比一天厲害。
2001年康美藥業就赴A股上市,此時距離公司成立才4年時間。
(馬興田與妻子許冬瑾)
當時康美藥業上市融資時是以西藥的名義,承諾募集的2.16億全部投向四個西藥項目。由于财務狀況不達标,馬興田通過行賄創業闆發行監管部副主任李量,康美得以順利上市。
上市後不久,馬興田立馬變臉。将承諾的西藥生産轉型為中藥飲片貿易,開始了一段套路深似海的旅程。先是囤積三七,後又炒房地産,左手拉着廣發證券,右手聯絡潮汕私募。
如果不是後來證監會的調查,康美賬上到底有多少錢,庫裡到底有多少貨,将會成為永遠的未解之謎。
賄賂有了第一次,就一定有第二次。
從2014年1月份開始,康美藥業連發4則公告,宣布已與廣東省普甯市等共81家醫院簽訂藥房托管協議,轟動一時。
馬興田當初為了拿下揭陽所有醫院的所有藥房,帶着自己的二把手李建勝,一同給廣東省食品藥監局安全生産監管處的處長蔡明,送了三次錢,共計30萬港元。
後來由于蔡明事發,這些舊事後來一并被挖了出來。
但馬興田和康美并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繼續馳騁商場。
2015年,嘗到“壟斷”甜頭的康美藥業試點“智慧藥房”,開始向醫藥O2O轉型。期間有合作醫院的醫護人員,挂出條幅反對康美對藥房的壟斷,但最後也沒有得到什麼回應。
2017年,康美藥業市值突破千億元的時候,馬興田正參加一個聚會,閑時他打開手機軟件,看到公司突破千億元市值,沒有開懷地大笑慶祝,甚至沒有内斂地微笑,他隻是找了張椅子坐下,靜靜地發了一下呆。
“我覺得肩上的擔子越來越沉重了。”馬興田說,除了自己給自己壓力,還要考慮到投資者的利益,考慮到企業1萬多名員工的未來。”
那時馬興田一面暢想着看康美的下一個輝煌的20年,又回首往昔,總結到:
康美藥業能走發展得如此之好,得益于這個偉大的時代。出生于廣東這片創業創新的沃土,趕上了改革開放,趕上了中國經濟的全球崛起、證券市場的繁榮發達,尤其是趕上了今天無比精彩的互聯網時代,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
“我們打造的是一個全産業鍊的企業,正是這一點把我們和别人真正區分開來了。”馬興田對于自己的戰略相當滿意。
康美藥業的産品從初期的幾個單一品種,到如今涵蓋中藥飲片、中成藥、西藥、保健食品、食品等系列數萬個産品,業務貫穿中醫藥産業鍊上、中、下遊各個關鍵環節;
總資産從創立之初的不足2億元發展到2017年的近600億元,增長329倍;
利潤從初期的1300萬元發展到2016年的超33億元,增長256倍;
市值從上市之初的8.9億元,到2015年首次突破1000億元,增長120倍以上,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上首個突破千億市值的醫藥上市公司;
從1997年到2017年,康美藥業迅速發展壯大,成為中國民族醫藥健康産業的一面旗 幟,位列全球企業2000強、中國企業500強……
是啊,如此功績,當然輝煌,隻是裡面摻雜了太多謊言。
人造泡沫從2016年開始,馬興田開啟了瘋狂的擴張。
比如在2017年,康美藥業發行了3支短期融資券和3張中期票據;在2018年,更是發行了6支短期融資券和4張中期票據,并發行兩次公司債。Wind統計數據顯示,康美藥業在2016~2018年共募資448億,是其在之前14年融資額(229億元)的兩倍。而其在其自2001年上市至2015年的融資活動并不活躍。
瘋狂的負債擴張卻沒有帶來業績的同樣增長。2016~2018年,康美藥業實現營收216億、176億和194億,實現淨利潤33億、21億和11億,連續兩年大幅下滑。
盡管業績下滑,但康美的股價卻反其道而行之,震蕩上揚。
從2016年1月的低點12元,上漲至2018年5月的高點28.25元。而這期間正是康美實業、許冬瑾、陳樹雄等頻繁買賣康美藥業股票的時間。
在2016~2018年間,除了康美實業以及許冬瑾的上述定增和增持共耗資約52億元外,前述其他關聯股東的持股比例并未發生變化。
康美實業和許冬瑾逾50億元的定增和增持資金何來?
業内曝出,一位名為“陳樹雄”的自然人股東,在2016~2018年持股變動頻繁:
公司披露信息顯示,陳樹雄在2016年6月首次買入康美藥業5300萬股,進入前十大股東,緊接着在6月30日之前迅速減持并退出前十大股東。随後陳樹雄又增持,在當年三季報中以6134萬股進入前十大股東,并在2016年年底前退出十大股東。2017年四季度,陳樹雄又增持,以8334萬股出現在康美藥業前十大股東中,市值約20億元,後經曆小幅增持和減持,在2019年一季度又從前十大股東消失。
操縱股價,讓康美在利潤下滑的之時,股價卻逆流而上,但随着事情見諸報端,康美也開始了股價閃崩。
2018年10月媒體曝出,康美藥業涉嫌操縱股價、内幕交易。深圳博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廉君,已于大約兩周之前被公安經偵部門采取強制措施,操縱标的可能涉及康美藥業。當年10月16日開盤後,康美藥業股價閃崩跌停,加上康美藥業被媒體質疑其存貸雙高、股東質押比例過高等問題,幾日裡市值蒸發300多億,并“失守”千億市值大關。
除了在資本上運作,為了更賺錢,馬興田選擇了降低産品品質。
16年到17年期間,康美藥業的菊花茶、菊花、人參産品分别因違法添加行為、農藥殘留量項目等不合格,多次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處罰、通報。
同樣是賺錢,他的老婆許冬瑾則選擇了傳銷。
2018年1月,多家媒體發布消息,稱康美藥業在多個非直銷區域開展直銷活動,涉嫌傳銷行為。
康美傳銷報道一出,股價應聲10天下跌了400億。
2019年3月,一份四川省阆中市市委原書記蔣建平受賄罪一審刑事判決書又引起了媒體對于康美藥業行賄案的關注。
在上述判決書中,康美董事長馬興田是行賄人之一。
權威渠道顯示,從2000年至2015年,康美藥業曾四次卷入貪腐案件,這已經是康美藥業第五次被坐實。
盡管馬興田癡迷于資本運作,行賄貪腐,财務造假百億,經營不力,夫人許冬瑾涉嫌傳銷,但馬興田和康美似乎從未遭到嚴厲的懲罰,财務造假被罰款60萬,可以說是九牛一毛。
家族企業在A股市場上,像康美這樣的企業并非一家。
2019年7月,康得新被曝出,四年累計虛增利潤總額119.21億元。僅一年半時間,康得新就從光環滿身、市值千億的白馬成長股淪落到要被強制退市。
康美被處罰的力度小,顯然運氣好了那麼一點,但是它與康得新患的病卻極為相似。
“康美藥業和康得新這兩家公司,其實有非常明顯的共性。比如,實際控制人對上市公司的高度控制,搞得上市公司在财務上像一家私人公司似的,内部監督機制和财務獨立性形同虛設。不管是康得新的鐘玉還是康美藥業的馬興田,在上市公司的财報上做些手腳簡直就如探囊取物一般,根本就沒有阻力。”業内人士分析指出。
一位券商從業者感到十分憤慨:“你看看馬興田,既是康美藥業的實際控制人,也是康美藥業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他老婆是許冬瑾,許冬瑾是康美藥業的副董事長兼副總經理。這樣兩個人一起搭檔,你說你想要什麼樣的财務報表吧?”
業績巨額虛增之外,作為國内最大的中藥飲片企業,康美藥業的主營中藥業務增長已出現乏力迹象,而馬興田的頻繁資本操作也隻是營造了幻夢一場,并沒有給康美帶來實質性的進步。
從最開始馬興田的發家就可看出,他并未傳承到中醫、中藥的濟世救人的精神,做公司最首要的目的就是賺錢。
作為中國資本市場市值率先突破千億的醫藥企業,由馬興田一手做大的康美一直呈現給大衆投資者的是中藥懸壺濟世的反面:大筆資金投入營銷忽視質量精進,行賄官員醫生獲取市場壟斷,囤積原料居奇、經營數據造假……
(廣告片康美之戀)
康美當年有一支廣告“康美之戀”,唱出了愛情的纏綿悱恻,火遍了大江南北。如今再回看康美藥業的發展史,的确也是可歌可泣,輝煌宏大的叙事手筆。
隻是不知,這故事最後将如何收場。
參考:經濟觀察網 《故事,謊言,幾阕資本春夢》
界面《 揭底關聯方賬戶,誰在買賣康美藥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