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荒馬亂還在适應高反,先就印象深的寫:
特别喜歡最後的這一組鏡頭,軍人們手舉火把照亮了黑夜,每個人都腳步堅定,走向未知的前方。
蔣先雲(王一博)回頭露出一個腼腆且溫柔的微笑,他不知道未來等待他的是什麼,他隻是追随心中的主義和方向,相信以個人心口之火可以點燃救國救民之火。
他笑了,千萬句慷慨陳詞都比不上這一個微笑。
所謂革命總會想到流血犧牲,想到殘酷戰鬥,但是革命的目的是帶給人民希望和光明,一個真正懷有高度信仰的人也會像朝晖照耀周圍的人,理想的光芒點亮了英雄心裡的路,也點亮了救國之路。不懸浮,不假大空,就是一個24歲的年輕軍人,樸實腼腆的微笑:放心吧,前路有我。你也跟上。
年輕演員如何才能和曆史人物共情一直都是極大考驗。我很欣賞這個微笑,眼裡有情,有光,英雄因為有情才鮮活,我們要的并不是木偶,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沒有台詞烘托,沒有刻骨的音樂,隻是黑夜中的驚鴻一瞥,淡淡的,像曆史書裡的一行字,蔣先雲。
如果這部單元劇是對王一博的考試,看到最後這一幕,他應該拿高分。
我們為什麼看到青年英雄的時候會難過,會共情?因為青春是最大的财富,是生命的起點,所以當他們義無反顧地沖向戰場,坦然面對生死,面對抉擇時,觀衆會非常動容。
在主旋律題材中,除了特型老戲骨,最重要的就是青年演員。因為前輩英雄大多年輕,英年早逝。所以需要純真,熱血,心裡有團火的演員去塑造人物。
我不是很懂技巧術語,觀衆看劇也不是評委,要的不就是共情和感染力嗎?沒有什麼比一個英姿飒爽,信念堅定的年輕軍官形象更有說服力。隻有演員内心對角色的認可和理解,對軍人細節的觀察和學習,才能短時間内抓住他的神韻風采。這驚人的快速理解力真的很專業。
形似才能神似,神似才能傳情。有形有神,有
音有貌,年輕人的熱血和清澈,活脫脫得體現出來,跨越曆史的對話和演繹。王一博演的很好!
#王一博理想照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