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告訴你:身為中大型豪華SUV的寶馬X5,在中國市場的月銷量超過了同門“師弟”X3,你會相信嗎?……
無論你信不信,這一次它好像真的做到了。
今年8月,國内豪華車市場的銷量表現快速提升,同比增長超過32%。然而,“第一梯隊”中的寶馬品牌卻出現了“反常”現象。
據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相關數據顯示:寶馬X3當月銷量為7938輛,而身為其“大哥”的寶馬X5銷量卻達到了8139輛(包括國産版和進口版)——不僅一舉超過價格僅為自身一半的前者,更有直追“小弟”寶馬X1之勢!
要知道,已經是“國産”身份的寶馬X5在今年3月31日正式上市後,曾一度深陷“加價風波”,并因此而飽受消費者和媒體的口誅筆伐。反映在數據方面,其4月銷量僅為可憐的88輛——當時就曾有媒體指出:這一次,寶馬的“加價”把戲玩不轉了?……
然而,“逆轉”似乎也來得很快——今年5-7月,國産寶馬X5的銷量就開始迅速反彈:3389、4237、5006,直至8月的8029輛(不含進口版),也一舉上演了“X5銷量‘逆襲’X3”的好戲。
那麼,從上市之初的飽受抨擊,再到随後的迅速“反彈”,直至8月的逆襲“師弟”——短短幾個月間,在國産寶馬X5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是X5“太強”,還是對手“太弱”?
——車動力|劉傑
月銷量8000 ,這是個什麼概念?……
嗯,差不多就相當于二線家用車的月銷量——不過,這類産品的價格最多也就在15萬元左;至于寶馬X5的8000餘輛月銷量,則是建立在60-80萬元左右的單車價格基礎上。
對此,我隻能說“中國消費者真的很喜歡寶馬X5”。
其實,寶馬X5引入國産前就已經是豪華中大型SUV領域之“銷冠”——當然,彼時的熱度和銷量尚不能與今時今日相提并論。在第二代奧迪Q7的産品力和品牌力略顯下滑後,寶馬X5就憑借更低價格和更深“基盤”,一舉戰勝了奔馳旗下從“GL”轉進而來的“GLE”。
至于率先實現國産後的寶馬X5,在經過短暫的“加價潮”風波之後,就通過“平價”銷售和尚算能夠應付市場需求的産能表現(1-2個月左右提車),徹底将仍然是進口車的奔馳GLE和奧迪Q7“按在地上摩擦”。
不過,雖然寶馬已于豪華中大型SUV市場成功占得先機,但在豪華中型SUV領域卻仍被奧迪Q5L和奔馳GLC壓得翻不了身——實際上,這也是寶馬X5月銷量能超過自家“兄弟”X3的原因之一。
目前,奧迪Q5L和奔馳GLC之月銷量都能穩超萬輛,寶馬X3的數據卻仍在7000輛左右徘徊,無疑也與人們的消費習慣密切相關——面對售價區間為30多萬元的豪華SUV産品,準用戶較容易被價格因素左右,奧迪Q5L的銷量也由此一直居高不下。
再看國産後的寶馬X5,其終端指導價直接壓低了近10萬元;同時,還極具針對性地進行了軸距加長和星空車頂等直觀升級。表面看上去,國産寶馬X5是“加量還降價”了——當然,它的座椅材質檔次有所降低,智能化配置也是需要選裝滴。
所以,答案似乎已經非常明顯——這确實不是産品力孰強孰弱的問題。對消費者而言,幾款車型大緻處于同一檔次時,最終的消費選擇還是“價格”說了算。
這一出“好戲”,難道是在“刀尖上跳舞”?
——車動力|鄧瑞鵬
國産銷量大漲,既有些意料之外,又實屬情理之中。
說“意料之外”,是因為它從國産化後上市前期的萎靡不振,迅速蹿升至現在的銷量高度,其間并未有明顯“過渡”,給人“過山車”般的感覺;至于“情理之中”,當然是寶馬X5在宣布引入國産時,多數人對其市場表現預期也與目前的情況相符。
那麼,為何筆者要将其稱為一出“好戲”?……大家不妨回想一下:之前,國産寶馬X5曾深陷“加價門”漩渦;進入“平價”銷售階段後,銷量表現即迅速提升——這不由得讓人心生疑問:對寶馬而言,難道會不清楚國産版車型的核心優勢就在“價格”二字嗎?……
所以,消費者們當然有理由大膽猜想:國産寶馬X5此前的加價銷售行為,或許是“有意而為之”。
首先,加價後的新車可以迅速通過網絡吸引極大關注度,在一片輿論聲讨和質疑中成功收獲想要的“流量”。如此操作一段時間後,再改為“平價”、甚至一定程度的(終端)降價銷售,不僅讓客戶感覺到“受惠”,更營造出“傾聽消費者聲音”之表面形象。
此外,由于國産寶馬X5剛上市時的“加價風波”,網上還出現了另一種論調——這樣的價格,還不如轉而購買之前的進口版車型!
彼時的市場狀況也的确如此:在進口版車型給出一定幅度的終端優惠後,國産X5原本的所謂“價格優勢”可謂蕩然無存,這也直接推動了更多消費者在當時選擇購買進口版車型——怎麼樣,是不是妥妥的“銷庫存”?……
綜合上述情況來看,國産寶馬X5這一波“先加後減”的操作真可謂是“一石二鳥”。當然,以上分析隻代表筆者之個人看法——畢竟,諸如此類“刀尖兒上跳舞”的把戲,也還真沒有幾個品牌能玩得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