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我國南方壯、苗、土等少數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曆史悠久,文化燦爛,但缺乏曆史記載,大都以口口相傳,歌舞傳承下來,故他們大都能歌善舞,風情有異于中原,作者所到所見,殊感奇異美好,乃用小令的形式記錄下來,于二十幾篇中選十五篇予以發表,以飨讀者。
秋波媚·苗族姐妹節風情
綠水青山月當樓,竹影弄輕柔。蘆笙響處,後生似陣,群豔如流。兩廂對歌鴛鴦譜,牽手語綢缪。吻留唇際,情含眸裡,笑綻眉頭。
鹧鸪天·苗族蘆笙踩堂、坐妹風情
人滿歌圩水滿塘,殘陽辭嶺月臨崗。蘆笙齊奏苗家曲,小夥姑娘來踩堂。哥坐妹,鳳求凰,亱闌人靜意偏長。芭蕉弄影槟榔落,霧鬓櫻唇吐語香。 注:(1)圩:即場子。(2)踩堂:即相鄰的兩個村寨各為一個堂,邊歌邊舞邊有節奏的踏地。蘆笙踩堂是苗族曆史悠久的傳統活動,屆時在平坦場地舉行蘆笙吹奏比賽,苗妹們手持鮮花或彩扇翩翩起舞。(3)坐妹:即與妹同坐。青年男女在歌舞中若兩情相悅即相約談戀愛,苗語叫俠配,一般在夜間進行。
訴衷情·布依族浪哨風情
姑娘茶似碧錐蘿,香氣袅天河。風清月朗人俏,鳳尾舞婆婆。歌浪哨,聚嬌娥,覓情哥。一雙鴛伴,兩意情濃,五裡長坡。 注:(1)浪哨:乃布依族青年男女傳統的戀愛擇偶方式,對唱情歌是其主要活動。(2)姑娘茶:乃布依族未婚女子于清明節前采摘茶樹嫩尖所制之錐形茶,十分名貴。(3)鳳尾:鳳尾竹。(4)五裡長坡:山間小路,男女雙方各從一端邊唱邊向對方慢慢走去。
蝶戀花·傣族潑水節風情
鴻雁南飛無旅伴,版納西雙,約我澄湖畔。鸾鳳交歡開羽扇,見人猶有嬌羞面。生腳竹樓懸尺半。鳳尾斜窗,風月蘆笙戀。戲水群龍鬧楚甸,傣家兒女心花亂。 注:(1)西雙版納:西雙:傣語為十二之意,版納:傣語為一千畝地之意。(2)澄湖:孔雀湖。鸾鳳即孔雀。開羽扇:雄性孔雀向雌性孔雀求歡時展開尾羽,即人們所說的孔雀開屏。(3)生腳竹樓:舊時傣人多用竹做居室,為辟蟲害和潮濕,多以竹柱懸地而起。(4)戲水群龍:傣曆的六月下旬(農曆四月)為盛大的潑水節,屆時男女老少齊上街頭互相潑水以示祝福,青年男女更是以潑水表達愛慕之情。
蝶戀花·香格裡拉藏人踏地邦單風情
十二雪峰輝玉宇,疑是瑤台,來覓吹箫侶。天似穹廬高幾許,無涯芳草風掀綠。野曠山高湖水碧。朵朵雲羊,袅袅矢煙舉。踏地邦單歌舞起。稞酒醉倒侬和你。 注:(1)香格裡拉: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藏語迪慶二字與香格裡拉意同,意為心中的日月。後将其首府中甸改稱香格裡拉。其境内地廣人稀,雪山聳立,湖水碧藍,是少有的一塊處女地。(2)矢煙:矢同屍,幹牛糞燃燒的煙,藏人用以煮奶茶。(3)邦單:藏人婦女所系橫紋裙子,稱邦單。稞酒:稞:麥類農作物,藏人用此釀酒。
蝶戀花·摩梭人走婚風情
木壘華樓姑獨處,草海長橋,阿夏尋春渡。十二巫峰期頹暮,飛來一片雲行雨。玉露金風神女妒。雨歇雲歸,忘了來時路。恰似泸沽湖畔住,蘆花蕩起鷗飛去。 注:(1)摩梭人乃藏人之一支,居住在四川西部與西藏交界處的地廣人稀的山水之地,他們遠離現代文明,至今乃保留着母系氏族的婚姻制度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習俗,家庭之主為女性,血緣為母系系統,走婚的父親不在家庭成員之列。(2)華樓:摩梭人房屋用方木或園木構成,一般以正房,華樓,徑堂,門樓構成四合院,華樓乃摩梭人姑娘單獨的住所,以便于結交來走婚的男阿夏。(3)阿夏:意為親密的伴侶,建立阿夏關系的男女雙方各居母家,男阿夏夜晚到相約的女阿夏所住華樓相會留宿,第二天天不亮即匆匆離去。這種關系非對偶關系,以情為主,結合自由,離散随便,男阿夏可以有多個女阿夏,反之女阿夏也可以有多個男阿夏,因之女阿夏所生子女隻知有其母,不知有其父,乃原始社會群婚之遺緒。(4)草海長橋:泸沽湖的東南面乃一大草海,一座長300米的長橋橫跨其上,連結兩岸村落,為走婚的阿夏們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朝中措·丹巴羌寨風情
同壇咂酒味分嘗。咂罷舞鍋莊。羌笛數聲嗚咽,山歌一曲悠揚。肩鈴執刃,激情跳甲,儀态剛強。河傳鬥移人散,嫦娥獨弄清光。 注:(1)羌族源于古羌,已有3000多年的曆史,自古就生活在青藏高原,其進入中原的一支後來演變為漢人,沒走岀的,大部演變為藏人,今天的羌人主要居住在四川阿壩茂汶縣。(2)咂酒:羌人喝酒的一種方式:多人圍坐在一個大酒壇四周,每個人用一根竹管從酒壇中吸吮酒,至壇空為止。(3)鍋莊:羌人的一種集體舞蹈形式。(4)肩鈴持刃:羌人能歌善舞,我看到的跳盔甲舞是約四十幾人,人人身披生牛皮铠甲,頭戴插着野雞翎和麥稈的皮盔,肩挂銅鈴,手持長刀,分列對陣,随着粗犷震耳的樂聲風狂起舞,場面極為震撼,直至深夜方結束。
醉花陰·彜族火把節風情
萬簇火光如永晝,盛況還依舊。賽馬鬥牛羊,垞肉荞馍,祭祖何需酒。火龍舞罷三更後,露重涼初透。何處最銷魂?竹影婆娑,清唱蘆笙奏。
鹧鸪天·三月三壯族歌圩風情
天作羅帷地作台。人山歌海賽圩開。清江水撥千弦瑟,黛嶺雲送三姐來。歌妹意,小哥猜,竹窗明月待誰乖。繡球不是閑抛物,送個圓圓你細揣。 注:(1)歌圩:賽歌的場子。(2)繡球:壯族有投繡球擇偶的習俗。(3)揣:猜恻。
鹧鸪天·桑植士族苗族跳花燈風情
鑼鼓連聲韻自裁。群星相競墜天垓。靓男俏女裙連袂,曼舞酣歌展绮懷。喉婉轉,暈盈腮。月移人影下山來。小哥問妹家何在,家在侬家哥細猜。 注:跳花燈,顧名思義,就是在萬盞燈光下亦歌亦舞,一般是一男一女伴随鑼鼓點子和二胡邊唱邊跳,或用歌聲表達愛慕之意,或用歌聲展現故事情節,形同歌舞劇。
鹧鸪天·土家茅古斯風情
林密山深歲月長。土家妙舞久傳揚。棄他華彩遮肌體,迷你披離茅草裝。歌亢勁,舞張狂。登台何用奏笙簧。裸身搏虎堕崖死,不道梅山是女郎。 注:(1)茅古斯:土家語為古思撥鋪,是土家族最為原始的古典舞蹈,大多表演與虎搏鬥而死的獵神梅山。我觀該舞時,表演者十幾人,男女混合,皆赤腳,身穿用茅草,樹皮或樹葉編織成的衣服,男子腰間系着一根用稻草紮成的,象征着男性生殖器的草棍,當地人叫粗魯棒。他們邊走邊跳,全身上下不停地劇烈抖動,唱着粗犷野性的歌,像極了非洲土著舞蹈。(2)梅山:土家族所祭祀的獵神,乃一女郎,她為民除害,隻身與猛虎搏鬥,衣服被老虎撕的片紗無存,羞憤下,與老虎抱在一起,跳崖身亡。
鹧鸪天·土家舍巴巴風情
響起鼓聲響起鑼。幹柴生火水生波。姑娘小夥梭梭跳,一亱喧嚣擺手歌。持火把,号钿螺,豬羊祭祀袅煙多。拈襟捉袖遮羞面,卻怕人嘲觑小哥。 注:擺手歌:亦為土家族傳統的舞蹈,土家人叫舍巴,或舍巴巴。它集舞蹈與體育健身于一體,有東方迪斯科之稱。一般情況下,舞場設有擺手堂,堂内有牌樓,樹神,彩柱,祭祀牲禮等。跳時,大家敲起鑼鼓,吹起牛角号,唢呐,打着燈籠火把,點起鞭炮,氣氛極其熱烈,震撼,我當時乜興奮的加入其中。
水調歌頭·侗族婚俗風情
避世有仙境,占裡畫圖開。山橫霁色林杪,飄渺卷浮岚。吊腳樓前禾晾,拽柳塘中鴨戲,風軟淡炊煙。巷小逗雞犬,坡緩疊梯田。定時日,同婚禮,共交歡。尊從古訓,換花奇草嗣單傳。獨鳳孤鸾衾冷,幽會桑間濮下,合卺待他年。塵世無恒态,人事夲多端。 注:(1)禾晾:侗族人晾曬谷物的工具。(2)定時日:數百年來,占裡侗族人的婚俗一直都是集體婚禮,時間定在農曆二月十六或十二月二十六,其他時間都不準結婚。占裡人崇尚晚婚,青年男女十七八歲可以結婚,但婚後新娘不落夫家,直到新娘二十七八歲懷孕後才住到夫家。(3)換花草:占裡人不願多生兒女,故絕大多數家庭的孩子都是一男一女,其調節物就是換花草。這種神奇的草,其根部有不同的形狀,若根橫長者,吃了可生女孩,豎長者,吃了可生男孩。(4)占裡:在貴州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境内高原大山裡的一個侗族村落。
青海花兒
(一)月挂天邊一把弓
月挂天邊一把弓,郎彈弦子妹來聽。弦聲還似流泉響,咽咽嗚嗚妹哭聲。郎有意,妹多情,窗前台上一台燈。把郎變作撥燈棍,亱夜相陪到天明。
(二)姐是明丢暗不丢
唱起花兒難起頭,木工難作轉角樓。姐家心裡若無你,鐵打燈籠枉費油。山不轉,水還流。雁鳴八月豔陽秋。郎為藕斷絲難斷,姐是明丢暗不丢。 注:花兒:原本産生于甘肅的民歌形式,後來發展曼延到四川、貴州、雲南、青海及新疆部分地區,流傳在青海的叫青海花兒。流傳地區每年從農曆的三月三開始,在民間傳統節日期間如四月八,五月端陽節,六月六,八月十五,九月九重陽節,各地都舉行群衆性的盛大花兒會。時間有數天,參加的人數在數萬乃至十數萬。花兒有葷有素,葷指情歌,素指以人物,曆史,傳說故事,民俗,生産等内容。形式以七言四句為主,亦有多者,少者,不拘平仄。本人在青海旅行時有幸觀賞了一場青海花兒演唱會,我把歌辭記錄下來,回家後,把記錄的歌詞融合改編為五首極具民歌夲色的小令鹧鸪天,今選其中的兩首。花兒這個民歌調子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流傳極廣,并被改編為交際舞快四步舞曲。上世紀三年困難時期,清華大學每周六都在體育館舉辦舞會,(時我在清華工作)每次舞會都必定有花兒舞曲,此曲輕快,奔放而又熱烈,我逢會必到,在大提琴等西樂的演奏下翩翩起舞,快意無窮,我至今還能完整地吟唱岀這個曲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