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幾何?豈能虛度?豈能荒廢?豈能自欺?豈能自我壓迫?一個人應如何度過自己的人生,難道不是一個值得所有人深刻思考的要事嗎?正如佛學所說,一切皆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靜下心來思考這個問題?又有多少人能夠在這個問題上自覺地借鑒那些可以稱得上是偉人的人生?
曾經有位哲人嚴肅地指出:“沒有經過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一定也會有人說,很多人都沒有思考過這類問題不是也過了一生嗎?這個問題還需要争論嗎?
事實上,很多人隻有在自己即将離開人世的時候才會去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這類問題。但是,一個人在這個時候再去想這類問題不覺得有些晚嗎?實在講,一個人與其渾渾噩噩和人雲亦雲地度過一生,為什麼不去盡早地深度思考此類問題後,再去從容地過一種經過自己獨立思考的生活呢?
在思考人生意義和價值的問題上,借鑒人類聖賢的經典無疑是一種好方法。因為,人們可以借助于這些經典去重新思考那些對所有人的人生來講都是最值得思考的大問題和好問題。對于我個人來講,我通過閱讀經典,并經曆了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充分體驗人生的過程後,我得出了一個自認為很重要的結論:自得其樂,不亦說乎。其基本含義是:在充分與深刻地認識人性的基礎上,積極、快樂地生活,順其自然,不争不搶,不嗔不喜,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隻做那些應該做且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使自己的心态保持一種清淨、平和的狀态,讓生命之花自然生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