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月9日從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近日,由中國考古學會、中國文物報社共同主辦的“新時代百項考古新發現”展示推介系列活動評選揭曉并公布名單,内蒙古自治區正鑲白旗伊和淖爾墓群、遼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遺址、多倫遼代貴妃家族墓葬3項遺址入選。
伊和淖爾墓群M3出土的漆器
伊和淖爾墓群
伊和淖爾墓群位于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伊和淖爾蘇木寶日陶勒蓋嘎查東北5公裡處,地處渾善達克沙地南緣的一處丘陵谷地中,周邊為典型的草原地貌環境。2010~2014年間,伊和淖爾墓群陸續發掘墓葬6座,其中M1~M3、M5、M6為北魏時期墓葬,M4為遼代墓葬。5座北魏時期墓葬全部為長斜坡墓道土洞墓,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包括金頭箍、金項飾、花卉人物紋銀碗、杏葉形銅耳墜和銅牌鈴等遺物。M4是唯一的一座遼墓,随葬遺物有篦線紋陶壺、銅鈴、鐵刀、齒貝。
伊和淖爾墓群M1出土鎏金銅鋪首
從墓葬結構、木棺、陶器、漆器的造型圖案看,具有鮮明的鮮卑文化特點,但金屬器的工藝和造型圖案卻又表現出歐亞草原地區其他民族的一些文化特點,甚至有少量遺物為中西亞舶來品,說明該族群利用草原絲綢之路與中亞、西亞、歐亞草原建立了一定的商貿聯系,或由這些地區遷徙而來。
伊和淖爾墓群M1出土銀耳杯
伊和淖爾墓群的發掘,為研究北魏時期的草原絲綢之路、邊疆曆史及民族關系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材料,是近年來我國邊疆考古的重要發現之一。
遼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遺址
遼上京城址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東南,由皇城(北)和漢城(南)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西山坡是上京皇城西南的一處自然高地,也是全城的制高點,尚存三組東向的建築基址。2012年7~10月,對遼代上京皇城西山坡遺址北組YT1、YT2和YT3等進行了全面考古發掘,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收獲。
遼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遺址西山坡北組三座塔基發掘全景
YT1是一座六角形建築基址,由大型包磚夯土台基和台上建築兩部分組成。台基平面呈六角形,由夯土、包磚、磚鋪散水、東側月台和西側踏道組成。台基之上現存柱礎、牆體、白灰牆皮、石條、地面鋪磚及磚痕等遺迹,建築底層平面結構保存較好。根據發掘的遺迹形制和遺物可知,YT1應是一座磚木混合結構的六角形佛教建築基址。始建于遼代,至少進行過兩次大規模修築,金代以後才逐漸廢棄。出土泥塑像制作工藝高超,是經考古發掘出土的保存較為完好的遼金時期泥塑像。
遼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遺址西山坡YT1出土泥塑像
YT2和YT3可确認是六角形塔基,分别位于YT1南側和北側。現存台基和地宮兩部分。根據白灰牆皮和砌磚的疊壓關系可知,YT2地宮至少有三次修築。二座佛塔基址破壞嚴重,僅在YT3地宮填土中發現石雕彩繪舍利棺殘塊等。根據考古發現的遺迹和遺物,可以确認西山坡是一處遼代始建的佛教寺院遺址。佛寺北組為東向的長方形院落,四周有院牆。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為大型的六角形磚木混合結構建築(YT1),左右兩側對稱布置小型的六角形磚塔(YT2、YT3)。YT1建築結構特殊,柱礎雕刻蓮花紋、龍鳳紋,出土刻畫寫實、彩繪貼金的泥塑造像,這些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座基址的等級和功能。
本次考古新發現為研究遼代考古、曆史、佛教和建築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實物資料。
多倫遼代貴妃家族墓葬
2015年6~12月間,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錫林郭勒盟多倫縣蔡木山鄉小王力溝遼代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清理遼代大型墓葬兩座(編号M1、M2)。M1由墓道、墓門、過洞、甬道、墓室幾部分組成,全長25.6米。墓門仿木結構,鬥拱上方承黃、綠兩色琉璃瓦當,用琉璃瓦加飾墓門,是遼代考古發現中所罕見的。墓室磚砌圓形,椁室由方木搭建的八角形結構。墓室底部方磚鋪地,磨光,并用紅、白兩彩繪制璧形圖案,在地面上裝飾花紋彩繪,為以往遼墓發掘所僅見。墓葬多經盜擾,但仍出土了大量的随葬遺物,主要有銅、鐵、瓷、琥珀、銀等幾大類,其中鎏金銅渣鬥、三節蓮花形銅燈、手持柄式蓮花香爐為不可多得的遼代文物精品,此外還出土了大量影青瓷及定窯白瓷。
多倫遼代貴妃家族墓葬M1出土琉璃瓦當
M2由墓道、前庭、仿木結構墓門、過洞、甬道、主墓室組成。墓門為磚券拱形,上承鬥拱等仿木結構,并用彩繪勾勒輪廓圖案,唐風濃郁。屍床位于墓室北部,其上放置髹漆木棺,遺骨僅見一指骨,棺床東部殉牲犬一隻。該墓出土了金、銀、銅、鐵、玉、琥珀、玻璃、木、泥、絲綢等大量文物。其中金花銀高翅鳳紋镂花冠,金花銀鳳紋镂花高靿靴、包金框龍紋玉焊腰,銀鎏金龍紋鞘瑪瑙柄短刀、銀鍊白玉組佩、金流蘇等,與遼陳國公主墓出土遺物相似,但制作更為考究,工藝也更臻完美,屬遼代文物之珍。
多倫遼代貴妃家族墓葬M2出土金花銀镂空鳳紋高翅冠
墓葬出土瓷器以定窯白、越窯青瓷為主,最大特點是器口、足多包金飾,且加有金、銀蓋,是遼代釦器出土最為集中的一次。還出土了五件玻璃器,器形主要有瓶、執壺等,器形較大,應為伊斯蘭玻璃,為草原絲綢之路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墓葬中發現墓志一盒,中部陰刻篆書“故貴妃蕭氏玄堂志銘”幾字;志石陰刻正書,其上記載了墓主人的生平等情況。據墓志及結合相關史料,該貴妃為遼聖宗妃,出自遼代後族最為顯赫的蕭阿古隻一系。兩座墓葬應同屬一個家族墓地。M1從出土遺物及墓葬形制、裝飾等分析,應屬遼代中晚期墓葬。M2的墓主人為遼聖宗貴妃,這是遼代貴妃墓葬的首次發現。M1雖無墓志出土,但從其宏大的墓葬規模、高等級的随葬品可以看出,墓主人亦應為遼貴妃重要的家族成員。
多倫遼代貴妃家族墓葬M1三節蓮花形銅燈
此次“新時代百項考古新發現”活動中,内蒙古入選的3項考古新發現突出反映了祖國北疆草原地帶考古的重要特點,既體現了這一地區自古以來多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事實,又突出了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背景下連接南北方、溝通東西方文化的特殊地位,為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見證偉大時代的輝煌成就做出了積極貢獻。文/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馬麗俠(圖片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