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聊城日報:嶽飛祖籍是聊城
嶽珂這個名字,并不怎麼為人熟知;但如果知道了他是民族英雄嶽飛之孫,是南宋文學家、史學家,人們還是會情不自禁地肅然起敬。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嶽珂做成了一件事——曆經一年多時間,創修成功了《嶽氏宗譜》。
時隔700多年,當“嶽飛祖籍是聊城”這個在社會上流傳較廣的說法需要被考證時,《嶽氏宗譜》成為了至關重要的佐證。
嶽姓、聊城人、曆史學教授——這樣三種身份同時集中在聊城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嶽玉玺先生身上,使他成為考證這一問題十分合适的人選。在他得到的《嶽飛廟志》(河南省湯陰縣志編纂委員會、湯陰嶽飛紀念館合編)中,收錄着嶽珂創修的《嶽氏宗譜》。《嶽氏宗譜》中的《山東聊城縣世系》顯示:嶽飛的高祖嶽渙,本是山東博州聊城縣人,後到湯陰出任“令使”,遷居湯陰,家室及兒子嶽成也都遷去,于是湯陰便成為嶽渙的“寄籍”。成生立,立生和,和生飛。嶽飛出生時,其家從聊城遷來才三世,最多也不過六七十年。
在《嶽飛廟志》中,還收錄了今河南省台前縣孫口鄉西官路村的《嶽氏世譜》,和河南省偃師市首陽山鎮寺裡碑村的《嶽氏宗譜》。這兩份譜牒,也詳列了湯陰嶽氏先人的原籍——聊城的世系。
那麼,嶽氏先人在聊城的居住地,具體是哪裡呢?
在明清時編修的聊城縣志上可以查到,在聊城縣城西北角有一個村落,名叫“嶽莊”。這個村就是東昌府區湖西街道辦事處的嶽莊村。據嶽玉玺教授推斷,這裡,有可能是宋代聊城嶽氏居住的地方。但是,與嶽飛的出生地——河南省湯陰縣永和鄉嶽莊村一樣,聊城的這個嶽莊,如今已經沒有一戶嶽姓居民了。嶽先生曾走訪過該村的居民,居民們說:據老人講,這個村原來都是姓嶽的,嶽飛一遇難,嶽姓人便有的外逃,有的改了姓。嶽先生認為,這個傳說頗有道理。當嶽飛抗金之時,金兵最怕和最恨的,是嶽飛及其領導的嶽家軍。這時,身處金軍占領之地的嶽氏族人,不得不為避金軍迫害而遷居異地或隐姓埋名。
嶽先生由嶽飛祖籍問題展開的研究,深入而周到。據《宋史·嶽飛傳》記載:嶽飛“世力農”,“父和,能節食以濟饑者;有耕侵其地,割而與之;贳其财者不責償”。這給人一種印象,似乎嶽飛先人世代務農為生。通過寺裡碑村《嶽氏宗譜》中一篇《姓系》的文章以及其他譜牒,嶽先生發現,嶽飛先祖有的為武将,有的是讀書人,家族中習文尚武的傳統,對嶽飛的成長深有影響。
嶽飛,這位有口皆碑、正義凜然的大英雄,與聊城有着淵源。由此我們可以做兩種在乎情理之中的感慨:聊城堪稱滋養英雄的“厚土”;而英雄,也以其豐功偉績為聊城永久增光。
本報記者張和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