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建設的步驟?課程是學校實施辦學理念和實現育人目标的載體,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是學校辦學諸要素中的核心要素,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校本課程建設的步驟?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課程是學校實施辦學理念和實現育人目标的載體,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是學校辦學諸要素中的核心要素。
當前,中小學對校本課程建設高度重視,将其作為内涵、品質和質量提升的重要抓手,主要體現在基于校情的國家課程校本化,以及圍繞曆史文化和辦學傳統的優質資源的課程化建設。但在此過程中,也存在着過于關注應試的功利化傾向,學校主要着眼于學科課程的延伸與拓展,而對于品德、心理、情感、生活等關乎學生未來發展的課程内容涉及較少。筆者以為,校本課程建設應當追求文化品質的提升,真正為學生的未來發展賦能。
校本課程是學校文化的浸潤與表達
課程絕不是一種孤立的存在,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下,課程會被打上文化的烙印,它既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又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校文化是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創造、積澱、發展而成的,體現在學校的環境、制度以及師生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中。課程作為學校育人的載體,應當與學校文化相呼應,充分體現學校的文化内涵,在學校文化中汲取營養。
課程并不單純指學科教學,還應包括學科教學之外的各種活動和組織實施。教育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經曆,而課程就是學校提供給學生在學校期間得以獲取知識、能力、品德、人格以及學習經曆等一切活動的總和。
葉聖陶先生說:“教材隻能作為教課的依據,要教得好,使學生受益,還要靠教師善于運用。”課程的核心是學生的發展,學校課程應當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經曆和體驗,促進他們全面、生動、可持續發展,不僅要關注當下,更要關注未來。
南京市鼓樓區紫竹苑小學的“筍芽兒學苑”課程就很好地契合并彰顯了學校“立根、拔節”的文化精神,把孩子們看作一根根稚嫩的筍芽,圍繞興趣、習慣、心理、情感、品德、專注力、想象力、人際交往等方面,建構了閱讀、輪滑、籃球、繪畫、書法、攝影、科技、話劇等校本課程。學校還建構了“基于兒童成長的生長性課堂”,在課堂上,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參與到閱讀、思考、探究、發現、總結的全過程,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校本課程的價值追問
面對學校的衆多課程,我們應當思考,它們與學校的文化有什麼關聯?與學校的獨特辦學資源有什麼關聯?對學生的成長、教師的發展、學校的發展以及學校文化的提升究竟發揮了哪些功效?我們應該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課程的意義是什麼?
校本課程是先進教育理念在本土實踐中結出的果實,是對學校曆史文化的梳理、對學校教育教學資源的提煉、對學校未來發展方向的思索,并以此凝聚廣大教師的智慧和力量,滲透到日常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就像血液一樣在學校的機體中流淌,滋養着學校的每一個成員。因此,學校要擯棄短視的、浮躁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在曆史文化中尋求智慧,在辦學現實中尋求突破,在發展需求中尋找方向,使課程真正成為推動學校事業發展的強勁力量。
在學生興趣特長多樣化、發展需求多元化的今天,學校要創造條件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校本課程建設要在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基礎上,針對學生的特點和需要進行拓展、延伸和補充。學校課程建設要打破課程界限和壁壘,通過主題學習、項目研修、課程整合,使育人活動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賦予課程以新的生命力。南京師大附中的“魯迅課程”通過長期的實踐和積累,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課程體系,學生通過“魯迅課程”的學習,不僅豐富了語文知識素養,更在“魯迅課程”的熏陶下,變得理性、淡定、從容且富有批判精神,為學生的學習和人生注入了極其重要的養分。
課程是否促進了學生的成長?
傳統的課程和教學都是行政性的硬性安排,學生隻能在規定課程框架内被動接受。芬蘭教育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差異,為每一個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案,特别是對那些有特殊才能和學習障礙的學生,會給予特别的支持和幫助。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就是要在學校的課程建設過程中對課程進行再度開發,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
學生的需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基于興趣、特長發展的自我需要,二是國家培養合格公民和未來建設者的時代需要。《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所表述的核心素養也是從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兩個層面界定的。校本課程建設要堅持學生立場,不能僅僅以教師的教學和特長為依據,而要追問對學生發展的價值何在。
南京市玄武區中央路小學圍繞“健康、關懷、智慧、尚美”的育人目标,通過專業的測查工具,對全體兒童從“感覺知覺”“粗大動作”“精細動作”“生活自理”“溝通”“認知”“生活技能”等七個維度進行測查。對于在某些方面比較突出的孩子,學校會進行個别關照,通過各種社團活動給予精心指導,發揮其特長優勢;對于在某些方面存在欠缺的孩子,學校為他們定制了相應的補償性課程,讓孩子們積極參與、展現自我、增強信心。學校建設了“漢字魔方”“戲劇星球”“經典誦讀”“書法藝術”“數學門薩”“生活勞動”等課程,為學生的興趣培養和個性選擇提供支持。
課程是否促進了教師的發展?
在課程建設、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既是建設者、實施者、評價者,也是受益者。在此過程中,教師的課程意識、課程能力得到增強,能夠将日常生活、學習中接觸到的事物、現象以及經曆、感受自覺融合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成為十分有價值的課程内容。因此,學校要激發廣大教師參與到課程建設中,促進教師與學校課程共成長。
教師往往習慣于站在學科的角度看待問題,在教學過程中也是簡單按照教材的邏輯順序實施教學。學校課程建設要關注學科内部的聯結、整合和重組,讓教師對學科内的知識内容進行适當的歸并、整理、提煉、重組,讓課程呈現出新的樣态,使教師對學科的核心思想、知識結構、内在邏輯有更為全面、深刻的認識。
教師要關注與本學科相關的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從國内外的課改經驗來看,課程由單一走向綜合,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而且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校辦學品質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南京市鼓樓區拉薩路小學的“學程周”活動,讓學生帶着項目,帶着問題,走進圖書館、實驗室、社區、高校、科研院所,查閱資料,問卷調查,分析研究,撰寫報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明顯增強。在此過程中,教師作為指導者、協作者和評價者,直接參與項目的設計、問題的遴選、過程的指導和報告的評價,他們的理念、視野、專業水平和研究能力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校本課程的文化追求
《易·贲卦·彖傳》寫道:“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課程作為一種獨立的社會事物産生後,就開始發揮文化的功效,尤其是在教育實踐領域,發揮了文化“化人”的作用。
課程的終極價值是育人。一所學校應該有自己的課程哲學,并在此基礎上建構一個開放多元、充滿活力、聯系緊密、結構合理、有内在邏輯的“育人整體”,為學生提供更加自主、更具個性、更多選擇的成長環境。校本課程的文化性主要體現在:
生命性:柳宗元在《種樹郭橐駝傳》一文中概述的郭橐駝的種樹之道是“順木之天,以緻其性”,隻要順應樹木自然生長的規律,充分發展它的習性,就能使樹木長得快而且活得久。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生命存在,學校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需要,為他們的個性發展提供支持。學校要擯棄“唯考試,唯分數”的功利主義思想,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同時,要尊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關注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學習方式,使課程真正貼近學生,融入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滋養他們的生命成長。
校本課程建設是不斷傳承、不斷吸納、不斷重構、不斷發展的過程,要深深紮根于學校的文化和土壤,從中汲取營養,獲得蓬勃生長的力量,為學生的成長和教師的發展提供給養。
生活性: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寫道:“不能讓知識僵化,而要讓它生動活潑起來——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陶行知先生也說過:“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如何讓知識活化起來?就是靠生活的經驗。教師要努力幫助學生在學科知識與日常生活之間建立起有機的聯系,逐步理解知識内在的意義及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從而體驗知識背後的思想觀念和深刻内涵。
清華大學彭凱平教授指出:“真正的求知需要心理參與和思維參與,心理參與是指思考、想象、描述、溝通、交流、感染、體會;思維參與就是将知識打上自己的烙印,将概念依照自己的思路納入到概念系統之中。”現在有些課程為什麼不能打動學生?主要是因為學校和教師總是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問題,用成人的思維分析問題,而很少顧及學生的基礎、背景、認知方式和客觀需要。好的課程和教學既要走進學生的世界,還要引導、激發學生走進廣闊的生活世界。人的學習從本質上來說都是自我學習,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幫助和協作,隻有讓課程與學生的生活發生聯系,才能促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學會思考、發現,深入理解知識内涵及相互之間的聯系,并學會運用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生長性:當下的許多學校在課程建設上存在着較為嚴重的僵化思維,内容上一成不變,實施過程中用統一的要求面對所有學生,缺乏多樣性、差異性和選擇性。課程是學校最為核心的辦學要素,既有相對穩定的特點,還要随着時代的進步不斷發展和創新。
還有的學校熱衷于新鮮和時尚,看到其他學校的優質課程就想移植過來。由于急功近利,缺乏實施的環境和條件,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校本課程的生命力來自于課程價值的适性程度以及學校的土壤和環境,隻有紮根于學校的曆史傳統和發展現狀,才能汲取豐富的養分,蓬勃生長。
人的學習和成長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要遵循知識的發展規律和人的認知規律。彭凱平教授指出,學生的心智發展要經曆三個階段:浪漫階段、精确階段和綜合運用階段。學校的課程設置要在整體規劃的基礎上做好細化和銜接,将課程目标和内容分解到各個階段,從知識維度、方法維度到思想維度,讓學生拾階而上,循序漸進。
在課程建設與實施過程中,會生成許多新的成果和新的經驗,教師的日常積累、經曆和感受會自然融入教學中,教師的思維方式、治學風格和情感态度也會成為一種課程資源,為課程注入新的活力,促進課程不斷生長。
校本課程建設必須回歸到文化的根脈上,并在文化中獲得發展的力量,讓師生真正走到課程的中央,規劃适切的課程願景和課程目标,建構系統的課程體系,使課程真正浸潤到學校管理的全時空,成為促進學校各項事業發展的強大力量。
(作者系南京市教學研究室主任)
《中國教育報》2020年04月09日第11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