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AC汽車# 3.69億#潤滑油傳銷大案
外部大環境不景氣之際,也是多事之秋。繼大胖子汽車服務聯盟跑路事件後,後市場又爆出一起涉案近4億元的潤滑油傳銷大案。日前,山東省桓台縣公安局公布案情:2020年3月,該縣公安局接到群衆舉報,稱縣内有人打着銷售潤滑油名義發展下線人員入會,并通過不限層級、不限人數、無限層購物返利方式參加市場銷售,涉嫌傳銷。據多家媒體報道,山東華汽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汽動力”)核心成員以上述方式吸引住廣大車主、汽修廠等群體申請加入,總共發展會員11萬餘人,形成等級270層,涉案金額達3.69億元,涉及全國30多個省、自治區、市轄區。今年2月16日,該案二審判決結果公布,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此前該案經檢察院提起公訴,一審法院判處三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二年至九年不等的刑罰,并處150萬元至80元不等的罰金。AC汽車專欄作者黃衛強在《細說汽車後市場“傳銷”套路》文中所述,發生在汽修行業的傳銷案例,主要以銷售高頻率的潤滑油或高毛利的養護品為主,其中汽服門店是不可或缺的環節。然而傳銷騙局都具有明顯不合常理的特征,這起潤滑油傳銷案鍊條上超11萬人甘心涉足其中,不得不引起行業警惕。01、返利模式難以為繼,典型龐氏騙局其實,“華汽動力潤滑油涉嫌傳銷”早在2019年就已經被《消費日報》詳細報道。
▲截圖來自消費日報網報道标題裡的“官方”是指哈爾濱市場監管局,其分局負責人曾表示,《禁止傳銷條例》對傳銷有明确定義:組織者或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的。也就是說,官方認定華汽動力潤滑油具備交納入門費、拉人頭、以直接或間接人員為依據計酬的三大傳銷特點。一方面,華汽動力要求車主購買不同數量的潤滑油,以獲得會員資格,後者主要分為四檔:入會費1700元為銀卡會員,包括2次換油;入會費3400元為金卡會員,包括4次換油;入會費6800元為鑽卡會員,包括8次換油;入會費17000元為VIP會員,包括20次換油。另一方面,針對汽服門店,交納5(參數丨圖片).44萬元加入成為華汽動力換油中心。緊接着,再利用返利模式抓住會員快速賺錢的心理:無論身處哪一檔會員,都享有産品推廣權,以發展人員數量作為返利依據,引誘會員積極發展下線會員獲得返利。按照會員級别不同,獲取不同層級返利;比如汽服門店入會費高,但後期隻要發展兩個門店會員,即可獲得高達3.08萬元返利。具體來看,返利主要有“分享獎”、“銷售獎”、“推薦獎”、“管理獎”、“幸運獎”等。根據庭審中檢察官答辯,可知細節。第一,以分享獎為例,會員A繳納1700元會費入會後,發展下層兩名會員B、C雙軌對碰,A即能獲得680積分返利(積分可1:1兌換現金),B、C繼續發展下層會員對碰後,A能獲得1360積分的返利,同時B、C亦能獲得680的積分,且A、B、C等會員的下線繼續發展下線,上層會員能夠繼續無限層級獲得返利。檢察官認為,這種返利比例和數額、層級明顯不符合以銷售産品為目的的公司可能設定的返利模式。第二,案發前華汽動力公司收入會費3.69億元,将會員返利 1:1 發放積分,已發放獎勵積分3.65億元,即華汽動力公司收取的會費幾乎全部用于給上層會員返利。這表示,後期必須有源源不斷的新會員支撐,否則返利模式難以為繼。第三,被告人有騙取他人财物的主觀故意,因為其明知公司經營模式難以長期維持,仍然用涉案資金購買了6套辦公房産、1套住宅、近2000萬元的保險、1家潤滑油廠的股權等,上述資産在案發後均被凍結。不難看出,華汽動力對外宣傳的經營模式是典型的龐氏騙局,也證明其本身就是一個傳銷組織,最終以法院依法判處重刑而收尾。
02、會員超11萬人,為何能讓人趨之若鹜?華汽動力從2018年5月注冊成立,到2019年5月被媒體報道時,短短一年時間内,在全國吸引加入的汽服門店達到2000家,會員人數突破20萬。直到2020年案發,仍有11萬餘名會員。為什麼華汽動力能在短期内吸引衆多參與者?AC整理資料得出兩個原因:一是高回報的返利得以兌現,二是“機油抗磨試驗”的宣傳深入人心。首先,華汽動力對會員返現的設置更為精細化。一是會員返現封頂金額為入會費的兩倍,如某1700元的銀卡會員每天3400元返現封頂,金卡會員、鑽石卡會員、VIP會員以此類推。而且采用日薪制,一天一結算,一周一開支。二是對會員所獲提成也進行相應分配,如日賺1萬元,其中提現部分為50%,公司平台維護費和稅費為10%,剩餘40%則作為消費積分在賬戶積存,當累計至15萬積分時,公司會支付一台價值50萬元奔馳車首付款,剩餘的購車款也由發展下線團隊的返利支付。據《消費日報》消息,在2019年元月全國各地上千名經銷商齊聚的年會上,華汽動力對積分達到獎勵要求的經銷商,共獎勵了83台奔馳汽車。其中,銷售業績突出的經銷們曾是出租司機、收銀員、扒胎工等,都在短時間内獲得了豐厚返利。據華汽動力經銷人員透露,對于他們來說,拉人頭入會的方式并不難:車裡裝着小黑闆用于畫下線提成圖,拉着抗磨試驗機,做潤滑油抗磨實驗給新人看。其次,機油抗磨試驗的慣用手法容易蒙騙不懂行的人。有自稱是華汽動力經銷人員向《消費日報》記者演示了抗磨實驗:在一台潤滑油抗磨試驗機油槽内倒入潤滑油,電機轉動使油槽内的滾輪與光滑的鋼柱相摩擦,在機器另一端不斷壓上砝碼,直到滾輪和鋼柱受壓到極限不再轉動,再查看光滑的鋼柱體上磨痕是否明顯。經過實驗對比,某國際品牌潤滑油到第3塊砝碼時,滾輪停止轉動且磨痕明顯;而華汽動力潤滑油則能加到第6塊砝碼,鋼柱體上隻見輕微磨痕,以此來證明後者性能更佳。然而綜合多位行業人士的否定意見可知:潤滑油包含抗氧、清潔、散熱、密封、潤滑等多項指标,簡單的抗磨實驗不足以說明問題;而且要想獲得足夠的抗磨效果,隻需保證潤滑油中的極壓抗磨劑含量超過800ppm即可。因此,抗磨實驗是利用不對稱信息,達到暗示消費者自家潤滑油優于其他品牌潤滑油的目的,是一種很低級的營銷方式。
▲截圖來自消費日報網報道可是在《消費日報》曝光的文章下方,仍然有人不覺得自己被騙,還以親身經曆講述華汽動力潤滑油的諸多好處。03、門店為何甘願被利用?對華汽動力來說,門店才是他們最好的發展對象。黃衛強在上述文中表示,因為對門店不僅能收取會員費,而且還能售出大量潤滑油産品,并且門店作為消化車主需求的端口,還能發展更多車主加入,再以層層分傭的形式分配利益,反過來能控制加入的門店。而奇怪的是,汽服門店在集客引流時,為了更大程度獲取流量,或多或少會采用裂變式營銷,但僅止于一級或二級層面,以避免觸犯到法律。由此可見,門店老闆們都比較了解傳銷特征以及傳銷的本質,但為什麼會甘于為人所用呢?有行業人士表示,門店交納的會員費裡包含大量潤滑油産品,而且後期進貨價也遠遠低于市場價格,能從中賺取大額差價。但這其中也有兩點緻命漏洞:一是從潤滑油單價上看确實省錢,但需要大量備貨占用流動資金也大,降低了門店的抗風險能力;二是産品價值大于使用價值,會導緻使用華汽動力潤滑油的車輛在後期出現問題時,損害車主對門店的信任,從而動搖門店長期經營的根基。屆時,為此買單的一定是車主和門店。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此前被媒體報道、涉嫌傳銷的“車小将”已是前車之鑒,華汽動力大案殷鑒不遠。參與擊鼓傳花遊戲的玩家中,注定沒有赢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