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搶明前龍井茶嘗鮮的季節。
在這個春意盎然的季節,都會有些家裡有礦的朋友,不惜一擲千金,購買非常珍貴(其實是死貴死貴)的明前西湖龍井,甚至是明前獅峰龍井,然後再用高超的沖泡手法,成功将價值上萬元一斤的好茶泡成一百元一斤普通綠茶。
然後喝完,大家一齊稱贊,不愧是明前龍井,好茶,就是苦了點。
茶葉是貝葉好朋友。貝葉實在不忍心,好茶懷才不遇,而郁郁不得志。因此,貝葉來介紹“三種毀掉一杯好龍井的泡法”,望大家看着這個地标,繞道而行。
毀茶泡法一:像我爺爺一樣拿保溫杯瘋狂地泡它
我爺爺是貝葉喝茶的啟蒙老師。那種喝法大家應該都見過,抓一小把茶,放入碩大的并不保溫的保溫杯裡,倒入開水,喝完了又續水,這樣可以喝一天。
那時我覺得茶葉和中藥是一個味。濃郁的苦澀味沖擊我的味蕾,是捏着鼻子喝下去的。
後來貝葉知道,智慧的爺爺在泡茶這件事上,并不是很智慧。特别是看到評茶師行雲流水的泡茶,知道蓋碗是什麼東西後,瞬間化身小迷妹瘋狂打call!
而且爺爺的茶非常便宜,随便怎麼泡,喝着解渴,不心疼。
但為了喝鮮、昂貴的明前龍井就不一樣了,一萬塊錢一斤的茶得泡出它應該有的滋味,如果像我爺爺一樣拿保溫杯瘋狂地泡它,那幹嘛花那個錢呢,是不。(來源:貝葉集選)
貝葉應對手冊
保溫杯悶泡,茶葉中的茶多酚、單甯等物質會過度浸出。茶湯自然色濃味苦,不适的口感一覽無餘。一般泡龍井,玻璃杯、蓋碗都可以。用玻璃杯,可以觀賞到龍井優美的外形;用蓋碗可以讓更好地品嘗到茶的滋味和香氣。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方便選擇即可。
不過大家要注意,用蓋碗泡也不要悶泡,不然和用保溫杯泡有什麼區别,倒入熱水後,15s左右快速出湯。切記!!!
一般情況下,龍井在前三泡都可以用快出水的方式,若察覺茶湯的滋味變淡,可适當結合悶泡的方式,讓茶葉的内質深層釋放。
毀茶泡法二:用高溫讓明前龍井盡情綻放别以為選對器具就萬事大吉了。
很多茶葉對水溫對泡茶的影響不在意,水一開,便咕噜咕噜淋在茶葉身上。這種方式對付岩茶、黑茶還可以,但若用在龍井身上,茶湯想不苦都難。
要說溫度對一款茶的影響有多大,貝葉會肯定地回答你:很大!非常大!
不信?拿點鮮嫩的茶葉試試。
沸水沖泡往往很容易燙傷龍井鮮嫩的芽葉,将葉片燙成黃色,破壞了它的觀賞性。同時,高溫的作用,會讓咖啡堿等物質大量釋放,茶湯苦澀味增強,影響口感。
貝葉應對手冊
可以說每種茶都有最适合它的溫度,沖泡龍井,貝葉推薦80℃-90℃的水溫。
可以等開水涼一段時間再沖泡。也可以交給功能更好的水壺。現在有專門的燒水壺,底盤上會顯示當前的水溫,根據需要的溫度燒水即可。
毀茶泡法三:熱情好客or意圖炫富地抓了半把茶葉國人向來熱情好客。給家裡的客人盛飯,不管人家吃不吃得下,非得在飯碗裡,堆個小山丘才算數。或者,弄一大桌子菜,吃不完剩下的,自己得吃一周,才覺得算是盡了地主之誼。
熱情好客或者意圖炫富的你覺得喝明前龍井茶也得這樣。找來了玻璃杯和蓋碗,水溫也等到了85度,結果,抓了半蓋碗茶葉。不出意外。這杯茶,大概率喝着是苦澀的。
貝葉應對手冊
不同茶有不同的合适的茶水比,掌握好茶水比也是泡好一杯茶的關鍵因素。
對龍井來說,一般來說,120ml的蓋碗,放3g茶是合适的。假如用玻璃杯泡,200ml的容量,放1.5g左右就行了。因為它不及時出湯,所以要減少投茶量。
結 語除了“爺爺泡的茶”,以上這些緻命的沖泡方法都不合适泡明前龍井。茶具、水溫、時間等,雖說隻是沖泡上的小細節,失之毫厘,便是差之千裡,使茶葉的口感失去該有的滋味。(來源:貝葉集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