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關于丈母娘的緻命問題

關于丈母娘的緻命問題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4 12:55:50

剛剛過去的春節,徐良(化名)第一次去女朋友家裡見準嶽父母。期間,嶽母對他特别熱心,逮着機會就聊天,“家裡幾口人啊?”“爸媽工作忙嗎?”“身體怎麼樣?你加班多不多?”一開始他很欣喜嶽母這般關心自己,可漸漸覺得不對勁,嶽母的問題越問越尖銳,越問越隐私。他這才明白,準嶽母是“假關心真試探”,問題背後藏着深深的“套路”。

準丈母娘很熱心 家長裡短問不停

昨日,記者在渝北區北城國際中心小區見到徐良,他今年28歲,身高約1米7,偏瘦,是一名家裝設計師。徐良說,他和女朋友小雅同歲,去年7月經朋友介紹認識,相處十分融洽,“春節前,小雅約我去她家見她父母,我就答應了。”

徐良說,自己事先做了充分準備,買了煙酒和新衣服,連女朋友的親戚小孩都準備了紅包。大年初五一早,他一進屋,準嶽母就笑臉相迎,還不停問:“累不累,渴不渴,剝個桔子吃吧。”徐良心中暗喜:“其實丈母娘也不那麼難伺候嘛。”

很快吃午飯了,三姑六婆全都來了,擺了3桌。席間,丈母娘首先發話了:“小徐啊,家裡幾個人啊?”“我家就3口人,我是獨子。”“嗯,獨子啊,以後負擔可重了喲。”聽着丈母娘的口氣,徐良心裡咯噔一下。

“幹什麼工作的?”“加班多不多?要注意身體喲!”“平常好久給爸媽打次電話?”整個午飯時間,準丈母娘問的都是家長裡短,徐良則知無不言,生怕有所怠慢,“說實話,一開始丈母娘問我這些,我覺得也是關心我,還很開心。”

漸漸感覺不對勁

總問些隐私問題

到了下午,丈母娘約徐良一起打麻将,還有小雅和小雅的二姨作陪。沒多久,丈母娘的話匣子再次打開:“小徐呀,平常喜歡打麻将嗎,打得大不大啊?”徐良立刻意識到,要是回答喜歡,那肯定會認為自己好賭,“不是很喜歡,偶爾跟朋友打一兩次。”“那就行,打牌就是容易輸錢,不打最好。”丈母娘回答道。

徐良慶幸自己躲過一招,丈母娘又開始“關心”起來:“你父母退休沒有啊?身體好嗎?”徐良回答:“爸爸是小學老師,媽媽開雜貨店,都還沒退休,身體也很好。”丈母娘緊接着問:“那現在還跟爸媽一起住喲?”“沒有,我一個人租房住。”“租房可不行,還是要想辦法買房子。”眼見起了火藥味,小雅出來解圍了:“媽,你問得太寬了噻。”徐良這才松了口氣。

可沒多久,丈母娘問題又來了,“工作一個月能拿多少工資啊?”“長這麼帥,追你的人多不多?”“什麼時候打算買房啊?”這些問題全都關乎隐私,徐良答也不好,不答也不好。

從小雅家回來,徐良覺得丈母娘太過“關心”自己了,于是打電話問小雅,想探探口風。小雅說:“我媽那是試探你的底細,想多知道點你家的情況。”

這時,徐良明白了,“問那麼多,其實是想曉得我家境好不好,收入多不多,能不能給她女兒幸福的生活,跟關不關心我沒半毛錢關系。”他越想越覺得沮喪。

丈母娘回應:

我都是為了女兒好

昨天,記者聯系了小雅,她是一名舞蹈教練。她說,春節時媽媽确實問了徐良很多問題,包括工資收入等隐私,“我媽平常就話多,不分場合不分人,逮到就問。”對母親的做法,小雅表示能夠理解,“畢竟作為母親,都想自己的女兒能找個好歸宿,可能是第一次見面,問這些有點倉促了,回頭好好跟媽媽聊聊。”

随後,記者以小雅朋友的身份聯系小雅的母親,對方自稱姓陳,說起見到徐良的第一印象,陳阿姨說:“還行吧,還将就。”對于自己當天問的問題,陳阿姨語氣就有些嚴肅了:“都是為了女兒好,替女兒操心咯,我隻有多問多了解點,沒得錯噻。”陳阿姨還說,自己不是那種嫌貧愛富的人,考察一下準女婿也是人之常情。“不說要過得大富大貴,但基本生活保障要有吧,房子應該有吧,即使現在沒得,也要保證結婚前必須有。”

延伸:

那些年 丈母娘的問話“套路”

昨天,記者通過熱報讀者群,發起丈母娘的問話“套路”相關話題,引起很多讀者共鳴,尤其是男讀者表示,丈母娘的“假關心”幾乎都遇到過。當然也有女讀者表示理解,畢竟都是當媽的人,為女兒好是人之常情。下面就看看讀者讨論最多的丈母娘的問題:

1.你父母退休沒有啊?身體好嗎?家裡有幾個兄弟姐妹呀?

家住小龍坎的嚴先生說,丈母娘問這個問題,表面上是關心家庭、關心父母,實際是在試探你的家庭負擔重不重,以後有沒有兄弟姐妹照看父母甚至分家産等。

2.你哪個學校畢業的?工作忙嗎?要注意多休息喲!

讀者楊明說,自己就親身經曆過類似問題,丈母娘表面是在關心工作和身體,實際是想打探你的收入,要是回答名牌大學畢業,那好感瞬間就來了。

3.業餘時間都幹嘛?你喜不喜歡打麻将啊?

有讀者說,一旦問類似的問題,就要警覺了,表面上在問你的業餘愛好,一旦回答喜歡喝酒打牌,那就中套了,“喝酒打牌不務正業,女兒交給這種人肯定不放心。”

4.現在小區停車還是很貴哈?

你以為丈母娘是在關心停車的問題麼,那你想得太簡單了,其實是在打探有沒有車。甚至有人提出了“終極問題”:“你現在和爸媽一起住習慣嗎?”你以為是關心你生活嗎?你又錯了,實際是在考察你有沒有房。

專家:

“假關心”是壓力也是動力

心理咨詢師楊銘認為,類似丈母娘的“假關心”的确會給年輕人帶來壓力,但如果不問,壓力遲早會出現,“與其說它是壓力,不如學會坦然面對,将壓力轉化成動力。”

楊銘表示,嶽父母肯見你,就足以證明他們是在乎你的,他們也許并不看重你現在有多少錢,而是看你有沒有和愛的人共同生活下去的态度。

關于丈母娘的緻命問題(丈母娘的這些問題)1

記者 郎建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