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先生在醫院繳費窗口排隊,看到電腦上顯示的價格,心裡一陣肉痛,一下子大幾百沒了,他覺得醫院坑錢,就知道讓人做檢查,難道不做檢查就不能治病嗎?如果醫院知道黃先生心裡是怎麼想的,醫院一定會委屈,因為這些核磁共振機器都是進口的,歐美公司要價太狠,他們也沒轍。為啥中國不自己造機器呢?是造不出來嗎?
核磁共振是什麼?可以用于什麼檢查?
其實從這項檢查的名字上就能看出它是怎樣工作的,“核”是氫質子核,“磁”指的是磁場,“共振”有點像搖晃水瓶裡的水,隻不過這個水是人體中的水。說的簡單利用氫原子的特性,在磁場的引導下産生特定幅度,等到結束後再通過接收到的信号畫出某個部位的圖像。
一般用于顱内檢查,可以發現是否有出血、腫瘤、堵塞等,也可以用來檢查骨頭關節、腹部器官、生殖系統等位置的有無病變,在神經、腫瘤、血管上應用很廣。
價值千萬的核磁共振儀為何中國造不出,隻能進口?是造不出來嗎?
雖然中國在某些行業已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是在高端儀器行業卻過于依賴。國外醫療發展比中國早且快,手中掌握着中國沒有的核心技術,他們在生産1.5T和3.0T的機器上遊刃有餘,而中國目前生産的多是1.5T機器,無法觸及更高端的核心技術。3.0T是什麼概念?相當于地球5萬倍的磁場被機器釋放出來,這需要非常複雜的工藝技術,做這樣一套設備出來至少需要花費1500萬。
而且在中國人眼中,進口機器性能更好,患者要的就是放心、準确,為了避免麻煩,醫院也會傾向于選擇進口機器,在外國機器的強勢對比下,國産機器推銷起來就更吃力了,最後促成了國際壟斷形勢。以2018年為例,1800台磁共振儀器隻有50台為國産,不足3%。
中國真的造不出來嗎?
“外國的月亮更圓”,這種局面不是第一次出現,以前人們也會搶購國外化妝品、電器、奶粉,甚至連馬桶蓋都覺得國外的好。但是醫療設備關乎着14億人的健康安全,如果不能把這些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将永遠受制于人,中國醫療前進的步伐也會受到阻礙。
還記得3年前北大核磁共振中心壞了一台機器,自己無法維修隻能請求廠商,廠商人還沒到就要求先支付23萬人工費,就這還不保證一定能修好。如果技術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不用求人,無緣無故受氣,通過這件事人們也明白了一件事,中國必須掌握這項尖端技術,否則等到國外斷供,可能會導緻中國一個産業癱瘓。
現在,壟斷局面終于被打破,中國成功研發首台3.0T磁共振儀器,核心部件全部由我國獨立研發完成,某些指标甚至超過國外水平,這一天的到來花費了科研人員十多年的努力,這怎麼能不讓我們自豪?
延伸拓展:
核磁共振會不會對人體有害呢?為什麼醫生“躲在”隔壁房間?
它運用的是物理技術,不是化學技術,輻射量就像把手機帶在身上,一天24小時玩手機都不擔心,偶爾做一次檢查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而且我們每天生活在太陽下,無時無刻不接觸輻射,它一定會對人體有害嗎?并不是,适當進行光照有利于預防骨骼疾病,對人體是不可缺少的。
有一定物理常識的人應該知道,磁場會受金屬幹擾,為了檢查的準确性,也為了機器的安全,患者在檢查前需要把身上的金屬裝飾取下。
在隔壁房間操作電腦,不是醫生怕死,而是為了保護電腦硬盤和裡面的零件,如果和機器放在一起,會受到損壞。另外,醫生身上也有可能帶有手表、鋼筆等物件,他們同樣需要和機器隔離。如果機器運轉時有金屬物品在附近,将會引起嚴重的後果。
韓國一位老人在做核磁共振時,距離機器兩米的鋼瓶突然“飛起”,整個砸在患者頭部和胸部,經搶救患者還是去世了。這個鋼瓶立起來大概到成年人胸口,在當時強大的磁場吸力下,很難想象患者遭受了多大的痛苦。
上海一名女子做磁共振時沒有把身上的手機拿出來,檢查完了發現手機屏幕花了,雖然損失了修手機的錢,但是和失去生命相比,她幸運多了,試想一下,如果身上帶的是比較尖銳的金屬物品,将給人體帶來多大的傷害。
“科學無止境,技術無止境,”隻要我們有不斷拼搏的精神,差距總有一天會越來越短,或許有一天還會趕超,我們一定要對自己的國家有信心。大家不要對檢查抱有偏見,覺得他們太貴、有輻射,若是想了解病情,檢查是很有必要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