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心累沒有動力是什麼原因

心累沒有動力是什麼原因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04:09:39

心累沒有動力是什麼原因?生命不息心跳不止,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心累沒有動力是什麼原因?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心累沒有動力是什麼原因(如果是這三種原因引起的)1

心累沒有動力是什麼原因

生命不息

心跳不止

在人體各個器官中

心髒堪稱名副其實的勞模

心髒一旦倒下

将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帶來一系列的危害

衆所周知,心髒的疾病有很多種。其中最讓人談虎色變的,莫過于“心髒的癌症”——心衰。

日前,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副院長、心内科主任魯志兵教授接受極目新聞記者專訪,詳細介紹了“心髒的癌症”及其治療新進展。

極目訪談

心髒的“慢性癌症”

什麼是心衰,為什麼它被稱為“心髒的癌症”?

“心力衰竭是各種心髒疾病的終末期表現,也被稱為心血管疾病的‘最後戰場’”。

常年與各種心髒疾病“正面交鋒”,魯志兵教授用一組數據,說明了心衰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的沉重負擔:心衰在我國成年人中的患病率達到1.3%,有幾千萬的患病人數,引起死亡的有幾百萬例。

魯志兵教授

人們常說“心好累”,那麼,真正讓心髒受累、導緻心衰的原因是什麼?

魯教授介紹,心力衰竭的病因有很多種,一部分可以找到原發病因,比如難以控制的頑固高血壓,或者沒有進行治療的高血壓,久而久之會讓心髒會擴大,導緻心衰;冠心病、心肌梗死也是造成心肌收縮力下降、引起心衰的重要原因;

還有部分心衰是由于心髒本身的發育問題造成的,沒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

最後一種找不到明确病因,是原發性擴張型的心肌病,臨床又稱擴心病。

臨床上,醫生主要是結合病人的既往基礎心髒病,包括是否有高血壓、冠心病,是否得過心肌梗死,或有不明原因的心髒擴大等,再結合彩超、胸片、化驗等檢查來綜合判斷。

即便是心力衰竭,其涵蓋範疇也非常廣,比如根據嚴重程度分一、二、三、四級,根據收縮功能不全還是舒張功能不全,又分收縮性和舒張性心力衰竭。

藥物治療存在“盲區”

治療心力衰竭,首先要找到原發病因。針對不同病因的心衰,目前的治療分藥物和非藥物兩種方式。

藥物方面,分急性發作期和慢性緩解期。急性期内,一般通過利尿、擴管、強心,緩解發作期的各種症狀,通常效果不錯。

而在緩解期主要是逆轉或延緩心髒的擴大,延長患者的生命,“不過,目前慢性緩解期的藥物治療效果并不好,很難延緩心衰的發生發展。”魯教授說。

藥物治療的空白,讓醫學界不斷探索新的非藥物治療方式。魯志兵教授介紹,目前使用較多的心髒再同步化治療(簡稱CRT),其治療機制,是在患者心髒植入電極,讓左、右心室同步收縮,從而讓心髒逐漸縮小、心衰逆轉,“遺憾的是,臨床上不少心衰患者的左、右心室收縮本身就是協調、同步的,所以CRT對這部分患者是無效的。”

用藥效果不好,CRT又不适用,針對這種棘手狀況,一項全新的“黑科技”——心髒收縮力調節器(CCM)出現了!

魯教授解釋:心髒在收縮時,需要鈣離子的釋放,以及負責心髒收縮和舒張的一系列蛋白的配合。心衰發生發展的過程中,鈣離子及相關蛋白處于紊亂狀态。

CCM就是在心髒收縮的不應期裡,給予一個高頻刺激,以釋放鈣離子,并讓心髒收縮的蛋白表達逐漸正常化,從而改善心髒收縮功能。觀察發現,随着時間延長,患者的心髒會慢慢縮小,并最終逆轉。

另一方面,在心髒收縮的不應期裡,CCM的刺激信号能激活心髒表面的感受器,興奮迷走神經的中樞,使其對抗交感神經的興奮。通過這個機制,也能改善和逆轉心衰的發生發展。

創新技術調節心髒收縮

2022年3月,50多歲的患者雷先生,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成功接受心肌收縮力調節器(CCM)植入手術,成為華中地區公立醫院中首個“吃螃蟹的人”。這也是魯志兵教授團隊完成的首例CCM手術。

“病人需要長期透析,所以打算腎移植,但因為心功能不全,不能進行移植手術。”據介紹,剛入院時,雷先生的狀況非常差,胸悶、心慌、氣促、水腫,腎功能不好加重了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又增加了腎衰治療的難度。

魯教授團隊為其進行了詳細的術前評估,認為是非常好的CCM适應症。

整個手術過程大約一小時,植入方式和普通起搏器類似:在病人鎖骨下區域做一個小切口,制作一個囊袋,将兩根電極植入到心室腔,并将調節器植入。術後七到十天後,即可拆線出院。

手術後的超聲檢查顯示,雷先生的心功能得到迅速改善,射血分數從術前的25%增加到50%,氣促明顯緩解。心功能的改善,還增加了腎髒供血,術後第二天,病人的小便量也明顯增多。采訪中,雷先生對手術效果十分滿意,表示目前胸悶及血壓都有明顯好轉。

“相對于傳統藥物治療,CCM的優勢十分明顯。”魯志兵教授表示。首先,它的效果立竿見影,病人術後短期内心功能得到明顯提升,症狀明顯改善。其次,它充電便捷,每充一小時可以管兩到三周,一旦植入幾乎可以管終生。

快 問快答

1、當身體出現哪些症狀時,需要警惕心衰?

魯志兵教授:心力衰竭的表現多種多樣,其中大部分的患者會有呼吸困難、氣促、胸悶、疲勞等症狀。部分患者在心衰的基礎上,會導緻惡性心律失常,乃至猝死,所以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

2、如果被确診為心力衰竭,日常應該怎麼保養?

魯志兵教授:日常生活中,心衰病人要注意休息,控制鹽和水的攝入。尤其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因為肺部感染是導緻心衰急性發作的最常見原因。

3、心肌收縮力調節器(CCM)的效果這麼顯著,哪些患者可以進行這種治療呢?

魯志兵教授:CCM并非普适性手術。是否能進行該手術,需要專業醫生進行詳細評估,簡單來說,就是從心電圖看,屬于窄QRS類型的心衰人群。

采訪 極目新聞記者劉微

來源: 極目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