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道德經第11章忠言逆耳利于行

道德經第11章忠言逆耳利于行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9 03:15:43

第三十課 谷 王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

道德經第11章忠言逆耳利于行(道德經欲上必下)1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要想當上等人民,說話就必須客氣些。表現得高高在上,不會真的讓你高高在上,反而被人疏遠;平易近人才會得到尊重和擁護。我有時候會這樣,對别人錯誤的做法和想法十分看不起,想說點狠話來批評他。這實際上就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心态,一般人是不會輕易接受批評的,還會讓人覺得我不好親近。首先應該是讓别人不覺得有距離感,再委婉地表達自己的建議,并且用實際行動來引導他。

“欲先民,必以身後之。”要想當先進的人民,是事都不能争先。想要成為在人民前面領頭的人,就要把自身利益擺在人民之後,凡是有利的事,都要讓給别人。這樣才能夠得到民心,而得民心者就能得到天下。

水窮雲起

道德經第11章忠言逆耳利于行(道德經欲上必下)2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要想當上等人民的話,那麼就要學會平易近人,首先說話就要謙虛客氣。要想當先進的人民。凡事都要有擔當,把自身利益擺在他人後面。這樣才會讓别人心服口服,也就有人擁護了。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免不了接觸人,當遇到彬彬有禮、謙虛處下的人,我們内心也禁不住感動,自然而然就會向這些人靠攏。反之,遇到傲慢無禮,自私自利的人也免不了遠離。兩種人一比較,哪個得人心哪個失人心,一目了然。所以得民心者得天下,《道德經》這兩句話,也是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如何謙虛,如何禮貌待人,擺脫私心欲望的控制,發一份善心,也得一份快樂!

史健靖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