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知恥而後勇相由心生

知恥而後勇相由心生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24 18:14:52

知恥而後勇相由心生(人生何處不春風)1

羞恥感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道德情感,是人基于社會公義和道德良知做出的自我評判。

春秋時期,齊國國相管仲就把“禮義廉恥”稱為“國之四維”,把“禮義廉恥”四種道德情操稱作支撐國家大廈長治久安的四根柱子。

儒家“至聖先師”孔子把知恥看作修身的起點。孔子說:“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将知恥、好學、力行作為傳統士大夫修養“智、仁、勇”三種品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必要手段。

孔子提出“知恥近乎勇”的觀點,認為一個人懷有羞恥感,就能夠分清是非、善惡、榮辱、美醜之界限;就能夠明白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就能夠時刻反省自己,勇敢的面對自己的錯誤,遷善改過,戰勝自我。

在孔子看來,羞恥感是教化民衆,實行德治和禮治至關重要的思想基礎。孔子《論語·為政》中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認為,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法來整頓他們,老百姓隻求能免于犯罪受懲罰,卻沒有羞恥之心;用道德引導百姓,用禮制去教化他們,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主動改正錯誤。

亞聖孟子更是把羞恥感上升到人之為人的層面來進行論述。《孟子·盡心上》說:“恥之于人大也!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還說:“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也。

孟子認為羞恥之心,人皆有之。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人有羞恥之心。羞恥心是人具有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志。人在作出某些行為或舉動之後,感覺到羞恥、慚愧,正是道德良知在内心中的自我反省,從而洗心向善,重歸正道。

奸詐無恥之徒不知世間有羞恥二字,受人恩惠而不知感恩,反而恩将仇報,變本加厲;與人合作而背後陷害,損人利己;追名逐利而不擇手段,傷害他人而沾沾自喜;受到道德譴責和法紀懲罰時依然洋洋得意,成為法治社會不容忽視的毒瘤。

明朝學者呂坤在《呻吟語》中說:“五刑不如一恥”,意思是再嚴酷的刑罰,都不如讓百姓懂的一個“恥”字。人知道了什麼叫羞恥,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就能明辨是非,遷善去惡,這比犯了法再來處罰更有益處,更能維護國家社會的穩定及安甯。

明代學者袁坤儀在《了凡四訓》中教導兒子說:“恥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耳。此改過之要機也。

人不怕犯過錯,隻怕不改過。人在犯過錯之後,心生慚愧,面紅耳赤,這是知恥之心,也是人性向善的天然本性。宋代名儒陸九淵說:“恥存則心存,恥忘則心忘。”明末思想家顧炎武說:“士而不先言恥,則為無本之人。

如果人心知恥,及早改過,以羞恥為動力,化恥辱為力量,發憤圖強,也能做出一番新的作為。

洛陽人蘇秦早年遊曆列國,窮困潦倒,狼狽而回。家人都私下譏笑他,“妻不下纴,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甚覺羞恥,于是閉門不出,遍觀藏書,得太公《陰符》一書,發憤攻讀,“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一年後,揣摩出合縱連橫之術,遂遊說列國,合縱諸侯抗秦,佩六國相印,名震天下。

作者:關公文化彭允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