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上海聯賽四強生死戰

上海聯賽四強生死戰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6 01:21:17

上海聯賽四強生死戰?東方網記者劉輝9月21日報道:9月21日下午,經過4天的激烈角逐,第二屆上海杯象棋大師公開賽在“申城之巅”上海中心收枰回顧本屆比賽,有三個維度讓人印象深刻:有熱度、有高度、更有廣度作為上海城市自主品牌的頂級賽事,助力“國際體育賽事之都”建設的同時,上海杯引領象棋運動走出上海,邁向新高,推動傳統國粹與世界交融交彙,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上海聯賽四強生死戰?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上海聯賽四強生死戰(有熱度有高度更有廣度)1

上海聯賽四強生死戰

東方網記者劉輝9月21日報道:9月21日下午,經過4天的激烈角逐,第二屆上海杯象棋大師公開賽在“申城之巅”上海中心收枰。回顧本屆比賽,有三個維度讓人印象深刻:有熱度、有高度、更有廣度。作為上海城市自主品牌的頂級賽事,助力“國際體育賽事之都”建設的同時,上海杯引領象棋運動走出上海,邁向新高,推動傳統國粹與世界交融交彙。

“有熱度”讓千人賽更刺激

象棋是是群衆基礎最雄厚的智力運動之一,上海也誕生了胡榮華、單霞麗等多位全國冠軍。上海杯象棋大師公開賽旨在打造成為既有高水平專業選手又有廣泛參與度的品牌賽事,其成功舉辦,也為全世界象棋愛好者搭建起了一座多元文化溝通交流的橋梁。

第二屆上海杯象棋大師公開賽設專業組、海外組、名人邀請賽、青少年組和業餘組,不僅高水平象棋選手們可以“針尖對麥芒”,普通象棋愛好者也能夠“争霸”楚河漢界。棋手線上線下跨越“楚河漢界”,交流國粹文化。

青少年團體賽由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象棋協會組隊參賽,最終上海市象棋協會隊以全勝戰績奪冠。名人邀請賽邀請各省市象棋協會代表和著名企業家參賽,廈門隊、嘉定隊、吉林隊獲得前三名。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首屆賽事,本屆上海杯象棋大師公開賽在去年設項的基礎上還增設了業餘組比賽,吸引更多象棋愛好者參與到賽事中來。今年7月起,業餘組比賽在嘉定、黃浦、徐彙、靜安等區舉行了10場分站賽,每場比賽各有100名棋手參賽,業餘組比賽因此被美譽為“千人賽”。多站比賽中,不少小棋手成績出色,預示着上海象棋的可喜未來。

“有高度”源自一個金點子

決賽是象棋界的“巅”峰對決。當決賽來到申城地标建築物——632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廈119層進行,為這場高水平決戰增添了另一個維度的解讀。據悉,将比賽搬到上海中心,這個點子最初是已故的世界象棋聯合會永遠名譽主席、中國象棋協會和上海棋院顧問王銘先生提出的。首屆上海杯舉辦期間,賽事主辦方與上海城投集團一起,将這個美好的願望最終兌現,成就“楚河漢界,巅峰對決”的佳話。

值得一提的是,“巅峰決賽”還有隐藏彩蛋。年逾七旬的象棋泰鬥、特級大師胡榮華正裝亮相,為廣大棋友奉上精彩棋評。談到這次出席,胡大師說:“我沒有離開象棋,重大的比賽都有關注,會與象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上海中心進行的這場上海杯專業組決賽,我擔任解說嘉賓,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欣賞巅峰對決。”

“有廣度”讓象棋傳播更遠

在本屆比賽的海外組方面,本屆賽事再次在全世界象棋愛好者中掀起象棋熱潮,來自亞洲、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四大洲23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0名棋手參加了海選,通過層層選拔最終決出約80人參加正賽,其中不少是非華越裔棋手。

上海杯象棋大師公開賽期間也再傳喜訊,歐洲象棋聯合會與上海市象棋協會正式簽約,第三屆上海杯象棋大師賽業餘組賽事将增設德國站比賽。未來,上海杯象棋大師公開賽将進一步立足本土、對标國際,為提振上海城市精神、彰顯上海城市品格,助力上海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貢獻力量,打造成為上海的一張城市“金”名片。

對于增設業餘賽德國站,歐洲象棋聯合會副主席萊德表示,象棋作為中國一項帶有漢字的體育項目,擁有其獨特的魅力,“作為歐象聯的代表,我們見證了近年來象棋在歐洲乃至全世界範圍的發展,德國、英國、荷蘭等國家,紛紛加入中國象棋的大家庭。明年的德國站,我們一定會精心籌備,全力以赴地辦好比賽,我相信德國站的比賽,一定能夠讓更多人了解、認識象棋并被吸引。”

得知上海杯象棋大師公開賽将增設業餘組德國站後,陳幸琳接受采訪時表示,象棋雖然是中國傳統文化,但近年來可以看到象棋在傳統元素中也正和一些科技相結合,國内國外也都在進行一個融合創新。德國站的開設,應該會對象棋在海外推廣起到推動作用,也能夠吸引更多海外朋友喜歡象棋,了解中國象棋,了解中國文化。

閉幕式上,世界象棋聯合會主席霍震霆先生發來祝賀視頻,祝願上海杯象棋大師公開賽越辦越好,早日打造成為全球頂尖的象棋國際品牌賽事,為象棋全球化作出更大的貢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