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享受的過程?年初立了一個FLAG:一次連續跑5000米多半年過去了,是該盤點一下任務的完成情況,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跑步是享受的過程?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年初立了一個FLAG:一次連續跑5000米。多半年過去了,是該盤點一下任務的完成情況。
客觀地說,這個目标定的不高,因為起點就很低。當初定這個目标的時候,跑幾百米就氣喘籲籲,最長的記錄也不過是八百米。要跑5000米,對當時的我來說,就是一個相當遙遠的目标。
改變來自偶然。有一次散步到了家附近的公園,雖然離得很近,以前隻是進來過,根本沒有注意到公園竟然還有步行跑道,而且全是塑膠的,兩邊綠樹掩映,跑道一圈是6500米,特别适合跑步。
說幹就幹,當天就開始試跑了一圈。當時是連走帶跑才完成一圈的,用了一個多小時。當完成任務時,整個人都累虛脫了,坐在路邊好長時間才緩過勁來。身體還坐在馬路牙子上,心裡就打起了退堂鼓:跑步太難了,自己從小就不喜歡運動,根本就不是這塊料。何況現在是人到中年,已經不需要這麼拼了,下次再也不跑了。
沒過幾天,難受勁緩過來後,腳又開始癢癢了,跑步的過程很痛苦,結果卻是很舒坦。尤其是跑完之後,出一身汗,全身很輕松,煩惱也沒有了,吃起飯了也是格外香,看什麼也都順眼。而且頗有成就感,這麼一大圈,原來是不敢想的,現在竟然跑完了,自己還是挺偉大的。内心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自信心頓時有點爆棚,再次挑戰自己的想法就有了。
等下一次跑的時候,就有了經驗:求勝心沒有那麼強,思想上也沒有那麼多的負擔,我本不是專業運動員,不需要向别人炫耀,不需要給誰看,充其量就是一個阿甘,隻需要跑下去就可以了。于是再跑的時候,思想上很輕松,身體上很享受,也就沒有那麼大的思想壓力,跑起來也就輕松了很多。
還學會了邊跑邊欣賞周邊的風景。這個公園真的很漂亮,中間有一個大湖,整個跑道就是圍着大湖展開的。湖水有一股腥味,經常有好奇的魚躍出水面,掀起一朵漂亮的水花。也常常看到水鳥飛在湖上叼魚吃,水鳥還很神奇地能在短暫地立在水面。湖面上還建了一座橋,用來連接東西兩段,橋像彩虹一樣美麗,名字就叫做虹橋。早上晚上橋上的音響會播放一些新潮的音樂,漂亮的風景配上美妙的音樂,讓這座橋更加靈動飄逸。每次跑過去的時候,聽着動聽的音樂,全身充滿了朝氣,又找回了少年時的感覺。站在橋上俯瞰整個湖面,居高臨下,眼界開闊,頓有“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心曠神怡之感。
跑道兩旁栽滿了各種各樣的樹,高低起伏,樹和花草互相點綴,交相輝映,秋天的樹木格外綠,修剪也都很細心,看上去下了不少的功夫。園丁們都是一些60多歲老人,他們有時候拿着一把大剪刀,在給花草樹本修剪枝葉,有時候坐在樹下休息。看上去非常的悠閑,坐在地上,嘴裡含着一支煙,在煙霧袅袅中,享受着勞動後的短暫休息。
這些美妙的風景,讓我的跑步不再辛苦。不知不覺就跑過了第一個節點,就是一個大廣場,那裡經常有很多人在跳廣場舞,跑到這裡,我知道已經跑了2500米;再堅持一會,又跑過了第二個節點,對面是一個氣派的大小區,都是一些湖景房,房間四周全是玻璃,看上去氣派大方。這裡有點慢上坡,需要加點力氣;第三個節點,就是那個虹橋。虹橋也是勝利之橋,過了虹橋,當看到健身器材的時候,就剩下最後一公裡了,勝利就在望了。想到很快就到達目的地,速度也就加快了不少,腳步也分外輕松,很快就突破了終點。
就這樣,邊跑邊欣賞風景,一圈很快就跑完了。大概算了一下,不間斷跑一圈基本就在45分鐘左右。雖然這個速度是有點慢,但已經是自己的一個大突破。試想年前立目标的時候,哪能想到自己還能跑7公裡,現在想想都覺得自己挺偉大。
還有幾次,跑到終點之後還覺得不過瘾,又往前繼續推進了1500米,再返回來,這樣下來就9500米了,快一萬米了。看過馮唐的書,他有一個觀點就是“萬米不累,百事做得”。很有同感,9500米是我保持的單次連續跑的最高紀錄,目前還不想突破萬米,我想把這個目标留在以後,今年的目标是兩圈1.3萬米。當秋高氣爽、天氣涼快的時候,計劃找一個星期天,早上五點起床,連續跑上兩圈,實現本年度的最高目标。
我經常拿跑步類比寫文章。還沒有開始的時候,都是萬般痛苦,“萬事開頭難”,這個時候一定不能想,立即行動最好,行動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這是“不顧一切的啟動期”。開始跑的時候也很難,長時間不動,全身的肌肉都不太适應,兩臉通紅,氣喘籲籲,兩個腿像灌了鉛一樣的沉重,這個階段是“痛苦開始期”,這時候感覺就是萬念俱灰,不斷否定自己,前面的路就像是雪山草地一樣難以跨越。這個階段的要點就是“三不”:不能急、不能快、不能停,挺過去就好了。
一般過了4000米左右就進入了适應期,身體這個時候已經基本适應了,隻要堅持下去就可以了,堅持過了5000米,後面基本就輕松了。這些個感覺,難道不是寫作的感受嗎?寫文章本身不難,難的就是開始,難的就是堅持,隻要能進入狀态,寫文章裡也有很多樂趣。這和跑步到了最後,身體會分泌多巴胺,人會感到非常興奮和快樂是一樣的。
其實往深處想,做事情也是這樣。開始的時候千難萬難,進入正常以後又覺得厭倦,沒有新鮮感,後面又會有疲憊和懈怠。大腦的情緒就像一個調皮的孩子,時不時就會跑出來給你的事情搗個亂,讓你不能全神貫注堅持下去。如果認識到這些情緒都是正常的,不要理會它,堅持把事情幹下去,就可以很輕松地應付過去。當把事情做成之後,誰還能記得當時自己是高興還是不高興。
所以,情緒并不重要,做出事情來才是最重要的。經常跑步的人,都能管理自己的情緒,也容易度過事業的低潮期。
其實也挺有意思,身體和思想總有一個在路上,人過中年不是在補腦子就在補身體。跑步的時候,可以一邊跑一邊聽講座,跑一圈下來往往能聽兩三個講座。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收獲了知識,做到了“思想和身體同時在路上”,哈哈,跑步的收獲真是太多了。
有時候甚至常常幻想,如果自己堅持跑下去,将來有沒有可能參加一次馬拉松,哪怕是半馬。理論是有可能的。當然要達到這樣的目标,像現在這樣用蠻力就不行了。需要經過科學的指導,需要專業教練的訓練,比如要穿專門的跑鞋,跑前需要熱身,跑後需要拉伸,中間怎樣補充水分和營養,都是一些具體而複雜的問題需要解決。
跑步就像是人生境界,隻要你不斷探索,總可以突破自己的界限,進入一種新的層次。跑步也像是做事,原來看起來是很宏大甚至不可能完成的目标,隻要一直做下去,用科學的方法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這個大任務是很有可能完成的。當你完成一個大目标時,這就是你人生的突破,你也會享受到由此帶來的紅利。
跑步的收獲遠不止這些。當你跑在路上時,你就會有自己獨特美妙的感受。
道阻且長,跑則将至。所以,跑下去,一直跑下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