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三大聖人

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三大聖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4 04:06:06

老子(約公元前600年—公元前470年),中國古代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陽,又稱老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東,一說安徽渦陽) 厲鄉曲仁裡人,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書的史官),後退隐,著《老子》。孔子曾向老子問禮求學。孔子把老子比喻為能夠“乘風雲而上天”的龍,感歎自己不能了解老子。王朝内部的戰亂導緻了東周王朝的衰敗,老子也曾蒙受迫害,并親眼見到上層貴族為争奪權位互相殘害的社會現實,這可能正是緻使他懷疑以至批判曾經維系社會秩序的周禮,最終隐居。老子與後世的莊子并稱老莊。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并稱之為“太上老君”。

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三大聖人(東方三大聖人之首)1

老子生活在春秋時代,社會生活中充滿了争奪和混亂。面對這樣一種紛争不已的現實,老子要求保持人們的自然道德境界,實現社會安定,維持普通人民的正常生活,反對統治者的威權擴張等,這些都體現了老子哲學合理、進步的一面。

老子寫出上下兩篇共5000餘字的著作——《道德經》,也稱《老子道德經》或《老子》。該書文字簡練,内容含量很大,涉獵對宇宙、社會、人事等諸多方面的知識。《老子》是一本語錄體韻文,語言精練,多排比對偶句,修辭凝練,音節铿锵,有相當高的文學價值。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深刻影響,其内容主要見《老子》一書。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老子是舊貴族的代表,在社會的巨變過程中,深刻體會到了事物發展的矛盾性。他身居王朝,又具有多識多智的頭腦,因此深刻地覺察到了這點,并且從矛盾辨證的哲學角度,從消極方面論述了奴隸制将要瓦解的事實。

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三大聖人(東方三大聖人之首)2

老子創立了以“道”為本體的宇宙論體系,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認為宇宙世界是一個生生不息的統一和諧的整體。老子肯定天地萬物的生成化育是一個自然發生的過程。認為“道”生成萬物即萬物自我化育,并不是存在于天地萬物之外的某種物質的或精神的實體,而是宇宙世界本身,是用來概括存在于天地萬物之外的某種物質的或精神的實體,而是宇宙世界本身,是用來概括天地萬物自然生成、自我化育的宇宙存在本質的範疇。老子以“道”的“生成”功用和“無為”特性,表達了對于宇宙世界自然存在這一本質的認識。

通過論說“道”的“自然無為”,老子進一步把天地萬物的生成化育歸還給萬物自身,肯定了萬物的獨立存在性和個體生命的獨特性,高揚了自然和諧的理性精神。這一精神對人的生存和發展,對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具有進步意義。老子把個體的生命存在、與他人的交往、整個社會生活、宇宙同時加以考察,推動了中國古代哲學思維的發展。

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三大聖人(東方三大聖人之首)3

《老子》把對立統一的辯證法思想提高到世界觀的高度,作為觀察、處理問題的方法。老子意識到事物永遠在矛盾對立中運動變化着,也意識到難易、長短、大小、剛弱等相互轉化的法則。他說:“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樣才算美,這就有了醜;都知道怎樣才算善,這就有了惡。所以有了有才生無,有了無才顯了有,有和無是相互産生的;因難見易,因易見難,難和易是互相造成的;長短是相互比較出來的;高低是相互靠攏對比出來的;音與聲也是相互對立又相互依靠的;前與後要彼此排列起來才看得出次序。”還說“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的辯證法思想在軍事戰略戰術的運用方面也很突出。在戰術上,他主張“以奇用兵”,并指出:一個好的軍人不會耀武揚威,一個善于打仗的人不會暴躁發怒,一個善于戰勝敵人的人不會跟敵人硬拼。還要注意“将欲弱之,必固強之”,“将欲奪之,必固與之”。在戰略上,他提出“柔弱勝剛強”的指導思想,他說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但攻堅的力量莫過于他。他還舉例說明柔弱的東西屬于生存一類,從樹木強大會折斷,推斷出軍隊強大就會覆滅。這種戰略思想有防止盲目驕傲的一面,但也具有極大的片面性。

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三大聖人(東方三大聖人之首)4

無論怎樣,老子的思想是我國古代最早誕生的有較為完整體系的哲學,其思辨深度和廣度也是罕見的,所以在中國古代學術思想上的影響是深入和多方面的,魏晉玄學中以何晏、王弼為代表的“貴無”派以老子思想為淵源,發展了老子的宇宙論思想,提出了以“無”為 本、以“有”為末的本體論哲學。老子對道教的産生和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都有重要的影響。

其實,道教的創始人是被稱為張天師的張陵,而老子在道教中被尊為道祖,并将其《老子》一書改名為《道德真經》,作為宗教的主要經典。從《列仙傳》開始,把老子列為神仙。東漢時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聖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為一,視老子為化生天地的神靈。成為了道教創世說的雛形。而在漢桓帝時,漢桓帝更是親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為仙道之祖。唐代皇帝曾尊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加封号稱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其道教尊稱名稱為“太上老君”,亦被尊稱為“混元皇帝”,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中的道德天尊。

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三大聖人(東方三大聖人之首)5

​古代哲學家中,老子的确是傑出的無與倫比的偉大哲學家。老子的著作、思想早已成為世界曆史文化遺産的寶貴财富。歐洲從十九世紀初就開始了對《道德經》的研究,到二十世紀的四五十年代,歐洲共有60多種《道德經》譯文,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尼采,俄羅斯大作家托爾斯泰等世界著名學者對《道德經》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專著或專論問世。

20世紀80年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老子譽有東方三大聖人之首,美國《紐約時報》評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孔子曾數次向老子問禮、求道。自古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稱。

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三大聖人(東方三大聖人之首)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