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産權日。知識産權保護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隻有保護好知識産權,保障發明創造者的合法利益,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人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活力。
當下,短視頻因其“短、平、快”的特點已經成為公衆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不僅能夠迎合當下人們碎片化的觀影習慣,還能讓視頻創作者和網友在評論區形成良性互動,衍生出更多創意。《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指出,截至2020年6月,短視頻用戶規模已經達到8.18億。
短視頻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睐,所涉及的版權問題也日益引起社會關注。尤其是當下,爆火的影視劇作品頻頻被切條、搬運、制作成短視頻,且播放量動辄上千萬。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學院院長、教授許身健告訴《方圓》記者:“面對如此海量的視頻,各平台都面臨着用戶上傳内容的侵權風險。如果沒有知識産權保護,創新缺乏持續動力,一切将難以為繼,版權保護不僅關乎個人,對國家、行業發展也同樣重要。”
1
長、短視頻版權之争
針對部分短視頻制作者未經授權對相關影視作品實施剪輯、切條、搬運、傳播等侵權行為,2021年4月,多位行業人士聯合發表聲明,呼籲短視頻平台推進版權内容合規管理,清理未經授權的内容,至此長、短視頻的版權之争就拉開了帷幕。
如何解決長、短視頻版權争議問題,不少專家學者們曾提出,應該在版權方、短視頻平台、用戶之間建立版權合作與共治機制,這成為一個解題思路和共識。
2021年年底,快手宣布與樂視開展版權合作,一方面,樂視授權快手部分獨播劇版權,供短視頻二次創作(以下簡稱“二創”)作者創意剪輯;另一方面,樂視視頻助攻快手放映廳,用戶可在快手觀看樂視版權影視作品。今年3月,抖音宣布與搜狐達成合作,獲得搜狐全部自制影視作品的“二創”授權,包括《法醫秦明》《匆匆那年》《逆光中告白》等。抖音平台和用戶可以就這些影視作品進行5分鐘之内的剪輯、編排或改編。
快手和樂視,抖音和搜狐的版權合作不僅被視作“長短之争”從對抗走向合作的正面信号,也給長、短視頻合作機制的建立帶來一些更深入的思考。
在這一背景下,長、短視頻合作機制要怎麼建構才能夠更好地包容創新、促進創新,形成一個百花齊放的局面?
2
多元共治須兼顧各方利益
不少專家學者認為,在短視頻版權問題的解決上,應該本着合作共赢的理念,以利益平衡為原則,多管齊下,多元共治。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知識産權法研究所所長、中國法學會知識産權法研究會副會長馮曉青解釋道:“實現短視頻版權保護、短視頻産業發展與社會公衆利益的平衡既保護了版權、著作權,又使得短視頻産業健康發展,同時滿足社會公衆的利益,促進文化和科學事業的發展與繁榮。”
上海同濟大學上海國際知識産權學院、知識産權法律教研室主任許春明持有相同看法。他表示,要化解短視頻新業态發展跟傳統長視頻産業的沖突,就應平衡長視頻權利人與短視頻制作者、傳播者以及平台的利益,實現網絡視聽行業的版權共治。
許春明還強調,版權保護不能因保護而扼殺一個新興産業的發展,但是産業發展必須規範化、合法化。在司法上,不僅要強化對長視頻的版權保護,也要去積極引導短視頻的制作者、傳播者和短視頻平台的合法制作、合法傳播。
此外,中國傳媒大學法律系主任、文化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鄭甯提出,政府在短視頻版權合作機制的構建中也應當發揮其作用。
“從長遠來看,長、短視頻之間應當是一種共赢的模式,但目前來看雙方的利益訴求差距較大,單靠雙方主動談判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我們可以參考對于網絡音樂解決的模式,即由版權行政管理部門出面來進行協調和組織一個集體談判,可能效果更好。”
鄭甯建議,在短視頻版權治理上,國家版權局層面能從公共利益出發,在長、短視頻之間協調解決問題。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學院副教授陶乾也認為,版權方、集體管理機構、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行業自治組織等各方力量應參與到版權合規的協同共治機制當中,共同緻力于作品交易市場的有序發展、作品網絡傳播的規範運行以及互聯網産業的可持續發展。
3
授權許可也有多種模式
以合作共赢為共識基礎,以利益平衡為首要原則,長、短視頻合作機制的具體模式将有更多的讨論空間。馮曉青認為,版權合作最重要的還是授權許可機制,“暢通版權方、平台、用戶之間的許可授權機制将使得視頻制作者以合法的方式獲得許可,并在盡可能低的成本之下,快捷地制作和傳播短視頻”。
對于多元化授權模式的探索,許春明提出了三種創新模式,分别是“一對一”的一攬子授權模式、“多對多”的集體管理模式和“一對多”的開放許可模式。
“抖音跟搜狐達成的合作就屬于‘一對一’的一攬子授權模式。它突破了以往對特定作品、特定主體先授權、後使用的模式,更符合短視頻的‘短、平、快’的特點,但它是一對一的,是基于兩大平台的合作,并且通過談判形成的。”許春明說道。
“多對多”集體管理模式是當前業内探讨比較多的一種模式,它對于版權的許可,尤其是對一種小權利的授權是具有效率性和經濟性。中央财經大學法學院李陶老師指出,在短視頻版權授權問題上,集體管理組織是能夠以最公平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機構。
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副教授曹偉表示,在使用者索取授權時由集體管理組織提供服務,可大幅提升授權效率,使其在短視頻版權合規方面能夠發揮作用。但這一做法的短闆在于,熱度較高的作品往往沒有被納入集體管理組織的管理範疇之内。
“一對多”的開放許可模式借鑒的是專利法當中開放許可的制度,指的是長視頻權利人可以用一種聲明的方式來開放他對短視頻“二創”使用的版權許可,短視頻制作者或者短視頻平台應按照相應的聲明來使用。“目前我們在立法上還沒有建立版權的開放許可制度,這個有待下一步讨論。”許春明說道。
4
平台應提高自治能力
此外,版權合規除了多元公治,也離不開平台自治。陶乾認為,短視頻平台應做好版權的自我治理,做好風險控制,通過内部管理機制和在其能力範圍内的技術手段,按照法律法規和誠信經營的要求,履行平台的知識産權保護義務。
馮曉青表示,短視頻制作人應該要學會尊重版權,要有比較強的保護版權的意識,在制作視頻的時候要有風險防範意識,不能是拿來主義,這樣才避免制作以後的侵權。
對于短視頻平台要如何提高自己的自治能力,許春明提出:“平台應該在管理制度和技術運用上來進一步去規範短視頻的傳播。比如說對于平台用戶而言,平台應該規範短視頻用戶上傳的行為,要建立相應的懲戒機制,同時也充分利用現有的這種技術,比如說區塊鍊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來做一些短視頻侵權的識别,甚至進行一些事先的攔截,以此預防侵權,減少侵權。對于權利人而言,平台要建立投訴處理機制,快速處理各種合格的通知,并及時去删除侵權的短視頻,來确保‘通知-删除’規則得到正确有效的适用。”
長、短視頻版權合作與共治機制的構建将成為必然,但不可否認,這需要更多實踐探索和經驗總結。陶乾表示,以世界知識産權日為契機,期待各方力量都能參與到版權合規的協同共治機制當中,為那些充滿創新、活力和創意的想法提供切實的保護,開辟通往更美好未來的道路。
本文為《方圓》雜志原創稿件,轉載時請在醒目位置标明作者,并注明來源:方圓(ID:fangyuanmagazine)。
編輯丨肖玲燕 設計丨劉岩
記者丨房佳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