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臘八節來曆和習俗簡單介紹

臘八節來曆和習俗簡單介紹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19 12:07:33

臘八節來曆和習俗簡單介紹? 農曆十二月初八臘八節,俗稱“臘八” ,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還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臘八節來曆和習俗簡單介紹?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臘八節來曆和習俗簡單介紹(臘八節的由來與習俗)1

臘八節來曆和習俗簡單介紹

農曆十二月初八臘八節,俗稱“臘八” ,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還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歲終之月稱“臘”,含義有三:

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

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稱作“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的由來。

臘八節的起源

自先上古說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竈神、井神...)的祭祀儀式,是為祈求豐收和吉祥的。

據《禮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臘八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

後來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遂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為佛成道日。後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在佛教領域被稱為“法寶節”,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臘八節的傳說

傳說一:臘八節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裡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谷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傳說二:臘八節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吓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傳說三:臘八節出于人們對忠臣嶽飛的懷念。當年,嶽飛率部抗金于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嶽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衆百姓相繼送粥,嶽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嶽飛死後,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于成俗。

傳說四: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裡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緻使不少民工餓死于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夥積了幾把五谷雜糧,放在鍋裡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後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此紀念。

傳說五:相傳老兩口過日子,吃苦耐勞,持家節儉,省下一筆大家業,可是寶貝兒子卻不争氣,娶個媳婦也不賢惠,很快就敗了家業,到了臘月初八這一天,小倆口凍餓交加,幸好有村人、鄰居接濟,煮了一鍋大米、面塊、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雜合粥”。意思是:“吃頓雜合粥,教訓記心頭。”這頓粥讓小兩口改掉了惡習,走上正道,靠勤懇的勞動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來。民間流行臘八吃粥的風俗,就是人們為了以此教訓警告後人而相沿的。

臘八與佛教

二千五百多年以前,釋迦牟尼棄位出家,經過了六年的苦修,日食一麻一麥,漸漸身體變得極度瘦弱。他終于覺悟到“人們追逐物欲,沉迷于聲色犬馬之中,過份享樂,固然無法達到解脫。而一味的執着于苦行,隻是使肉體上受苦,也是徒增對于身的執著,也是沒有辦法證悟的。隻有舍棄苦樂二邊,才能進趨大徹大悟的菩提大道。”于是,他重新調整修行方法,走下尼連禅河,讓長年清淨的流水洗去身上的垢穢。

尼連河邊有兩名牧牛女子,一名難陀,一名波羅,平日見釋迦牟尼虔誠苦修,心中甚是敬佩。這時見釋迦牟尼已願受願,忙選擇肥壯的母牛,入河洗浴幹淨後擠取乳汁、蒸成乳糜盛了滿碗,捧到他面前禮拜奉獻。

釋迦牟尼接受了供養,發願說:“今食飲食,得充氣力,以保留智慧年壽,為度衆生。”自此,釋迦牟尼每天受牧女供獻乳糜。一月之後,體力強健,恢複了昔日的壯實。他又去尼連河中沐浴洗衣,更覺得遍體清涼,光彩煥發。之後,釋迦牟尼去到了菩提伽耶,在一株高大茂郁的菩提樹下的金剛座上端坐思惟,發下誓願:“我如果不圓成正等正覺的佛果,甯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

如此,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趺坐四十八天,時至臘月初七日,示現種種禅定境界,遍觀十方無量世界和過去世、現世、未來一切事情,洞見三界因果。在臘月初八日淩晨,他豁然大悟,得無上大道,成為圓滿正等正覺的佛陀。

從此,臘月初八,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成道之日,便成為佛教的一個盛大、隆重的紀念日,臘八節既由此而來。

臘八節的民間習俗

祭祖

臘八節最早就是為祭祀而産生的節日,不過現代社會正兒八經留存祭祀的地方已經很少了,雖然現代人少有這一項,但在這個日子緬懷一下先祖還是可以的。

臘八粥

臘八節最為風靡的習慣是喝臘八粥。臘八粥顧名思義是用8種材料熬制的粥,不過根據地域不同,原料上差異很大。一般來說,大米、糯米、花生、紅棗和蓮子是必不可少的。

臘八面

臘八面傳統面食,流行于陝西關中地區,北方很多地區有吃臘八面的習俗。

在陝西省渭北一帶,臘八節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早上,家家戶戶都要吃碗臘八面。以面和各種豆類為原料,面做成韭葉形狀備用,紅豆提前泡一晚,臘八這天用來熬湯,待水開時轉小火至紅豆熟透,中火煮面。同時熟油将蔥花爆香,面煮好後将蔥花油潑入鍋中。

臘八面的做法和臊子面沒有什麼大區别,隻是因為在臘八節這一天做和吃,故因而得名臘八面。

臘八蒜

臘八節還有腌制臘八蒜的習俗。在臘八節這一天,選用紫皮蒜和米醋,将蒜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裝入容器中密封,腌制好的臘八蒜酸、香、辣結合,風味獨特。

臘八豆腐

安徽地區在臘八節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臘八豆腐是安徽省黟縣地區民間傳統小吃之一。臘八豆腐色澤黃潤如玉,入口松軟,味鹹帶甜,又香又鮮。

微雲君說到這裡想必大家對臘八節該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傳統節日更是蘊含着十分豐富的内容,願祖國一切先進的文明都能源遠流長、代代相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