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譚談交通譚喬屬于侵權嗎

譚談交通譚喬屬于侵權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5 13:25: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近日,“譚談交通全面下架”“譚喬自曝或面臨牢獄之災”成為熱搜話題,相關事件引發廣泛關注。

事件的發酵,源于7月10日《譚談交通》主持人譚喬發布微博稱,正在外面拍安全宣傳視頻,驚聞《譚談交通》被下線,并可能面臨數千萬的巨額賠償。拍攝的公益普法視頻視頻,十幾年來在網絡上被大家無償觀看和二創傳播,他最後可能賠得褲子都沒了。

《譚談交通》緣何被下架?事件涉及的當事方都有誰?起訴多家平台侵權的公司是啥背景?

譚談交通譚喬屬于侵權嗎(譚喬回應譚談交通被下架)1

目前B站上相關視頻被強制下架

譚喬向中新财經表示,目前B站,所有的二創UP主,或者剪輯轉發,任何有關《譚談交通》視頻的UP主都被強制下架,理論上都不能再發布《譚談交通》的片段、剪輯、音頻,或者評論等等。

譚喬認為,“B站清理完畢以後,作為成功的案例,對方會一個平台、一個平台地進行清理。”

據了解,譚喬在B站上發布的視頻已經從300多個縮減到了80個。此前,廣為人知的“二仙橋大爺”視頻播放量超過2000萬,現在也已在B站下架。目前,譚喬B站賬号上播放量最多的是“《梗王之王》多少梗”視頻,播放量超過1000萬播放。

可能面臨賠償的兩個原因

而對于他本人面臨的賠償,譚喬表示,面臨賠償的第一個原因是遊術公司投訴他侵權。面臨賠償的第二個原因,就是有一些商業的合作,他個人面臨的無法正常履約,而導緻的一些賠償。

譚喬認為,目前《譚談交通》誰是版權方,或者誰擁有多少比例的權益,還需要權威的機構來認定。“當初制作《譚談交通》,沒有任何個人或者任何機構簽訂了這種合同或者協議。那原創者就是我譚喬自己,而且這個視頻記錄方他就是一名攝像的記者。”

譚談交通譚喬屬于侵權嗎(譚喬回應譚談交通被下架)2

“合情、合理、合法的情況下去解決”

譚喬表示,他很想搞清楚在新著作權法實施以後,他是否享有應當的權利,而視頻記錄的另一方,是否可以向他或者其他的創作者進行索賠。

譚喬同時表示,他看到有很多法律界的朋友,覺得這是新著作權法實施以後第一個獨特的、有意思的案例。“如果能夠通過我的遭遇向大衆普及著作權法,我覺得很有意義。”

譚喬也表示,“一切都應當合情、合理、合法的情況下去解決。”

而對于未來,譚喬表示,以後還是會繼續做《譚談交通》宇宙的相關内容。他一直關注在這個時代下最普通的、個人的安全生活悲喜際遇,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事情。

《譚談交通》下架事件中的公司

啥背景?

譚喬口中的遊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天眼查APP顯示,涉事公司“成都遊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法定代表人為張宇航。

該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教育管理;教育信息咨詢;(不含教育培訓及課外輔導服務);企業管理咨詢;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會議及展示展覽服務;廣告設計、制作、代理發布(不含氣球廣告及固定形式印刷品廣告);房屋中介服務;市場調查;知識産權服務,等等。

成都廣播電視台稱

授權給當事公司“于法有據”

據上遊新聞報道,7月11日,知情人士稱,向各視頻網站主張版權、要求節目下架的成都遊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已經從成都廣播電視台獲得了《譚談交通》的節目版權,“維權于法有據”。

成都廣播電視台相關負責人回應稱,電視台長期以來沒有對《譚談交通》節目主張版權權利,“并不代表着任何個人可以随便侵權”。

遊術文化公司已起訴十餘個平台侵權

天眼查顯示,目前成都遊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起訴他人或公司的開庭公告”共有61條,B站、抖音、咪咕、小紅書、愛奇藝、騰訊、快手、百度、搜狐、樂視網、優酷、華為等均成為被告。

另外,目前該公司共有86個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相關案件。其中,與上海寬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B站)相關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有31個同系列案件;與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相關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有9個同系列案件;與咪咕視訊科技有限公司(咪咕)相關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有7個同系列案件。

譚談交通譚喬屬于侵權嗎(譚喬回應譚談交通被下架)3

該公司與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相關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則有6個同系列案件;與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抖音)相關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有5個同系列案件;與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小紅書)相關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有5個同系列案件;與騰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相關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有3個同系列案件;與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相關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有2個同系列案件。

中新财經嘗試聯系該公司,但截至發稿時聯系電話仍無法接通。

《譚談交通》是什麼?

公開資料顯示,《譚談交通》是成都本土一檔寓教于樂的交通警示類節目。因為其貼近大衆的節目特色和诙諧幽默的主持特點,赢得了成都市民的一緻好評。一個宣傳交通法規的專題節目,成了成都電視台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節目。其中很多期經典節目,在全國各大電視台轉載,受到了熱烈的關注。

《譚談交通》在開播的十三年裡(2005年至2018年),創造了很多經典的段落。“去二仙橋要走成華大道”的“二仙橋大爺”,把“投”共享單車說成“偷”共享單車的“二仙橋大爺”歪侄兒,因普通話不标準而被當成“韓國人”的福建人,練過“腰馬合一”的河南小夥、在馬路邊進行“高端訪談”的呂老闆等人物,都給廣大網友留下了深刻。

同時節目中,生活不易但始終樂觀“往前看”的“福貴大爺”,身上背着大批貨隻為賺十塊錢的老人,同樣令觀衆動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